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肝小編
446 POSTS
Exclusive articles:
台中市都發局赴花蓮辦理參訪及研討會活動 徐榛蔚感謝各界以實際行動支持花蓮
【記者 李怡函 花蓮報導】
0403地震重創花蓮觀光產業,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與相關公會團體26日拜會花蓮縣政府,希望6月至8月間到花蓮辦理研討會及參訪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持花蓮,縣長徐榛蔚代表花蓮鄉親致上最深的感謝。
縣長徐榛蔚感謝台中市政府號召各界組團到花蓮觀光,也籌措經費,邀請「紙風車劇團」到花蓮公益演出2場,為花蓮帶來正能量和希望。並聯合相關不動產及建築師團體,在6月至8月間到花蓮辦理研討會及參訪活動,用實質行動力挺花蓮,希望拋磚引玉,帶動花蓮重建。
徐縣長也謝謝所有力挺花蓮的各界團體,如中國佛教會不只舉辦祈福法會並捐贈500萬慈善關懷金,會後各縣市佛教會理事長在花蓮觀光消費,以實際行動力挺花蓮經濟。國際扶輪3482地區號召所有扶輪社社員組團到花蓮旅遊、世界客屬總會二次捐款賑災並帶團觀光消費、臺灣省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號召各縣市公會的會員組團支持花蓮的觀光旅遊等,希望邀請更多團體一起響應,歡迎前來花蓮旅遊,大家的觀光消費就是對花蓮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0403強震雖重創太魯閣,但花蓮仍有許多美景,像是海岸線的體驗遊程、秀姑巒溪泛舟、六十石山金針花海等。此外,縣府以最快速度執行災後復原,並提前部署觀光振興,持續落實各項建設、發展大型活動、推動觀光相關產業及特色旅遊的培力及宣傳,緊接著暑期會有夏戀嘉年華、聯合豐年節等觀光盛會,花蓮依舊很美,邀請大家到訪花蓮,品嚐特色美食、體驗多樣豐富的自然、人文美景。
許縣長會勘鹿谷鄉民瘼 簽核9件逾2,000萬元改善工程
【記者 葉婉婷 南投報導】
全國唯一專營竹筍拍賣的鹿谷鄉果菜市場,樓梯陡斜長期困擾長輩及行動不便鄉民,26日經縣長許淑華實地會勘後,終於敲定斥資400萬元增設電梯徹底解決;此外,許縣長接連實勘或邀集陳情鄉親簡報包括竹豐、和雅、彰雅、初鄉、永隆村其它8件道路、排水、野溪及邊坡整治工程。總共9件工程金額2,000餘萬元。
許縣長26日鹿谷鄉會勘行程,除了鄉長邱如平、鄉代會主席林智鴻、立委游顥服務處主任余靜芬全程陪同,包括議員林儒暘助理朱美姿、代表蘇聰明、柯彩玲、林錡享都到場關心,議員吳瑞芳派代表陪同陳情鄉親聽取簡報,各村村長及眾多鄉親也都踴躍參加。
許縣長指出,鹿谷果菜市場不僅擁有全台唯一的「筍仔市」,二、三樓更是社區協會及休閒農業區的活動場所,由於建築已20多年,當初設計的樓梯陡斜,長期以來讓年邁長輩和行動不便的鄉親望之怯步,這次縣府結合擔任市場董事長的邱如平鄉長,分別出資360萬元和40萬元,籌齊400萬元將儘速為市場增設電梯,同時整修改善內部設備,讓多元使用的市場大樓發揮更大功能,也讓鄉親使用更便利與安全。
接著,許縣長一行來到竹豐村投55線8K+314~8K+556處排水溝改善工程,原本工程單位規劃加大排水斜度拓寬新設長240公尺長的排水溝並加蓋,預算經費600萬元,許縣長聽到村民反映心聲後,同意加碼延長新設60公尺長排水溝,並將簽核經費提高為720萬元,許縣長說,這段排水溝長期積水難消髒臭嚴重危害環境衛生,為了鄉親的需要,雖然縣府財源有限,但既然要改善就應做的徹底,當然,縣府也需要游顥等立委的協助爭取更多中央的資源來挹注。
