爆肝小編
446 POSTS
Exclusive articles:
三伏貼療法 利用夏季陽氣改善冬季疾病體質
【記者 湯文宏 南投報導】
近期天氣轉熱,對於過敏體質的民眾來說,恰好正是進行預防療程的好時機。在中醫理論中,季節變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至關重要。尤其在夏季,利用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進行特定療法,可以有效改善一些冬季易發疾病的體質。本文將介紹一種傳統且有效的中醫療法—三伏貼,該療法利用夏季特定時期的陽氣,通過敷貼辛溫藥物於特定穴位,以達到調理體質、減輕症狀、增強免疫力和預防疾病的目的。接下來,我們將詳細說明三伏貼的起源、應用時間、適用人群及療程建議,幫助您深入了解這一中醫療法的精髓。
冬病夏治
三伏貼又稱三伏天灸,古代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提到「冬病夏治」的概念,意思是一些好發於寒冷冬季的疾病,我們在夏季陽氣最盛的時候給予辛溫之藥物來溫補陽氣,結合經絡循行理論將藥膏敷貼於特定穴位上,以達到改善體質、減輕症狀、提高免疫力及預防疾病的效果。
三伏貼時間
「三伏貼」的「三伏」指的是夏季初伏、中伏、末伏的總稱,日期是以黃曆推算,「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因為是根據黃曆,故每年國曆的日期會有所不同,舉例今年2024年日期為:初伏國曆7/15~7/24;中伏7/25~8/13;末伏8/14~8/23。假如不小心錯過了三伏天的日期也無需擔心,只要是在國曆七月到八月之間進行治療,每次間隔七到十天貼灸一次,皆可達到相同的療效。
我適合接受「三伏貼」嗎?
「三伏貼」主要針對過敏體質者,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皮膚炎、慢性支氣管炎、容易反覆感冒、腸胃虛寒等。另外孕婦、兩歲以下幼兒、皮膚容易起水泡及蟹足腫體質、敷貼穴位附近有傷口、感冒發燒及喉嚨發炎者為不適合貼灸族群,建議經門診醫師評估後再施行治療。
療程建議
通常建議連續敷貼三次,搭配藥物調理體質,待秋冬季節交替時再調整藥物。貼灸過程中少數人可能會感到皮膚微熱或搔癢感,或是取下藥膏後貼藥處周圍會出現輕微紅潤現象,這些皆屬正常反應,若無特別不適,成人通常可在三十分鐘至四小時後自行除去敷貼藥膏,十二歲以下孩童則需在三十分鐘至兩小時內取下。敷貼灸療膏期間避免吃生冷及太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蒜頭、蔥、薑、胡椒或辣椒,也不宜在陽光下過分的曝曬、泡澡或從事激烈的運動或勞動工作。
南投縣擴大產業發展 博覽會提供多元職涯機會
【記者 范至延 南投報導】
由南投縣政府舉辦的「攏來就業、薪想事成 2024南投就業博覽會」於29日在南投縣會展中心盛大登場。大立光、台灣卜蜂、上緯集團、涵碧樓、九族文化村、樹德企業等54家知名企業參展,共釋出超過2,000個工作機會。最高薪資可達7萬元,超過15家廠商提供5萬元以上薪水,另有25家廠商提供4萬元以上薪水,吸引了許多民眾前來謀職。
副縣長王瑞德在縣府社會及勞動處長林志忠的陪同下到場,關心民眾求職及廠商徵才情況,並頒發感謝狀給協助辦理就業博覽會的單位及廠商。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長劉秀貞、南投縣農會總幹事曾明瑞也出席了此次活動,感謝縣府對民眾就業的關心和協助。
王副縣長指出,縣長許淑華非常重視民眾的就業問題,希望讓縣民安心就業,並將人才留在南投。南投縣雖然是農業及觀光大縣,但也有許多工業區持續經營。縣府近年來陸續開發旺來園區、草屯手工藝園區、埔里微型園區等,不斷擴大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無論是職場新鮮人或是二度就業者,都希望此次博覽會能幫助民眾找到理想的工作。
劉分署長表示,感謝縣府邀請54家知名廠商參展,提供多元化的工作機會。為了讓應屆畢業生無縫接軌進入就業市場,勞動部近期與大專院校合作,提供諮詢、輔導等服務,引導學生就業。同時也鼓勵中高齡者及婦女再度就業,希望通過與縣府的合作,將人才留在南投。
