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爆肝小編

446 POSTS

Exclusive articles:

讓林書豪被禁賽的靜脈雷射治療 可助中風者修復神經功能

【記者 劉婷 南投報導】 南投50歲陳姓男子,日前因突然出現左半邊手腳無力,就醫檢查後發現是梗塞型腦中風,立即安排住院治療,除復健及藥物治療外,還搭配靜脈雷治療,透過低能量雷射光幫助神經功能的恢復。原本手舉不高且腳無力無法行走,經過1個療程後力氣和身體狀況都明顯恢復,現在不但可獨自行走,之前失眠情形也改善許多。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周建文主任表示,靜脈雷射(ILIB)廣泛應用在腦中風後遺症、三高、傷口癒合、自律神經失調及記憶力衰退等神經疾患。透過靜脈留置針,使用特定波長,具有醫療功效的低能量雷射光照射血液。照射後的紅血球會增加攜氧量,透過改變粒線體作用,減少發炎增加組織新生。而當血球細胞恢復正常,就能強化血液運輸功能,大幅提升腦部通透性發揮輔助效果。 前陣子籃球員林書豪使用靜脈雷射治療足底筋膜炎,卻被認定使用禁藥而被禁賽。對此周建文主任說明,靜脈雷射被World Anti-doping Agency(WADA世界反禁藥組織)認定為禁止方式。依據WADA M1.3.規定以任何物理或化學形式影響血管內血液的行為都屬於禁止方法。而靜脈雷射治療被視為一種透過血液的改變,影響運動員的生理狀態,進一步增強運動表現,因而成為運動禁藥之一。 如果是運動員因足底筋膜炎要積極復健治療的話,吳政軒物理治療師建議可以先做傳統的物理治療包括短波、超音波、電療及足跟拉筋運動。如效果不彰或想要加速提早恢復的話可以考慮: 1.體外震波疼痛治療:體外震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ESWT)是一種非侵入性的疼痛治療方法,透過針對患處施打震波以刺激自我修復,這種治療被認為是治療足底筋膜炎、坐骨神經痛等有效方法之一,並且沒有禁藥風險。 2.PRP再生治療:PRP(Platelet-Rich Plasma,富含血小板的血漿)再生治療是一種利用患者自身的血液成分,來促進組織修復和減緩炎症的方法。近期在運動醫學中越來越受到歡迎,PRP注射能夠促進血管新生,對於組織的修復會比傳統復健或藥物來的更快更有效。

High Skool集合 韓流Hip-Hop大勢團EPIK HIGH睽違兩年宣布7/27帶著新歌來開唱

【記者 吳汉汝 台北報導】 出道21年的韓流Hip-Hop大勢團體EPIK HIGH,由Tablo(李善雄)、Mithra Jin(崔真)和DJ Tukutz(金正識)三位音樂才子組成,饒舌歌詞著重抒情及文學性來詮釋理念,當然EPIK HIGH也以高超作詞能力與餘韻繚繞的意境MV運鏡,擄獲各地High Skool(官粉名)的心,因此讓他們的作品,總是被盛讚是如詩般的Hip-Hop,其風格引領全球!EPIK HIGH也正式宣佈將帶著拿手絕活,訂於7/27(六)晚間18:00於「台大綜合體育館」舉行「EPIK HIGH The Pump Tour Asia 2024-Taipei」,要用最棒的音樂舞台與所有粉絲交流! 隨著剛熱騰騰於6/20發行的最新Mixtape《PUMP》發布,這也是EPIK HIGH三人自2003年成立以來所發行的首張Mixtape,因此意義非凡,在本次音樂作品中,EPIK HIGH再現早期耳熟能詳的經典旋律風格,為粉絲持續展現他們的創作才華,當然,他們也邀請粉絲回溯出道初期的音樂態度。《PUMP》包含了反英雄主題的《ANTIHERO》;宣稱生活不是韓劇的《K-DRAMA》;以及關於名利的沉思之作《I WAS HAPPY》,熟悉腔調搭配全新氛圍,讓作品充滿EPIK HIGH精神,而這些最新的好歌,粉絲也不妨用力期待,7/27當天或許有機會能親自在演唱會現場,聽到他們的精彩首唱! 搭載新專輯,EPIK HIGH自6月開啟巡迴演唱會行程,其中特別規劃了台北一站,一直以來總是透過社群關注粉絲的他們,三位大大男人底下卻有著小小細膩的心,EPIK HIGH除了邀請大家聽演唱會外,更是特別貼心向粉絲叮嚀:「知道現在台北天氣很熱,在這裡我們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補水與防曬,千萬別中暑了!」,而他們也表示,目前正積極準備舞台,同時還抽了空加強練習中文,就是希望能與現場粉絲有更多互動,誠意滿滿的EPIK HIGH說:「希望能和兩年不見的所有High skool一起享受音樂浪潮!我們到時見!」。 「EPIK...

