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肝小編
446 POSTS
Exclusive articles:
EPEX香港演唱會全場合唱《告白汽球》驚喜賀YEWANG生日超溫馨
【記者 范至延 綜合報導】
韓國男團EPEX剛於3月9日在香港KITEC MUSIC ZONE完成了他們的EPEX 2ND CONCERT <So We are not Anxious> in HONG KONG演唱會,除了精湛的歌藝和舞技,他們更特別為香港觀眾準備了中文歌曲,並為成員舉行驚喜的生日祝福,再加上主辦單位SOUL N JOY Entertainment預備的豐富福利,成功為ZENITH(EPEX粉絲名稱)們帶來一場難以忘懷的音樂盛宴,讓全場陶醉其中。
這支由WISH, KEUM, MU, A-MIN, BAEKSEUNG, AYDEN, YEWANG和JEFF組成的8人K-pop組合,自出道以來就以其獨特的音樂風格和舞台魅力受到粉絲喜愛。演唱會一開始,他們就以節奏強勁的《Surrender》進行熱身,配合他們整齊的舞步,瞬即令全場企位的觀眾跟他們興奮地一起跳起來!之後,EPEX就先跟香港的歌迷打招呼,並以廣東話逐一自我介紹,又說:「大家好,大癲,心心!」超級可愛,後再以韓文補充要粉絲們叫到全部聲沙才可以回家,引來全場尖叫!
接著EPEX就換上輕快的感覺,演繹了《No...
石泉朱王廟福德正神聖誕春巡遶境 警方將實施交通安全管制及疏導
【記者 宋甜兒 澎湖報導】
石泉朱王廟3月10日將舉辦福德正神聖誕春巡遶境活動,馬公警分局屆時將於週邊道路實施交通管制及疏導作為,請民眾配合相關管制措施。
一、活動時間:113年3月10日08時至13時
二、活動地點及路線:石泉朱王廟出發→石泉28號左轉→沿犀山公園外圍→左轉伊登傢俱前道路→澎23(迴轉)→縣道204線→石泉2-50號左轉→馬公市2-55右轉→東文澳105-1左轉→石泉11-2右轉→縣道205→石泉社區繞境→石泉朱王廟。
大談 AI 與科技教育發展 SITCON 2024 年會圓滿落幕
【記者 范至延 台北報導】
由學生自主籌辦、東南亞最大的學生計算機年會SITCON 2024於今日圓滿落幕,吸引了來自全台各地超過1,300位年青學子齊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討多項資訊議題與科技發展。今年年會主題為「Human After All」,旨在驅動學子的好奇心與熱情,鼓勵不斷學習與傳承,持續創造與貢獻。
本次基調演講中,主辦方邀請現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暨AppWorks董事長&合夥人林之晨先生、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博士擔任講者,向與會者指引學習的方向,並結合自身經驗與新興技術發展,鼓勵年輕世代持續成長,增添生命歷程。
林之晨就「畢業前,計算機學生必須做過的10101件事」主題,向與會者們分享並建議21件能為職涯增值的習慣,包含「Compile一個複雜的Open Source 專案(e.g. Android Kernel)」、「跟10個已經工作的學長姐喝咖啡」等等。
在談論到資訊領域在未來的競爭力時,林之晨提出「程式的門檻變低,懂電腦的人越來越多了。重要的是你可以通過軟體、電腦去解決什麼問題,所以人文素養就變得很重要。」而面對與會者提出對未來感到迷惘的問題時,林之晨建議大家積極探索世界,與不同領域的前輩們聊天,並就感興趣的東西鑽研下去。
簡立峰就「AI 時代未來人才」為題,以他在中研院研究的經驗,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提出見解。簡立峰感嘆AI的時代已經來了,身邊的同事和老師可以AI,而人機協作將會是一個重要的能力。並表示「因為機器學習的速度遠比人類還要快,未來機器一定是直接跟機器學習。到時候學習知識不再是為了精進自己;大多數的人生只需要為了享樂就好了。」
面對內容將自動生成的時代,簡立峰強調「世界難再有真相」。由於AI的回應不能保證準確率,而回答的品質也大幅受到提問的方式所影響。他向與會者們對話「你們現在只是在聽(演講),你們之後學會怎麼詢問別人,讓AI聽你說話。」
除此之外,年會論壇主題為「Human After All:AI如何改變遊戲規則?」,邀請到由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宜秀秘書長擔任主持人、哈佛大學講座教授暨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長孔祥重教授、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卞中佩教授以及廣達電腦張嘉淵技術長,幾位資訊界前輩擔任與談人。從人們與人工智慧的角度著手,將目光放在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連結,討論身而為人,應該如何活用電腦與AI,將科技化磨刀石,打磨自身鋒芒。除了現場主持人和與談人的討論外,這場論壇也與現場學子們一同對話,直面現役學子真實遇上的迷惘,給出自身經驗與建議。
學生計算機年會共同發起人黃一晉表示,SITCON一直透過研討會、講座、營隊及各式的社群活動,於眾多學子心中撒下資訊教育的種子,本次年會旨在引領年輕世代,驅使學子學習與蓬勃發展的科技共存,最終成就自己與反饋下一代。這些都是SITCON成立之初的基石,也是所想要分享的理念,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學生一同加入!