曾總幹事表示,越來越多青年返鄉創業或就職,近年來各鄉鎮市農會已有1,700多位青年返鄉務農。農會在各實體及線上通路協助行銷農特產品,吸引更多青農返鄉。此外,農會每年也對外招考人才,歡迎大家報考,共同為南投農業服務。
此次就業博覽會的聯合徵才活動涵蓋多種行業,包括製造業、電子業、資訊軟體業、休閒觀光業、服務業及職業軍人等。其中9成以上為南投在地廠商或提供南投在地工作機會。為了幫助求職者提高競爭力,現場安排履歷健診師協助求職者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履歷,提升民眾的職場優勢,順利找到理想工作。
新世代房地產的跨界創新 趙希瑀與21世紀不動產的成功故事
【記者 李明達 台北報導】
在大學畢業季的熱潮中,許多新鮮人正滿懷希望地踏入職場。而21世紀不動產青埔國中加盟店的總監趙希瑀,憑藉其獨特的跨界創新經歷,成為這個季節中備受矚目的成功典範。她的故事不僅為新一代畢業生提供了啟示,也為房地產業界樹立了新的標竿。
多元領域視角 趙希瑀的跨界職業生涯
1994年出生的趙希瑀的房仲職業生涯始於信義房屋,在那裡她打下了扎實的房地產專業基礎,並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然而,她並未止步於此,而是涉足多個領域,包括傳媒、行銷公關、互聯網、創業、咖啡、茶、酒、室內設計、管理和投資等。過去的從業和創業經驗,使她能夠以更全面的視角看待房地產,並深知房地產對不同產業的意義,從而協助客戶做出最合適的規劃與配置。這些豐富的經歷拓展了她的視野,使她對房地產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國際視野與創新平台 加入21世紀不動產的契機
趙希瑀在2022年選擇加入21世紀不動產,創立了青埔國中加盟店。她表示,21世紀不動產的全球品牌高度和系統科技策略及精品化的品牌識別系統都深深吸引了她。作為一個國際化品牌,21世紀不動產在全球86個國家有廣泛的佈局,這為她提供了國際視野和廣闊的發展平台。21世紀不動產的國際化品牌高度,為加盟主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展現公司特色,猶如身處房地產的矽谷,讓人感到自由且對未來的商機充滿無限展望。
多元團隊 打造年輕活力與創新思維的房產服務
經歷過多元創業及就業經驗之後,趙希瑀最終選擇回歸房地產業。她熱情地分享:「我希望年輕世代能理解理財理寓的重要性,專業的房產顧問需要具備房產趨勢的分析能力,並為客戶做長遠的資產配置建議。房地產從傳家走向類金融化產品,我們應該跳脫傳統仲介思維,融入保險思維,為客戶做數年的家族房產規劃,而不是只著重於當下單一案件的成交。」她將過往廣告和策略行銷的專業知識應用於房地產市場,並打造出一個年輕、有活力、擁有多元視角和創新思維且專業的團隊。趙希瑀補充:「我們的團隊成員大多數是78年級生,來自各行各業。我們不抹殺他們原有的經驗及個性,而是協助他們融入這個產業,為不同個性的客戶提供專業服務。這使我們感到興奮且充滿使命感。房地產可以有多種樣貌,成功的公式在這個變化莫測的時代有各種解法。」
團隊協作與專業服務 克服創業挑戰
然而,創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面對市場挑戰和創業困難,趙希瑀通過團隊協作和品牌支持,逐步克服困難,成功站穩腳步。青埔國中加盟店從初期的市場挑戰到現在的穩定成長,都是團隊努力和專業服務的結果。「我們致力於以專業分析協助客戶,並以使命感支持團隊成長。」趙希瑀強調,專業服務和使命感是團隊的核心價值觀。她希望能為客戶提供最專業的房地產服務,同時支持團隊夥伴在職業生涯中的成長。
短短兩年展二店 未來還有亞洲市場宏大遠景
加盟短短兩年,趙希瑀和她的合夥人林姿君共同創建的團隊已經在21世紀不動產體系內擴展至第二間店—過嶺國小加盟店。這快速擴展的動力來自於市場需求和團隊的共同努力。未來,趙希瑀期許也能在亞洲市場進一步發展,打造一個國際化的房地產顧問品牌。「我們的目標是在亞洲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客戶信賴的國際化房地產顧問品牌。」趙希瑀對未來充滿信心。她相信,通過不斷的創新和專業服務,她的團隊將在房地產市場中持續引領潮流。