隨後許縣長邀集和雅、彰雅、初鄉等村6件改善工程陳情鄉親,集中到主祀慚愧祖師的寶興宮聽取工程單位的簡報,依序簽核了包括和雅村投55-2線2k處排水改善42萬元;彰雅村宅前農路改善工程20萬2,800元;初鄉村中村巷山溝整治工程181萬元;竹湖農路改善工程209萬3,500元;水頭巷(初鄉段101-1地號旁)野溪整治工程120萬元;縣道139線73k+626(仁愛路210-6號前)邊坡改善擋土牆加高工程102萬元;許縣長一行也向祖師公虔誠焚香敬拜祈願庇佑合境平安。
最後,許縣長來到鹿谷鄉仁義路麒麟路口,會勘永隆村投56線仁義路至麒麟路口排水溝改善工程,許縣長說,這段長約215公尺的排水溝既有排水斷面不足,原加蓋溝段施設的花台又容易雜草叢生,影響視線及行車安全,這次將斥資283萬元新設排水溝,除加大斷面到0.8公尺,同時移除花台並加蓋,讓路寬增加行車安全又能改善排水。
南投縣救國團愛分享聚光計畫 助田豐國小學童實現夢想
【記者 范志韋 南投報導】
113年南投縣「愛‧分享」聚光計畫活動第三場於6月26日(星期三)上午名間鄉田豐國小展開,本次活動由救國團名間鄉團委會會長蘇珮玲召集名間鄉民代表會副主席蔡瑞家、鄉民代表吳政緯、鄉民代表陳宜寧、南投縣政府駐區主任張信瑋、田豐國小家長會會長蔡政軒、南雅村村長何永生、宗泓生命禮儀、威億土木包工業、陳榮企業社、爸弟雞排、金典興企業有限公司、安麗髮型設計、聖宏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錢玄佑、松柏村大晃茶葉股份有限公司謝學欣先生、救國團南投縣團委會總幹事李明組、名間鄉田豐國小校長黃文英等眾多善心人士響應助偏鄉童圓夢,並紛紛蒞臨現場與27位學童交換禮物,拿到禮物的學童大聲直呼「謝謝大哥哥、大姐姐幫我圓夢」。
南投縣救國團辦理「愛‧分享」聚光計畫公益活動行之有年,每年均幫助上百位學童與善心人士交換禮物、互換希望,主要目的是讓學童在「做中學、學中做」,使其多元學習,並體悟付出才有收穫的道理,同時期盼有朝一日,孩童能憑自身能力,回饋社會、幫助他人。
日前,田豐國小學童滿心期待的填寫心願紀錄卡,將自己生活或課業上所需物品之小故事,一字一句的寫在紀錄卡上,包括文具、摺疊椅、樂樂棒球等,孩童的願望幾乎都是一般家庭唾手可得的生活用品,但是對他們來說卻相當不易獲得,並衷心的期盼美夢成真的那一刻;活動當天則讓孩童製作DIY黏土存錢筒,最後藉由蘇珮玲會長之媒合,邀請各界民意代表、企業、善心人士一起完成孩童心願,收到禮物的陳同學開心說道:「這次很幸運可以參加活動,希望用心製作的存錢筒,能讓收到的人感動,讓更多人關心在偏鄉小學讀書的我們,感謝完成我們心願的大哥哥、大姊姊,有你們真好!」。
救國團南投縣團委會總幹事李明組表示,特別感謝各位民意代表及善心人士,聚小善成大愛,一同幫助學童完成心願,期盼透過機會教育散播愛與關懷,也讓學童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付出精神,並在未來長大有能力之後,伸出援手回饋家鄉,發揚互助精神,讓良善的種子不斷循環。
開幕盛況空前 荊台美術家「鄉土鄉情」畫作聯展引發熱烈迴響
【記者 張和坤 湖北荊門報導】2024年「荊台美術家『鄉土鄉情』畫作大展」應廣大群眾要求,展期延長一個月,歡迎民眾前往湖北「荊門市博物館」,體驗一場難忘的跨時代、跨兩岸的藝術邂逅。對於想了解台灣風情與歷史人文的朋友們,這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展覽將展出台灣「御用」國寶級大師林晉(林世俊)先生...