Breaking
靈鷲山無生道場、聖山寺齊獲2025新北績優宗教團體之光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信仰是守護社會的重要力量!新北市政府為感謝宗教團體的無私奉獻,8月14日在多功能集會堂舉行「2025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靈鷲山無生道場與聖山寺深耕社會關懷、推廣靈性生態、教育與公益行動等,展現現代宗教新價值與跨界行動力,雙雙榮獲殊榮。
凝聚力量,照亮希望。今年表揚大會以「樂善不倦」為主題,分為:公益慈善、社會教化、個人奉獻、老人共餐、世代志工、銀髮俱樂部六大類,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一一頒獎,表揚257家、512個獎項,與會代表齊聚一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絡,洋溢暖暖感恩氛圍。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秉持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推廣的「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普利一切有情,以禪修、淨灘等實際行動落實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用創新、多元且貼近人心的方式,發揮宗教的正面影響力,表揚大會由靈鷲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代表出席領獎,貢寮區長柯建輝全程陪同。
靈鷲山無生道場2024年辦理許多活動,接引無數民眾,包括:新春祈福走春安定人心;青年佛門探索營啟發年輕世代的善念;「全球心寧靜運動」讓海內外師生學習情緒管理與內在覺察;大悲閉關回向生態永續;靈性生態課程與導覽深化「萬物為本」的理念,各類平安禪活動,讓民眾透過禪修回歸內在平靜,擴散安定能量至社會每個角落。
聖山寺舉辦「臘八送暖呷平安」深入社區傳遞溫暖,新春期間的香禪、抄經、品茗體驗,讓大眾在香韻茶香中感受心靈寧靜;母親節與考季結合的「佛腳抱抱浴佛報恩」,讓信眾在儀式中表達感恩、祈求平安與智慧;「淨灘愛地球」活動撿拾近千公斤垃圾;兒童營與文化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在下一代心中散播生態保育與人文素養的種子。
顯月法師表示,慈悲的力量來自每一份善念,感恩廣大善信一路相伴。每個人都像一顆發光的珠子,大家串連成「珠玉之網」,彼此連結、相互輝映,傳遞光明與希望。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京城怪物」、「無法抗拒的他」還有「夫妻的世界」韓韶禧公開名場面點滴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
粉絲心心念念,韓流超絕美女神韓韶禧終於首次來台北舉辦「2025 HAN SO HEE 1ST FANMEETING WORLD...
孩子眼中的信仰森林 16位小小策展人宗博館綻放夏日光芒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今年暑假首度以「策展」為核心,舉辦為期4天的「2025山神獸策展營:來自森林的邀請」,邀請升小三至升小六的學童,踏上一場穿越動物、植物與信仰的探索旅程,並向親友導覽自己精心完成的展覽作品。這場充滿童趣與深意的營隊活動,成為宗博館暑期最具創意與教育意義的亮點。
原訂限額15位的營隊,因家長熱烈回響,共有16位學童參與。從7月23日至26日的4天中,整個博物館都是學習空間,小朋友徜徉朝聖步道、世界宗教展示大廳、生命之旅廳、宗博兒童館、特展展區、方寸之間等,不只是聆聽與觀察,更親自動手實作、布展、導覽,真實體驗一場「孩子為主角」的策展冒險。
動物、植物、世界觀 從玩樂中打開信仰的窗
「這是我為小黑熊做的家,裡面有浴缸、還有陽台。」站在最喜歡的作品旁,小小策展人侃侃而談。山神獸策展營藉由「動物躲貓貓」、「植物偵探」、「世界旅行家」三大主題設計,讓學童透過遊戲、解謎與團隊合作,進一步理解動物與植物在人類信仰中的角色,並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宗博館館藏與展品。
活動最後一天,宗博館舉行小小策展人導覽成果展,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化身「大樹奶奶」,到場為學童加油。16位學童身手持麥克風,有的驕傲、有的信心十足地向到場的家長介紹自己的作品與發想過程。「可以在瞭望塔上邊吃邊看風景。」「我做的是酷酷貓,大隻的是姊姊,小隻的是我,我像跟班躲在姐姐後面。」這些來自孩子心中的語言,彷彿讓整座博物館換了個眼光與呼吸節奏。
讓孩子看見世界 也讓世界看見孩子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員特別帶領學童製作3件作品,包括:瞭望塔、心中的風景、動物花窗,創作在宗博兒童館庇護所區展出至9月30日,讓這份創意與純真繼續綻放。另外提供世界宗教和諧卡、學習探索包與帆布袋等獎勵,延伸家庭參與的互動可能。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讓信仰變得貼近,讓自己被世界傾聽的旅程,每位孩童都帶著一段嶄新記憶回家。
連續4天像森林巡邏員般默默觀察學童的館長馬幼娟表示,「孩子師法自然,我們則向孩子學習。」這次營隊不只是一次活動,更是對兒童生命教育與環境感知的一次實踐。孩子們在館內走訪、觀察細節、構思作品,再以各種天然複合媒材呈現想像中的世界,最終由他們親手布展、自己導覽、自己說故事。「自我成長」過程中,學會表達、思考與同理,也學會如何在多元信仰與自然共處的架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令人動容。
談論信仰與教育時,是否想過交給孩子來詮釋會是什麼模樣?多位家長對AI與科技主導的當前,宗博館選擇回到最純真的教育初心,用「策展」喚起孩子的內在靈性與創造力。紛紛讚賞這是與眾不同的營隊,更是一份給未來世代的信仰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