畢業季節,不僅是學生們展翅高飛的新起點,也是社會各界迎來新血液的時刻。趙希瑀的創業故事,無疑為剛剛走出校園的年輕人提供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未來,21世紀不動產青埔國中加盟店及過嶺國小加盟店將在趙希瑀的帶領下,開拓創新,為客戶和市場帶來更多驚喜與價值。
一年一度最好玩又消暑活動來了 彰濱~海FUN一夏 連五周即將登場
【記者 范送來 彰化報導】
2024『彰濱~海FUN一夏』慶安水樂園從6/29至7/28每週六、日上午9時到下午6時,在彰化縣自然生態教育中心旁的慶安水道、嬉濱海豚公園舉辦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凡參加水上體驗活動繳交100元,即贈送限量涼感運動毛巾;SUP、獨木舟及龍舟板SUP只要6歲以上即可參加與家長共乘,SUP 10歲(含)以上及水上自行車在身高140公分以上可以獨自體驗喔,錯過線上報名朋友,活動當天也開放限量現場報名參加喔,除此之外,6歲以下小朋友,縣府城觀處也安排長達30公尺滑水道體驗、球池氣墊、闖關活動及美食市集,今年更加入水上美拍漂浮及身障水上體驗,還有寵物SUP,好吃、好玩都在彰化,彰化縣長王惠美邀請大家來彰化,度過愉快暑假FUN一夏。
另外,2024小鎮光影藝術節展期至8月4日,接續在7月7日(日)在暑假推出實境解謎遊戲,這次「行動密碼‧鹿港」實境解謎,7月7日活動當天將發送1,500個角落小夥伴藍色蜥蜴燈球,500個保留給報名參加實境解謎的民眾,1000個給加入愛玩彰化LINE及臉書按讚的民眾現場領取,實境解謎活動報名中請上愛玩彰化LINE官方帳號,歡迎大家來鹿港一起體驗實境解謎。
歡迎大家來鹿港玩解謎、尋找角落小夥伴,踏上暑期限定的溫馨夢幻旅程,更多資訊詳情請持續關注愛玩彰化及彰化旅遊資訊網鎖定最新活動消息。
彰化旅遊資訊網:https://tourism.chcg.gov.tw/
愛玩彰化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cgtourism/?locale=zh_TW
慶安水樂園:https://sup-changhua.org/
彰化GO購:https://changhua-go.chcg.gov.tw/
許縣長仁愛鄉會勘 簽核1,800多萬元地方陳情改善工程
【記者 范至延 南投報導】
縣長許淑華27日深入仁愛原鄉,繼主持縣府斥資800萬元打造的梅村部落鋼便橋通車典禮,更馬不停蹄接連透過會勘及簡報,與春陽等多村陳情民眾面對面研商道路、邊坡、排水改善方案,最後簽核了總經費1,885萬2,385元的28件改善工程。許縣長強調指出,連同梅村鋼便橋,縣府今天挹注了2,700多萬元到仁愛鄉,金額看似不少,但用在改善幅員遼闊的仁愛鄉基層建設,卻只能算是杯水車薪,雖然縣府承擔的壓力和責任很重,但為了鄉親的居住及交通的安全,不管如何困難,縣府都會持續不斷的努力做下去。
許縣長的會勘行程,包括縣議員林庭秝、石慶龍、林友友、鄉長江子信、鄉代會主席洪文全等多位代表,各村村長也幾乎到齊,陳情民眾也都到場關心。許縣長一行先到春陽村會勘第一鄰巷道擋土牆改善工程,許縣長說,見到這處位在聚落高處的擋土牆年久失修,不僅上方住戶的前院地面不斷坍陷流失,也嚴重威脅下方許多住家的安全,但鄉公所提報災修復建爭取中央補助一直沒獲重視,居民甚至只能自力將塌下的磚頭堆疊重砌勉強加固,雖然改善經費超過100萬元,她還是同意由縣府補助鄉公所來執行復建徹底改善。
隨後,許縣長轉往鄉代會會議室,由工務、地政處及原民局業務單位逐一向陳情民眾簡報各項基層建設改善工程內容,包括親愛村松林部落後方農路改善工程93萬7,500元、互助村清流部落第20鄰巷道排水溝改善工程26萬6,760元、互助村第6鄰排水溝改善工程49萬8,000元、清流農地重劃區清流段1503-1地號農水路改善工程101萬元。