南投縣政府消防局快速反應 15分鐘內完成救援

【記者 朱康璟 南投報導】 26日11時許南投縣埔里鎮樹人一街的一處大樓地下室發生了一起意外事件。一名婦人不慎摔落約3米深的機械式停車位。幸運的是,她意識清醒並能夠與搶救人員對話,但無法自行脫困。 南投縣政府消防局的119指揮中心立即派遣中心碑分隊出動器材車、救護車和5名人員前往現場。搶救人員兵分二路,一組先行架梯爬下至婦人受困處評估傷勢,另一組則架設滑輪拖拉組,成功將受困傷者脫困。整個救援過程僅耗時15分鐘。 傷者脫困後,交由救護人員檢查評估,發現頭部有輕微外傷出血,左胸部肋骨處有疼痛。她被送往埔里基度教醫院進一步救治12。本次的迅速反應和有效的救援行動展示了南投縣消防局的專業能力和團隊精神。

廈門科學養生協會換屆大會成功舉行

【記者 Anasha 廈門報導】 2024年6月22日,廈門市科學養生協會第三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在廈門榮譽國際大酒店成功舉行。本次大會共有119名會員、30位特別嘉賓,以及多家商協會代表和媒體機構代表參加。特別嘉賓包括兩岸和平使者、世界中醫協會主席李民欽,廈門市科學技術協會領導代表王殊,廈門科學養生協會創會會長鄭光亮,原廈門市人大副主任莊亨浩,福建省餐飲文化促進會榮譽會長陳俊英,以及其他知名專家和企業代表。 該協會成立於2011年8月,由創始會長鄭光亮提出「消除愚昧,崇尚科學」的理念,致力於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倡導「穴位經絡養生」,例如抓抓頭、揉揉耳、縮頸、擴胸、挺腰、轉轉腕、抱抱腿、泡泡腳等8套動作。協會聯合養生專家、企業和養生愛好者,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傳播科學養生理念,造福一方百姓。 在第二屆會長嚴春華的領導下,協會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社會效益。新任會長黃金菊女士提倡「科學養生受益一生」,未來協會將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與合作,積極響應政策號召,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持和建議。同時,協會將加強對企業的服務力度,營造良好的養生產業環境,促進企業間交流合作,並推動養生新技術的開發。在養生產品研發和經營方面,協會秉持科學嚴謹的態度,確保產品品質和效果,透過多種方式將科學養生保健知識、保健食品和藥膳等服務深入千家萬戶,讓更多人了解、熱愛並受益於養生。 此外,大會中由中華兩岸和平網創辦人、世界中醫協會主席李民欽先生做晚宴致詞,廈門市科學養生協會常務理事陳桂蘭為大會做主持,廈門消傲江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汪國勝、廈門美嬌妮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曹紅陽、康烯集團林小斌、廈門市斌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陳俊英贊助健康禮抽獎。廈門樂液酒業有限公司黃金菊、享氫實業(廈門)有限公司陳建玲、福建記得果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楊達鵬贊助晚宴酒水,內家拳福建區負責人翁西球、廈門武術協會高級顧問謝宗明帶來武術表演,歌手毛兆雲、嘉庚精神宣講師林忠陽、李子秀等人為文藝晚宴帶來精彩節目表演。 這次大會的成功舉辦,將進一步促進科學養生理念的傳播,造福更多市民朋友。