高雄龍德東路近完工 陳其邁指示各局處進行整體交通及景觀規劃加強行車動線宣傳
【記者 王佳菁 高雄報導】
高雄市長陳其邁於25日出席市政會議,首先進行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局長吳立森、捷運工程局局長吳嘉昌及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博洲宣誓就職典禮,隨後頒獎表揚本府113年模範公務人員,並聽取地政局「龍德東路工程進度專案報告」及警察局「暑期保護青少年-青春專案」報告,同時亦指示各局處,因應學生暑期打工受不實求職廣告吸引而落入陷阱,加強求職詐騙犯罪預防相關宣導。
在市政會議中,首先由地政局簡報「龍德東路工程進度專案報告」,簡報中指出,第107期市地重劃工程計畫道路長度約計350公尺、寬度約計26公尺,已完成區內箱涵、污水、側溝、管線埋設、植栽及部分道路鋪面工程,刻正施作人行步道及道路面層鋪設等作業,預計於113年6月底自龍德新路貫通龍德東路銜接民族一路,成為北高雄東西向交通新軸線。
接續由警察局進行「暑期保護青少年-青春專案」報告,本次專案分為「毒品防制」、「遏止幫派吸收少年」、「防制兒少性剝削」、「多元宣導活動」、「防止誤入假求職陷阱」、「營業場所及水域安全」等六大工作重點,持續強力查緝宣導,避免青少年踏入假求職、遭性剝削或受毒品誘惑等陷阱,亦呼籲社會大眾及民間業者應主動關心青少年安全問題,希望讓青少年能擁有快樂平安的暑假。
陳其邁於會中指示各主管機關,因應暑假來臨,請經發局、消防局、工務局持續加強公安稽查,針對青少年喜愛前往的公共場所,落實查核工作,以保障青少年學子的安全;為避免學生暑期打工受不實求職廣告吸引而落入陷阱,成為詐欺人頭帳戶,亦請警察局、教育局、勞工局加強求職詐騙犯罪預防宣導。
針對暑假期間青少年結伴前往戶外溪澗、海邊戲水,易致溺水意外發生,陳其邁指示教育局、消防局、警察局等單位結合海巡單位,加強防溺宣導。另外,有關工安措施的加強,陳其邁也指示勞工局要求業主負起安全督導責任,落實工地安全維管、配戴防護器具等SOP程序,同時加強稽查,確保勞工作業安全。
有關本次市政會議表揚本府模範公務人員,人事處說明,113年模範公務人員,計有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副總工程司黃麟達、捷運工程局科長邱贊儒、民政局科員黃麒蓉、水利局股長蕭博勳、社會局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高級社會工作師鄭慧敏、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偵查佐莊宗翰、消防局隊員高嘉鴻、衛生局科長陳建榮、環境保護局分隊長詹凱博、文化局辦事員包喬方、交通局股長徐敏倫及新聞局高雄廣播電臺採訪員李明潓等12員。
Breaking
靈鷲山無生道場、聖山寺齊獲2025新北績優宗教團體之光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信仰是守護社會的重要力量!新北市政府為感謝宗教團體的無私奉獻,8月14日在多功能集會堂舉行「2025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靈鷲山無生道場與聖山寺深耕社會關懷、推廣靈性生態、教育與公益行動等,展現現代宗教新價值與跨界行動力,雙雙榮獲殊榮。
凝聚力量,照亮希望。今年表揚大會以「樂善不倦」為主題,分為:公益慈善、社會教化、個人奉獻、老人共餐、世代志工、銀髮俱樂部六大類,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一一頒獎,表揚257家、512個獎項,與會代表齊聚一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絡,洋溢暖暖感恩氛圍。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秉持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推廣的「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普利一切有情,以禪修、淨灘等實際行動落實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用創新、多元且貼近人心的方式,發揮宗教的正面影響力,表揚大會由靈鷲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代表出席領獎,貢寮區長柯建輝全程陪同。
靈鷲山無生道場2024年辦理許多活動,接引無數民眾,包括:新春祈福走春安定人心;青年佛門探索營啟發年輕世代的善念;「全球心寧靜運動」讓海內外師生學習情緒管理與內在覺察;大悲閉關回向生態永續;靈性生態課程與導覽深化「萬物為本」的理念,各類平安禪活動,讓民眾透過禪修回歸內在平靜,擴散安定能量至社會每個角落。
聖山寺舉辦「臘八送暖呷平安」深入社區傳遞溫暖,新春期間的香禪、抄經、品茗體驗,讓大眾在香韻茶香中感受心靈寧靜;母親節與考季結合的「佛腳抱抱浴佛報恩」,讓信眾在儀式中表達感恩、祈求平安與智慧;「淨灘愛地球」活動撿拾近千公斤垃圾;兒童營與文化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在下一代心中散播生態保育與人文素養的種子。
顯月法師表示,慈悲的力量來自每一份善念,感恩廣大善信一路相伴。每個人都像一顆發光的珠子,大家串連成「珠玉之網」,彼此連結、相互輝映,傳遞光明與希望。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京城怪物」、「無法抗拒的他」還有「夫妻的世界」韓韶禧公開名場面點滴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
粉絲心心念念,韓流超絕美女神韓韶禧終於首次來台北舉辦「2025 HAN SO HEE 1ST FANMEETING WORLD...