法治村水圳竹山段擋土牆工程95萬元、法治村公墓旁農路駁坎改善工程104萬6,000元、仁愛鄉幼獅段15號路面改善工程64萬8,000元、發祥村慈峰產業道路路面改善工程107萬8,000元、春陽段947號後擋土牆改善工程51萬7,000元、大同村松崗段0340地號路面改善31萬元、力行村擋土牆改善工程127萬4,000元、翠巒村聯外道路改善45萬元、春陽村春陽溫泉道路修繕工程40萬元、力行村紅香二號道路改善135萬元、位處德鹿谷村的大同村往翠峰前山道路改善工程112萬5,000元。
親愛村聚落環境改善工程100萬4,325元、大同村仁莊道路上方支線農路改善工程50萬1,600元、親愛村2鄰巷道排水溝改善工程22萬元、親愛村奧萬大水槽農路支線改善工程30萬元、互助村原民路71號排水溝改善工程16萬2,000元、互助村中華路(原民路32號)排水溝改善31萬9,000元、大同村眉木1號農路改善工程50萬元、大同村高峰農路左側7K處護欄改善工程50萬元、大同村仁森道路左側改善工程41萬元、大同村定遠新村入口改善工程7萬5,000元、翠華村翠巒部落旁農路改善工程等2件50萬元、發祥村舊部落整體地質安全評估鑽探150萬元。
Breaking
靈鷲山無生道場、聖山寺齊獲2025新北績優宗教團體之光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信仰是守護社會的重要力量!新北市政府為感謝宗教團體的無私奉獻,8月14日在多功能集會堂舉行「2025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靈鷲山無生道場與聖山寺深耕社會關懷、推廣靈性生態、教育與公益行動等,展現現代宗教新價值與跨界行動力,雙雙榮獲殊榮。
凝聚力量,照亮希望。今年表揚大會以「樂善不倦」為主題,分為:公益慈善、社會教化、個人奉獻、老人共餐、世代志工、銀髮俱樂部六大類,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一一頒獎,表揚257家、512個獎項,與會代表齊聚一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絡,洋溢暖暖感恩氛圍。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秉持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推廣的「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普利一切有情,以禪修、淨灘等實際行動落實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用創新、多元且貼近人心的方式,發揮宗教的正面影響力,表揚大會由靈鷲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代表出席領獎,貢寮區長柯建輝全程陪同。
靈鷲山無生道場2024年辦理許多活動,接引無數民眾,包括:新春祈福走春安定人心;青年佛門探索營啟發年輕世代的善念;「全球心寧靜運動」讓海內外師生學習情緒管理與內在覺察;大悲閉關回向生態永續;靈性生態課程與導覽深化「萬物為本」的理念,各類平安禪活動,讓民眾透過禪修回歸內在平靜,擴散安定能量至社會每個角落。
聖山寺舉辦「臘八送暖呷平安」深入社區傳遞溫暖,新春期間的香禪、抄經、品茗體驗,讓大眾在香韻茶香中感受心靈寧靜;母親節與考季結合的「佛腳抱抱浴佛報恩」,讓信眾在儀式中表達感恩、祈求平安與智慧;「淨灘愛地球」活動撿拾近千公斤垃圾;兒童營與文化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在下一代心中散播生態保育與人文素養的種子。
顯月法師表示,慈悲的力量來自每一份善念,感恩廣大善信一路相伴。每個人都像一顆發光的珠子,大家串連成「珠玉之網」,彼此連結、相互輝映,傳遞光明與希望。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京城怪物」、「無法抗拒的他」還有「夫妻的世界」韓韶禧公開名場面點滴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
粉絲心心念念,韓流超絕美女神韓韶禧終於首次來台北舉辦「2025 HAN SO HEE 1ST FANMEETING WORLD...