縣長許淑華勘查南投市建設 核定12件3,070餘萬元

【記者 范至延 南投報導】 關心基層建設,縣長許淑華24日展開南投市會勘行程,並核定12項工程經費逾3,000萬元。其中,大庄排水支線護岸改善核定826餘萬元;往來中寮、南投市投25線、25-1線改善,計核定595萬餘元,看到問題獲解決,民眾感謝縣府的用心。 許縣長24日上午分別由縣議員張秀枝、洪明科、蔡宗智、林憶如、林儒暘及南投市相關里長會同,深入社區會勘建設,第一站先到彰南路應靈祠,詢問陳情民眾意見後,認為現有堤頂路面狹窄,往來車輛難以會車,將增加路面寬度,設置柵欄,維護居民出入安全,核定大庄排水支線護岸改善,經費計826萬3,000元。 隨後,許縣長一行到南投市千秋里,聽取簡報,看到往來中寮及南投市路面破損,影響行車安全,需積極改善,許縣長核定投25線沿線道路改善經費288餘萬元;25-1線沿線道路改善工程經費307萬餘元。 解決千秋里陳情案件後,許縣長馬不停蹄,隨即轉往中興新村附近聽取簡報,直接和鄉親面對面溝通,獲悉東山里三鄰道路,年久失修,路面破損,為維護居民出入,許縣長核定128萬餘元,將儘速改善。另內興里新興路47號旁道路坑坑洞洞,崎嶇不平,也核定46萬8,000元,將進行整修。 許縣長同時到營盤國小,聽取校長江吉田簡報增建廁所需求。在少子化今天,營盤國小入學小學生不減反增,許縣長除了稱許辦學成績,並允諾撥款220萬元,改善學校廁所,廁所未改善前,也將設置臨時廁所。 許縣長也到南投市永豐里永豐宮上香,看到永豐宮附近中華路190巷周邊道路多年失修,需要改善,許縣長核定237萬元工程經費,里長王淑綿及社區居民表示感謝。許縣長隨後到南投市福興里福興段,查看破損的擋土牆,基於社區安全考慮,同意動支84萬餘元改善。 許縣長在南投市會勘基層建設,從八卦山下跑到山上,並到139線竹子廟聽取簡報,設法解決廟旁道路問題,竹子廟廟旁既有道路,表面裂開,遇雨形成坑洞,影響農產運輸安全,許縣長核定將動支52萬餘元改善。另地方陳情,永興里投30線沿線道路、投30線擋土牆都需要改善,許縣長分別核定375萬元、193萬元,將進行改善;民眾陳昱任配合擋土牆工程,願意提供土地,博得社區居民讚許,許縣長也表達感謝之意。 許縣長在南投市會勘行程,最後一站到139線40k+680-41k+350,附近是傑瑞老人安養中心,往來車輛多,三興里長賴元周及社區居民盼早日整修,為護安全,許縣長核定311萬餘元,將進行週邊道路改善工程。

Breaking

靈鷲山無生道場、聖山寺齊獲2025新北績優宗教團體之光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信仰是守護社會的重要力量!新北市政府為感謝宗教團體的無私奉獻,8月14日在多功能集會堂舉行「2025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靈鷲山無生道場與聖山寺深耕社會關懷、推廣靈性生態、教育與公益行動等,展現現代宗教新價值與跨界行動力,雙雙榮獲殊榮。  凝聚力量,照亮希望。今年表揚大會以「樂善不倦」為主題,分為:公益慈善、社會教化、個人奉獻、老人共餐、世代志工、銀髮俱樂部六大類,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一一頒獎,表揚257家、512個獎項,與會代表齊聚一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絡,洋溢暖暖感恩氛圍。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秉持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推廣的「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普利一切有情,以禪修、淨灘等實際行動落實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用創新、多元且貼近人心的方式,發揮宗教的正面影響力,表揚大會由靈鷲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代表出席領獎,貢寮區長柯建輝全程陪同。  靈鷲山無生道場2024年辦理許多活動,接引無數民眾,包括:新春祈福走春安定人心;青年佛門探索營啟發年輕世代的善念;「全球心寧靜運動」讓海內外師生學習情緒管理與內在覺察;大悲閉關回向生態永續;靈性生態課程與導覽深化「萬物為本」的理念,各類平安禪活動,讓民眾透過禪修回歸內在平靜,擴散安定能量至社會每個角落。  聖山寺舉辦「臘八送暖呷平安」深入社區傳遞溫暖,新春期間的香禪、抄經、品茗體驗,讓大眾在香韻茶香中感受心靈寧靜;母親節與考季結合的「佛腳抱抱浴佛報恩」,讓信眾在儀式中表達感恩、祈求平安與智慧;「淨灘愛地球」活動撿拾近千公斤垃圾;兒童營與文化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在下一代心中散播生態保育與人文素養的種子。  顯月法師表示,慈悲的力量來自每一份善念,感恩廣大善信一路相伴。每個人都像一顆發光的珠子,大家串連成「珠玉之網」,彼此連結、相互輝映,傳遞光明與希望。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京城怪物」、「無法抗拒的他」還有「夫妻的世界」韓韶禧公開名場面點滴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  粉絲心心念念,韓流超絕美女神韓韶禧終於首次來台北舉辦「2025 HAN SO HEE 1ST FANMEETING WORLD...

