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爆肝小編

461 POSTS

Exclusive articles:

姊弟都是MIT…名媛攝影師陳星伊與設計師陳科維攜手紐約時裝周「善與惡」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紅到美國!攝影界名媛陳星伊與新銳時尚設計師,也是親弟弟的陳科維(Alexander King Chen)絕對是「台灣之光」!日前陳科維在紐約時裝周(Asian NYFW)成功舉辦首次個人專屬大秀「GOOD VERSUS EVIL(善與惡的對決)」,一黑、一白主軸將人性寫實面鑲入服飾中,讓整場秀下來口碑獲得一致盛讚,現場還邀請到流行靈魂樂歌手Jilliyeah演唱,以及曾演出電影「The Equalizer(私刑教育)」、「捍衛任務(John Wick)」等,名模特兼演員的Sergio Delavicci,和真人秀明星Will Rafeh,偶像Chris Lavish、Jersylicious與知名化妝師Krystle Couso等嘉賓到場,星光熠熠也讓陳星伊化身小粉絲搞笑說:「原本弟弟絕對是我偶像,沒想到他邀請了這麼多名人,因此我小小變心一下,尤其看到Sergio Delavicci在我身後,正為了秀專注於肢體動作的相關排練,真的好帥喔!」。  近期常上TVBS知名時尚節目「女人我最大」的陳星伊,可愛不做作,有時還帶點呆萌的她深受粉絲喜愛,就連主持人藍心湄也把她當親妹般一樣疼,從第一次錄影的膽顫心驚到現在漸入佳境,陳星伊十分感謝藍心湄的鼓勵:「心湄姊真的教了我好多,她永遠都是給我正能量,一直讚美我,讓原本頗排斥上節目的心態,到現在只要節目打給我,我有空就會立刻答應,心想著又能跟心湄姊見面,還能認識新朋友分享生活與時尚!」,透過節目打開知名度的她,也開始接到不少邀約與媒體訪問,陳星伊也樂於挑戰新領域,「真的很謝謝這些邀約,只要不嫌棄,我都很願意!」,而她也透露,這次參加完弟弟的紐約時尚秀後,她也開始著手進行劇本撰寫與舉辦個人攝影展,到年底前行程安排可謂滿檔。  為了力挺弟弟陳科維首次在紐約的個人時尚大秀,陳星伊笑說可是祕密為了他進行「血與淚交織」的塑身計畫,陳星伊說:「說巧不巧,半年前表弟陳楚河看到我時,就對我說『姊為了健康,好歹也減肥一下,妳真的太胖了!』,當時聽他說完後,我確實起了個念頭想減肥,沒想到過幾天就接到弟弟從紐約打來,除了跟我說他終於實現願望,要在紐約舉辦專屬個人時尚秀外,他也同時邀請我成為他工作團隊之一,並在這別具意義的秀上穿上他設計的服飾走秀,我心裡就想,天啊!我這身材怎麼行?弟弟明知道我胖,但他卻沒要我減肥,他希望到時我開心輕鬆加入這場秀就好,這點讓我很感動,因此當下我就決定,要從七十公斤減肥到至少符合標準的體重!」,為了減這十餘公斤,陳星伊婉拒不少聚會,並開始少油、少糖、少炸,甚至連小酌都屈指可數,一邊也搭配運動雕塑身型,「一開始超辛苦!所以我才說這半年真是『血與淚交織』!」,為了給弟弟驚喜,她與弟弟越洋連線時都不讓他看到身材,直到成功減下十餘公斤,因此當弟弟看到從水桶腰變成葫蘆腰,出落動人的姊姊時,還有點小氣呼呼說:「姊妳這樣衣服都要全改了!」。  為了一小時的秀,設計師陳科維半年前便開始一步一腳印規劃,前後共動員百位人員參與團隊,當成功舉辦完活動後,陳星伊真是予有榮焉,心中感動的對天上父母報喜這份榮耀,至於憋了那麼久的塑身,結束後有無放縱好好開吃,只見陳星伊大笑說:「必須!我幾乎把這半年少吃的美食全部一次補齊!」。攝影界時尚名媛陳星伊更多相關訊息,請上IG:https://www.instagram.com/shingibaobei/查詢。