孩子眼中的信仰森林 16位小小策展人宗博館綻放夏日光芒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今年暑假首度以「策展」為核心,舉辦為期4天的「2025山神獸策展營:來自森林的邀請」,邀請升小三至升小六的學童,踏上一場穿越動物、植物與信仰的探索旅程,並向親友導覽自己精心完成的展覽作品。這場充滿童趣與深意的營隊活動,成為宗博館暑期最具創意與教育意義的亮點。
原訂限額15位的營隊,因家長熱烈回響,共有16位學童參與。從7月23日至26日的4天中,整個博物館都是學習空間,小朋友徜徉朝聖步道、世界宗教展示大廳、生命之旅廳、宗博兒童館、特展展區、方寸之間等,不只是聆聽與觀察,更親自動手實作、布展、導覽,真實體驗一場「孩子為主角」的策展冒險。
動物、植物、世界觀 從玩樂中打開信仰的窗
「這是我為小黑熊做的家,裡面有浴缸、還有陽台。」站在最喜歡的作品旁,小小策展人侃侃而談。山神獸策展營藉由「動物躲貓貓」、「植物偵探」、「世界旅行家」三大主題設計,讓學童透過遊戲、解謎與團隊合作,進一步理解動物與植物在人類信仰中的角色,並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宗博館館藏與展品。
活動最後一天,宗博館舉行小小策展人導覽成果展,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化身「大樹奶奶」,到場為學童加油。16位學童身手持麥克風,有的驕傲、有的信心十足地向到場的家長介紹自己的作品與發想過程。「可以在瞭望塔上邊吃邊看風景。」「我做的是酷酷貓,大隻的是姊姊,小隻的是我,我像跟班躲在姐姐後面。」這些來自孩子心中的語言,彷彿讓整座博物館換了個眼光與呼吸節奏。
讓孩子看見世界 也讓世界看見孩子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員特別帶領學童製作3件作品,包括:瞭望塔、心中的風景、動物花窗,創作在宗博兒童館庇護所區展出至9月30日,讓這份創意與純真繼續綻放。另外提供世界宗教和諧卡、學習探索包與帆布袋等獎勵,延伸家庭參與的互動可能。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讓信仰變得貼近,讓自己被世界傾聽的旅程,每位孩童都帶著一段嶄新記憶回家。
連續4天像森林巡邏員般默默觀察學童的館長馬幼娟表示,「孩子師法自然,我們則向孩子學習。」這次營隊不只是一次活動,更是對兒童生命教育與環境感知的一次實踐。孩子們在館內走訪、觀察細節、構思作品,再以各種天然複合媒材呈現想像中的世界,最終由他們親手布展、自己導覽、自己說故事。「自我成長」過程中,學會表達、思考與同理,也學會如何在多元信仰與自然共處的架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令人動容。
談論信仰與教育時,是否想過交給孩子來詮釋會是什麼模樣?多位家長對AI與科技主導的當前,宗博館選擇回到最純真的教育初心,用「策展」喚起孩子的內在靈性與創造力。紛紛讚賞這是與眾不同的營隊,更是一份給未來世代的信仰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