孩子眼中的信仰森林 16位小小策展人宗博館綻放夏日光芒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今年暑假首度以「策展」為核心,舉辦為期4天的「2025山神獸策展營:來自森林的邀請」,邀請升小三至升小六的學童,踏上一場穿越動物、植物與信仰的探索旅程,並向親友導覽自己精心完成的展覽作品。這場充滿童趣與深意的營隊活動,成為宗博館暑期最具創意與教育意義的亮點。  原訂限額15位的營隊,因家長熱烈回響,共有16位學童參與。從7月23日至26日的4天中,整個博物館都是學習空間,小朋友徜徉朝聖步道、世界宗教展示大廳、生命之旅廳、宗博兒童館、特展展區、方寸之間等,不只是聆聽與觀察,更親自動手實作、布展、導覽,真實體驗一場「孩子為主角」的策展冒險。 動物、植物、世界觀 從玩樂中打開信仰的窗  「這是我為小黑熊做的家,裡面有浴缸、還有陽台。」站在最喜歡的作品旁,小小策展人侃侃而談。山神獸策展營藉由「動物躲貓貓」、「植物偵探」、「世界旅行家」三大主題設計,讓學童透過遊戲、解謎與團隊合作,進一步理解動物與植物在人類信仰中的角色,並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宗博館館藏與展品。  活動最後一天,宗博館舉行小小策展人導覽成果展,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化身「大樹奶奶」,到場為學童加油。16位學童身手持麥克風,有的驕傲、有的信心十足地向到場的家長介紹自己的作品與發想過程。「可以在瞭望塔上邊吃邊看風景。」「我做的是酷酷貓,大隻的是姊姊,小隻的是我,我像跟班躲在姐姐後面。」這些來自孩子心中的語言,彷彿讓整座博物館換了個眼光與呼吸節奏。 讓孩子看見世界 也讓世界看見孩子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員特別帶領學童製作3件作品,包括:瞭望塔、心中的風景、動物花窗,創作在宗博兒童館庇護所區展出至9月30日,讓這份創意與純真繼續綻放。另外提供世界宗教和諧卡、學習探索包與帆布袋等獎勵,延伸家庭參與的互動可能。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讓信仰變得貼近,讓自己被世界傾聽的旅程,每位孩童都帶著一段嶄新記憶回家。  連續4天像森林巡邏員般默默觀察學童的館長馬幼娟表示,「孩子師法自然,我們則向孩子學習。」這次營隊不只是一次活動,更是對兒童生命教育與環境感知的一次實踐。孩子們在館內走訪、觀察細節、構思作品,再以各種天然複合媒材呈現想像中的世界,最終由他們親手布展、自己導覽、自己說故事。「自我成長」過程中,學會表達、思考與同理,也學會如何在多元信仰與自然共處的架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令人動容。  談論信仰與教育時,是否想過交給孩子來詮釋會是什麼模樣?多位家長對AI與科技主導的當前,宗博館選擇回到最純真的教育初心,用「策展」喚起孩子的內在靈性與創造力。紛紛讚賞這是與眾不同的營隊,更是一份給未來世代的信仰禮物。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