成為你自己的光 宗博館佛教文物特展開啟心靈覺醒之旅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紛擾時代中,心中的光從何而來?世界宗教博物館2025年度重點策展「文物開窗系列特展:成為你自己的光」,即日起至明年1月7日展出,以跨越時空的佛教智慧為主軸,透過珍稀文物、冥想體驗,結合藝術與哲思,引領觀眾展開一場從歷史走向內心的覺醒旅程。 穿越佛教千年藝術 開啟心靈啟迪之路 世界宗教博物館典藏研究組組長陳昱瑋說,「Appa dīpo bhava」出自佛陀入滅前的叮囑,意為「成為你自己的光」,強調修行者應自覺自依、內觀自心。展覽以「光」為核心隱喻,呈現佛教如何將智慧與慈悲化為引導生命的力量。 展覽自大勢至菩薩聖誕啟幕,以象徵智慧的光明帶領眾生離苦得樂,並於日光菩薩聖誕圓滿,回應療癒與慈悲的溫暖能量。從智慧到慈悲,展覽的起承轉合宛如一場心靈修行,帶領參觀者從理想啟發走向日常實踐,在光的流轉中體會佛法的覺悟精神。 光在萬物哲思美學 探索展覽理念緣起 策展團隊以「光在萬物」為核心,串連南傳、漢傳與藏傳三大佛教傳承的歷史、哲學與藝術語彙,蒐羅佛像、經典與法器,展現不同文化對「光」的詮釋,邀請觀眾在文物之間尋覓屬於自己的覺性之光。 三大展區由波羅王朝朝聖步道的「覺醒之路」開展,延伸至波羅王朝輪展櫃的「曼荼羅世界」,最後進入6樓的「成為你自己的光」,構築一幅從歷史走向自心的光明地圖。 走讀三大展區 尋訪自心光明地圖 踏上朝聖步道,觀眾彷彿走進一條覺醒之路,沿著佛教三乘的發展脈絡,透過釋迦牟尼苦行像與多幅歷史掛布,回望佛陀自覺自照的修行歷程,了解無常世間中,唯有自心才是最可靠的庇護,內在智慧能點亮方向。展品中,大勢至菩薩的智慧光、過去七佛圖軸的空性觀與大日如來的寂靜光明,共同訴說佛教超越語言的深邃哲理。 步入輪展櫃,曼荼羅世界以鮮明的宗教符號展現多元修行景觀。南傳佛教的貝葉經與僧缽象徵戒律與禪修;漢傳佛教的木魚與大磬代表音聲與慈悲;藏傳佛教的金剛杵與曼荼羅圖軸呈現密法與觀想。曼荼羅宛如一座通往心靈光明的宮殿,象徵秩序與和諧,也映照每個人內心的覺醒之路。 最具沉浸感的體驗是在「消失的密室」,以11世紀波羅王朝黑石大日如來為核心,空間靈感取自石窟閉關的寂靜氛圍,燈光與文字緩緩引導觀眾進入冥想,邀請每個人放下外界喧囂,回到自心深處。黑石材質寓意「明空不二」,象徵智慧光明與空性本一的真理,讓人在寧靜中觸及那道超越形相的清淨光。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表示,展覽集結館藏《金剛經》、《心經》、曼荼羅等珍貴文物,將古老佛法轉化為當代心靈旅程。從智慧啟發到慈悲療癒,讓展覽如同一盞燈,映照每個人的心靈深處。無論是藝術愛好者、宗教研究者,或渴望片刻寧靜的城市旅人,都能在此感受智慧與慈悲的光明力量,帶著這份覺察回到生活當下。