孩子眼中的信仰森林 16位小小策展人宗博館綻放夏日光芒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今年暑假首度以「策展」為核心,舉辦為期4天的「2025山神獸策展營:來自森林的邀請」,邀請升小三至升小六的學童,踏上一場穿越動物、植物與信仰的探索旅程,並向親友導覽自己精心完成的展覽作品。這場充滿童趣與深意的營隊活動,成為宗博館暑期最具創意與教育意義的亮點。
原訂限額15位的營隊,因家長熱烈回響,共有16位學童參與。從7月23日至26日的4天中,整個博物館都是學習空間,小朋友徜徉朝聖步道、世界宗教展示大廳、生命之旅廳、宗博兒童館、特展展區、方寸之間等,不只是聆聽與觀察,更親自動手實作、布展、導覽,真實體驗一場「孩子為主角」的策展冒險。
動物、植物、世界觀 從玩樂中打開信仰的窗
「這是我為小黑熊做的家,裡面有浴缸、還有陽台。」站在最喜歡的作品旁,小小策展人侃侃而談。山神獸策展營藉由「動物躲貓貓」、「植物偵探」、「世界旅行家」三大主題設計,讓學童透過遊戲、解謎與團隊合作,進一步理解動物與植物在人類信仰中的角色,並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宗博館館藏與展品。
活動最後一天,宗博館舉行小小策展人導覽成果展,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化身「大樹奶奶」,到場為學童加油。16位學童身手持麥克風,有的驕傲、有的信心十足地向到場的家長介紹自己的作品與發想過程。「可以在瞭望塔上邊吃邊看風景。」「我做的是酷酷貓,大隻的是姊姊,小隻的是我,我像跟班躲在姐姐後面。」這些來自孩子心中的語言,彷彿讓整座博物館換了個眼光與呼吸節奏。
讓孩子看見世界 也讓世界看見孩子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員特別帶領學童製作3件作品,包括:瞭望塔、心中的風景、動物花窗,創作在宗博兒童館庇護所區展出至9月30日,讓這份創意與純真繼續綻放。另外提供世界宗教和諧卡、學習探索包與帆布袋等獎勵,延伸家庭參與的互動可能。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讓信仰變得貼近,讓自己被世界傾聽的旅程,每位孩童都帶著一段嶄新記憶回家。
連續4天像森林巡邏員般默默觀察學童的館長馬幼娟表示,「孩子師法自然,我們則向孩子學習。」這次營隊不只是一次活動,更是對兒童生命教育與環境感知的一次實踐。孩子們在館內走訪、觀察細節、構思作品,再以各種天然複合媒材呈現想像中的世界,最終由他們親手布展、自己導覽、自己說故事。「自我成長」過程中,學會表達、思考與同理,也學會如何在多元信仰與自然共處的架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令人動容。
談論信仰與教育時,是否想過交給孩子來詮釋會是什麼模樣?多位家長對AI與科技主導的當前,宗博館選擇回到最純真的教育初心,用「策展」喚起孩子的內在靈性與創造力。紛紛讚賞這是與眾不同的營隊,更是一份給未來世代的信仰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