屏東縣日照運動會潮州高中登場 超過500位長輩齊聚展現活力

【記者 Anasha 屏東報導】第二屆屏東縣日照運動會於9月20日上午在國立潮州高中熱力登場,來自全縣41家日照中心組隊,計有580位日照長輩及家屬報名參賽,個個臉上洋溢笑容,現場氣氛歡樂,年紀最大93歲的阿公也參與這場運動盛事,縣長周春米表示,經由全縣日照運動賽事,讓在日照中心接受服務的長輩走出機構,落實「活躍樂齡、健康老化」的目標。  周春米縣長表示,屏東縣日照運動會的競賽項目包括射箭、飛鏢與舉重3項個人賽,及鉛球、足球2項團體賽,這5項比賽都是專業的治療師以「復能」目標設計,讓長者在安全中自我挑戰,享受運動的樂趣,獲得成就感外,還可以透過規律的練習,提升長輩肌力、專注力,延緩身體功能的退化,感謝日照中心的夥伴在第一線照顧屏東的長輩。  周縣長表示,縣府於8月全齡長照通識月、9月國際失智症月辦理多元的活動,9月25日還會帶隊北上參與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展現屏東在長期照護的成果。因應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3.0即將上路,雖然屏東縣政府財源大幅縮減,但「長照的經費、資源、服務都不會減少」,還會越來越好,持續重視長者的健康與快樂生活。  參與運動會的長者中,68歲游爺爺因腦中風影響而走路不穩,去年勇奪舉重冠軍,這份勝利榮譽感使得他今年「再比一次,再拚一場!」;90歲的王阿嬤為了飛鏢比賽取得佳績,要求家屬添購器材在家練習,家人們的心境也從一開始的擔心轉為全力支持;原本必須藉助四腳拐才能走動的87歲高阿公,為了參加鉛球比賽,配合日照的工作人員,在擬訂照顧計畫,有目的訓練下,7個月後步態逐漸穩健,現在已更換單手助行器行走。  長照處長陳桂敏表示,日照運動賽事不僅讓長輩生活重現努力目標,更是增強長輩與家人間更多生活的互動與情感連結,感謝所有幕後辛苦付出的日照工作人員與志工夥伴的協助,讓這場全縣賽事超越了成績與名次,一起創造屏東長輩生命的樂章。  縣府長照處表示,今年運動會除了賽事競技,也規劃丟沙包、打彈珠、吊酒瓶等多項懷舊遊戲,讓大家重溫兒時記憶,同時也邀請了8個社區擺設在地風味的餐點,並新增日照運動會影像紀錄大賽,被學生拍攝的長輩回饋「自己感覺是大明星」,年輕世代也因此更認識日照。長照處提醒,如家中有長照需求請撥打長照專線「1966」,由專人提供協助,讓社會資源可以輸送到每一個需要的家庭。

國際策展人吳慧蓮獲任印度 Bindaas Artist Group「國家代表暨品牌大使」深化台印文化交流

【記者 張和坤 印度報導】2025.05.05 (2025.09.19 更新) 日前,來自台灣知名國際策展人藝術家吳慧蓮理事長,榮獲「印度賓達斯藝術集團」( Bindaas Artist Group, India ) 任命為「國家代表暨品牌大使」,象徵台印兩國在藝術與文化領域的深度合作邁入新里程碑。玄奘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碩士生 吳慧蓮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卓越的文化外交影響力,現任「世界和平大使」、「世界文創產學經貿協會」 ( World Culture Exchange & Commerce Association, WCECA ) 理事長、「環球小金人®」(Global Golden Statuette®)百大名家主席、e郵報( Ewnews )及國際聯合報社( IAP...

防檢署:冬候鳥過境 請養禽業者提高警覺嚴加防範禽流感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簡稱防檢署)9月18日邀集台北市野鳥學會、東海大學、農業部獸醫研究所及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等團隊,召開114年第1次候鳥遷徙南遷預警會議,會議由生多所分享近期於全臺過境或高風險度冬候野鳥族群變化及分布情形,經討論後與會專家研判:由於韓國9月12日發生今年秋天首例禽場高病原性禽流感案例,候鳥為禽流感跨國境傳播之重要宿主,我國目前已進入冬候鳥過境期,多種鷸鴴類、高蹺鴴、黑腹燕鷗、部分鷺科等過境鳥種遷徙通過臺灣,沿海農田溼地多處出現過境候野鳥地區的養禽業者應立即加強禽場防鳥設施、做好門禁管制及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防範禽流感疫情發生及傳播。  防檢署表示,禽流感疫情主要透過候野鳥攜帶病原經遷徙造成跨境傳播,我國候鳥路徑上游國家韓國又爆發禽場高病原性禽流感案例,倘該病例是經由候野鳥傳播所致,按過去資料分析顯示,臺灣於2至4週後出現案例的風險增加,因此目前防疫重點在於候(野)鳥族群數量偵測與病原監測、化製異常監測,並增加禽場監測採樣量等,以充分發揮預警功能;同時針對禽流感熱區鄉(鎮、市、區)公共區域消毒、督導落實屠宰場場區、車輛清潔消毒措施,並執行禽場生物安全查核等,以阻斷病毒傳播鏈。  防檢署呼籲,候野鳥南遷過境或來臺度冬期間,我國面臨境外禽流感病毒入侵的風險高,且國內仍有零星禽場案例,請養禽業者應持續加強禽場防鳥設施、做好門禁管制及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並提高警覺,每日自主觀察,倘發現禽隻異常,應主動通報,以利防疫機關及時處置,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Breaking

新店廣林寺10月18日舉辦「地藏法會」邀請信眾共修「因緣」

  新店廣林寺10月18日舉辦「地藏法會」邀請信眾共修「因緣」 【記者 吳慧蓮 新店報導】   新店廣林寺將於10月18日(六) 上午9時至下午4時舉辦「地藏法會」,誠邀信眾深入實踐「因緣」的智慧,共同體悟因果相依、不離大眾的生命意義。此次活動期望引領大眾於共修中開啟慈悲、包容與利他的心念,感念一切因緣的來臨與聚合。《地藏經》中記載,地藏菩薩立下宏願:「度盡眾生,方證菩提」,引導眾生積累福德、懺悔業障,並以悲心救度苦難眾生,強調聽聞佛法與修持孝道的重要性。透過法會誦經與禪觀,幫助生者增長智慧,調伏驕傲之心,願臨終者順利往生,為亡者積累福德解脫苦難。   廣林寺法華住持開示,世間萬象宇宙萬物皆因因緣聚合而成,任何事物無法獨自存在,每個人所擁有的一切,都源於過往無數眾生的成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住持勉勵大眾,生活中發生的每一個緣份,都須億萬劫累積方能成就,要調伏妄想習性,必須時時以修行為本,點滴累積善念氣;在共修當中而啟發智慧與良能,因了解因緣而凡事善解、凡事包容,感謝各種因緣,對眾生一切慈悲,更懂得積德、惜福及造福,來利益周遭的人及更多的眾生。   玄空法寺開山方丈全真上人亦開示,眾生習氣多為久遠形成,就如同法寺那些雄偉的石頭,非短期形成;因此,眾生應長期共修、善解與包容,進而啟發內在智慧,與眾生廣結善緣。「了知因緣萬物,相互感恩、珍惜,方能和諧共生,造福社會。」上人鼓勵大眾於「地藏法會」中實踐利益群生、積德惜福的精神。   當日法會圓滿後,下午3點將由法行師父於現場分享《地藏經》,啟迪信眾心靈。廣林寺誠摯邀請信眾報名參加法會立牌祈福,為自身及家人積聚善德、祈願平安吉祥。廣林寺僧眾祝福各界闔家平安、萬囍千祥、萬佛庇佑,期盼以法會共修之力,喚醒善念善行,共建和諧社會。   《地藏法會流程》 09:00-10:00:開壇灑淨 / 地藏經上卷 10:30-11:40:地藏經中卷 / 佛供 /...

2025「台灣的孝」萬人孝親洗腳活動暨「大孝獎」頒獎典禮11日總統府前盛大舉行

  2025「台灣的孝」萬人孝親洗腳活動暨「大孝獎」頒獎典禮11日總統府前盛大舉行 【記者 吳慧蓮 台北市報導】 為弘揚孝道及推廣反毒政策,由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孝道總會主(承)辦「2025台灣的孝—百善孝為先 為父母長輩洗腳暨反毒宣導」活動,以及「大孝獎」、「大善獎」、「大愛獎」頒獎典禮於昨(11)日下午三點半在總統府前廣場盛大舉行,現場湧入萬人參與為父母長輩洗腳活動,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長輩的感恩。 台北市長蔣萬安、前立法院長王金平、雲林縣長張麗善、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孝道總會總會長張朝國、雲林同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譚量吉、前副總統呂秀蓮、外交部長林佳龍、立委王鴻薇、許宇甄、林德福、應曉薇、卓伯源、許榮淑等人出席響應,鼓勵大家加入維護傳統文化、弘揚孝道的行列。 大會首先由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及台北市長蔣萬安現場分別揮毫「人人行孝道 孝道人人行」及「百善孝為先」拉開序幕。活動並邀請張麗善縣長、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及前副總統呂秀蓮擔任頒獎人,分別頒發「大孝獎」、「大善獎」、「大愛獎」給郭婞淳、陳奎元、陳義雄、蔣炳正、洪聞、林村田、劉福財、林鴻道、江松樺等受獎人。藉由頒獎活動宣揚受獎人的孝親事蹟,鼓勵更多人加入孝的行列。縣長張麗善表示,現場湧入萬人參與活動,支持孝道倫理,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根基,更是家庭和樂、社會安定的重要力量,一定要重視與推廣,如同今日的宣言「百善孝為先」、「人人行孝道 孝道人人行」,這正是我們大家的共識。 前副總統呂秀蓮引薦日本「國際善基金會」來台北締結姐妹會並指出,在張朝國總會長的大力推行下,不只讓孝道在台灣生根,甚至已伸出觸角到其他國家,今年有6個國家加入孝行的宣示儀式,應該給予張總會長大大的掌聲。只要我們有孝心,感恩惜福,這個社會就不會有毒品氾濫,不會有詐騙集團充斥,也不會有暴力之氣,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大家從家庭做起,傳遞孝的重要、愛的力量與感恩的價值。 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孝道總會長張朝國表示:透過最具特色的:奉茶、擁抱、洗腳三個簡單的動作,均是鼓勵孩子們每一天都可以用親密的肢體語言,來表達對於爸爸媽媽阿公阿嬤老師教練等長輩們的感謝,來傳遞對於長輩們的愛!也可以運用在感謝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責人!   「2025台灣的孝—百善孝為先 為父母長輩洗腳暨反毒宣導」活動 指導單位:立法院、內政部、外交部、教育部、僑務委員會 主(承)辦單位: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孝道總會 合(協)辦單位: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中華民國雲林同鄉聯合總會、雲林縣政府、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 協辦單位: 台北市雲林同鄉總會、新北市雲林同鄉會總會、桃園市雲林同鄉總會、雲林鄉親同心會、財團法人雲林文教基金會、基隆市雲林同鄉會、黃崑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桃園市政府、基隆市政府、台北市議會、新北市議會、雲林縣議會、啟英高級中學、中華民國舉重協會、中華民國拳擊協會、中華民國滑輪溜冰協會、中華民國羽球協會、中華民國網球協會精漢堂萬寧軟膏、萬里福田寵物城堡、中華民國奧運人協會、雲南白藥總代理頂霖有限公司、中華祖父母關懷協會、救國團台北市團委會、新北市中華生物能醫學氣功協會、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中華民國消防退休人員協會總會、社團法人中華身心障礙者職業技藝協會、中華民國舞蹈總會、中華民國摔角協會、中華民國槌球協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紳士協會、中華民國廣播商業同業公會、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體育總會、中華易經道法總會、台灣小故宮森磊觀博物館、財團法人陽信文教基金會、台北市雲林同鄉會媳婦女兒聯誼會、中華台灣國際老人福利總會、允升營造有限公司、中華演藝總工會、公益平台-雲林名人堂協會、民進黨中央黨部、台灣大車隊股份有限公司

從傳統到創新——國畫大師邵利新的「丹青之歌」

【記者 Anasha 綜合報導】當書畫市場在經濟浪潮的起伏中翻湧不息,總有真正的藝術家能掙脫浮躁的束縛,以赤子之心守護藝術的純粹,用筆墨春秋書寫不朽篇章。國畫大師邵利新,正是一位在時代洪流中堅守初心、靜心耕耘的藝術行者。他以生命為墨、以歲月為紙,在絹紙之上奏響一曲跨越時空的《丹青之歌》,不僅勾勒出東方水墨的千年神韻,更為傳統藝術注入嶄新的時代生命力。 1966年,邵利新誕生於安徽合肥這片文脈深厚的土地,自幼便與筆墨結下不解之緣。如今,他身兼中國功勳書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等多項榮銜,其藝術造詣早已獲得業界高度肯定。2015年,更是其藝術生涯的里程碑——國畫《熊貓圖》與《仕女圖》驚艷國際舞台,分別榮獲百年巴拿馬金獎及第42屆米蘭世博金獎。這兩枚沉甸甸的國際榮譽,絕非偶然的嘉獎,而是世界藝術界對中國傳統水墨的深刻認同,更是邵利新將東方美學推向全球視野的有力見證。自此,其作品的收藏價值與國際影響力也在世界藝術舞台上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日,記者專程走近這位兼具傳統底蘊與創新精神的國畫大家,探索其筆墨背後的藝術哲思與獨特風格。 根植傳統,不泥古而能創新 「根植傳統而不泥古,融匯創新自成一派」,是邵利新藝術風格的核心特質。他深諳國畫千年傳承的精髓,對中鋒運筆的穩健、側鋒皴擦的靈動、點染施墨的層次皆已爐火純青,達到「筆隨心走、墨隨意運」的藝術境界。 觀其作品,線條如行雲流水,轉折間卻蘊藏金石之勁;墨色濃淡層疊、乾濕並現,展現出東方水墨「虛實相生、意境無窮」的獨特韻味。尤為可貴的是,邵利新並未讓自己困於傳統的藩籬——在深厚功底之上,他以開闊視野打破題材與形式的邊界,形成了辨識度極高的個人風格。 無論是憨態可掬、蘊含生靈之趣的《十二生肖》,氣勢磅礴、意蘊悠長的山水畫卷;抑或神采奕奕、承載人文情懷的人物肖像,乃至禪意深遠、傳遞生命哲思的佛教系列——他總能以創新的筆法與當代視角賦予傳統題材新的生命,使觀者在審美中感受精神共鳴。 筆墨之中,見時代之心 題材廣博而內蘊深意,筆墨之間蘊含時代精神,是邵利新創作的靈魂所在。他的畫筆從不侷限於物象的表層描摹,而是將對時代的洞察、對文化的思考、對生命的熱愛融於每一筆墨之中。 描繪山水,他不僅勾勒峰巒疊嶂的壯麗,更融入對生態保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關懷;刻畫花鳥,他不僅捕捉生命靈動的瞬間,也藉由草木枯榮寄託對生命韌性的讚頌;塑造人物,他不僅再現神采風貌,更折射當代人文精神的光影。 這種「藝術性與時代性」的深度融合,使邵利新的作品超越單純的美學表達,成為記錄時代變遷、承載文化記憶的「視覺史詩」。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蘊含時代精神的畫作,勢必成為後人回望當代的重要藝術標本,其歷史與收藏價值也將與日俱增。 藝術與市場,雙重認可的力量 專業認可與市場沉澱,讓邵利新的作品成為收藏界的「硬通貨」。身為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他的影響力不僅來自職銜的榮耀,更源於其作品中無可挑剔的藝術品質。 眾多專家學者與同儕前輩皆對其作品讚譽有加,這不僅是對個人造詣的肯定,更是對他「傳承經典、創新傳統」藝術道路的高度認同,為其作品的收藏價值提供了權威背書。 尤為難得的是,在浮躁的創作環境中,邵利新始終堅守中國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每一幅作品,從構思到落筆、從施墨到題跋,皆經反覆打磨,只為臻於「形神兼備、意境合一」的至高境界。 藝術創作的黃金期終究有限,這種對品質的極致追求,使他的每件作品都成為「少而精」的藝術珍品。隨時間沉澱,其早期佳作的稀缺性將愈顯珍貴,而作品中所蘊藏的文化內涵與時代精神,更將令其收藏價值「歷久彌新」。 從筆墨丹青到藝術靈魂,邵利新用數十年的堅守,將對傳統的敬畏、對時代的感悟、對生活的熱愛,傾注於一筆一墨之間。他的《丹青之歌》,不僅是個人藝術人生的寫照,更是中國水墨在當代的一次華麗綻放。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藝術長河中,邵利新的作品必將超越時空的藩籬,於中華藝術史乃至世界畫壇之上,留下愈發深遠的迴響——因為,真正的藝術,永遠能在時代更迭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永恆坐標。

山水之間靈性共鳴 旅法藝術家沈榮水墨畫宗博館開展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在書墨的層疊裡,山水靈光悄然浮現;在心靈的流轉間,自我與自然開始對話。旅法藝術家沈榮的全新個展《之間 L’intervalle》,10月3日至12月31日在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商店「方寸之間 NATURE IN ME」展出,帶領觀眾徜徉於「自然、靈性、藝術」之間。 山水「之間」 靈光流轉 10月3日開幕式,邀請桃園市文化局主任秘書張至敏及藝術、媒體、生態、設計界貴賓共襄盛舉。由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顯月法師首先致歡迎詞,感謝藝文界好友共聚一堂,讓他感受到當初籌建博物館的熱忱。這次展覽的水墨畫非常有禪意,與靈鷲山的意境相似,誠摯邀請大家上山體驗靈性生態的意境。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表示,創辦人心道法師提出的「靈性生態」理念,與沈榮作品相當契合,開啟雙方合作的契機。世界宗教博物館商店「方寸之間 NATURE...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