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Date: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圖:世界宗教博物館 提供)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圖:世界宗教博物館 提供)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圖:世界宗教博物館 提供)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圖:世界宗教博物館 提供)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圖:世界宗教博物館 提供)

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

Popular

More like this
Related

姊弟都是MIT…名媛攝影師陳星伊與設計師陳科維攜手紐約時裝周「善與惡」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紅到美國!攝影界名媛陳星伊與新銳時尚設計師,也是親弟弟的陳科維(Alexander King Chen)絕對是「台灣之光」!日前陳科維在紐約時裝周(Asian NYFW)成功舉辦首次個人專屬大秀「GOOD VERSUS EVIL(善與惡的對決)」,一黑、一白主軸將人性寫實面鑲入服飾中,讓整場秀下來口碑獲得一致盛讚,現場還邀請到流行靈魂樂歌手Jilliyeah演唱,以及曾演出電影「The Equalizer(私刑教育)」、「捍衛任務(John...

成為你自己的光 宗博館佛教文物特展開啟心靈覺醒之旅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紛擾時代中,心中的光從何而來?世界宗教博物館2025年度重點策展「文物開窗系列特展:成為你自己的光」,即日起至明年1月7日展出,以跨越時空的佛教智慧為主軸,透過珍稀文物、冥想體驗,結合藝術與哲思,引領觀眾展開一場從歷史走向內心的覺醒旅程。 穿越佛教千年藝術 開啟心靈啟迪之路 世界宗教博物館典藏研究組組長陳昱瑋說,「Appa dīpo bhava」出自佛陀入滅前的叮囑,意為「成為你自己的光」,強調修行者應自覺自依、內觀自心。展覽以「光」為核心隱喻,呈現佛教如何將智慧與慈悲化為引導生命的力量。 展覽自大勢至菩薩聖誕啟幕,以象徵智慧的光明帶領眾生離苦得樂,並於日光菩薩聖誕圓滿,回應療癒與慈悲的溫暖能量。從智慧到慈悲,展覽的起承轉合宛如一場心靈修行,帶領參觀者從理想啟發走向日常實踐,在光的流轉中體會佛法的覺悟精神。 光在萬物哲思美學 探索展覽理念緣起 策展團隊以「光在萬物」為核心,串連南傳、漢傳與藏傳三大佛教傳承的歷史、哲學與藝術語彙,蒐羅佛像、經典與法器,展現不同文化對「光」的詮釋,邀請觀眾在文物之間尋覓屬於自己的覺性之光。 三大展區由波羅王朝朝聖步道的「覺醒之路」開展,延伸至波羅王朝輪展櫃的「曼荼羅世界」,最後進入6樓的「成為你自己的光」,構築一幅從歷史走向自心的光明地圖。 走讀三大展區 尋訪自心光明地圖 踏上朝聖步道,觀眾彷彿走進一條覺醒之路,沿著佛教三乘的發展脈絡,透過釋迦牟尼苦行像與多幅歷史掛布,回望佛陀自覺自照的修行歷程,了解無常世間中,唯有自心才是最可靠的庇護,內在智慧能點亮方向。展品中,大勢至菩薩的智慧光、過去七佛圖軸的空性觀與大日如來的寂靜光明,共同訴說佛教超越語言的深邃哲理。 步入輪展櫃,曼荼羅世界以鮮明的宗教符號展現多元修行景觀。南傳佛教的貝葉經與僧缽象徵戒律與禪修;漢傳佛教的木魚與大磬代表音聲與慈悲;藏傳佛教的金剛杵與曼荼羅圖軸呈現密法與觀想。曼荼羅宛如一座通往心靈光明的宮殿,象徵秩序與和諧,也映照每個人內心的覺醒之路。 最具沉浸感的體驗是在「消失的密室」,以11世紀波羅王朝黑石大日如來為核心,空間靈感取自石窟閉關的寂靜氛圍,燈光與文字緩緩引導觀眾進入冥想,邀請每個人放下外界喧囂,回到自心深處。黑石材質寓意「明空不二」,象徵智慧光明與空性本一的真理,讓人在寧靜中觸及那道超越形相的清淨光。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表示,展覽集結館藏《金剛經》、《心經》、曼荼羅等珍貴文物,將古老佛法轉化為當代心靈旅程。從智慧啟發到慈悲療癒,讓展覽如同一盞燈,映照每個人的心靈深處。無論是藝術愛好者、宗教研究者,或渴望片刻寧靜的城市旅人,都能在此感受智慧與慈悲的光明力量,帶著這份覺察回到生活當下。

2025印度Bindaas百大卓越國際藝術家大展 邀請台灣藝術家 展現多元創作實力

【記者 李力安 印度報導】台灣傑出藝術家吳慧蓮、劉邦漢、張素蘭、廖建順博士、張嘉苓博士獲邀參加「印度賓達斯藝術集團」(Bindaas Artist Group, India)舉辦「2025百大卓越國際藝術家線上展 3.0」(The Eminent International...

屏東縣日照運動會潮州高中登場 超過500位長輩齊聚展現活力

【記者 Anasha 屏東報導】第二屆屏東縣日照運動會於9月20日上午在國立潮州高中熱力登場,來自全縣41家日照中心組隊,計有580位日照長輩及家屬報名參賽,個個臉上洋溢笑容,現場氣氛歡樂,年紀最大93歲的阿公也參與這場運動盛事,縣長周春米表示,經由全縣日照運動賽事,讓在日照中心接受服務的長輩走出機構,落實「活躍樂齡、健康老化」的目標。  周春米縣長表示,屏東縣日照運動會的競賽項目包括射箭、飛鏢與舉重3項個人賽,及鉛球、足球2項團體賽,這5項比賽都是專業的治療師以「復能」目標設計,讓長者在安全中自我挑戰,享受運動的樂趣,獲得成就感外,還可以透過規律的練習,提升長輩肌力、專注力,延緩身體功能的退化,感謝日照中心的夥伴在第一線照顧屏東的長輩。  周縣長表示,縣府於8月全齡長照通識月、9月國際失智症月辦理多元的活動,9月25日還會帶隊北上參與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展現屏東在長期照護的成果。因應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3.0即將上路,雖然屏東縣政府財源大幅縮減,但「長照的經費、資源、服務都不會減少」,還會越來越好,持續重視長者的健康與快樂生活。  參與運動會的長者中,68歲游爺爺因腦中風影響而走路不穩,去年勇奪舉重冠軍,這份勝利榮譽感使得他今年「再比一次,再拚一場!」;90歲的王阿嬤為了飛鏢比賽取得佳績,要求家屬添購器材在家練習,家人們的心境也從一開始的擔心轉為全力支持;原本必須藉助四腳拐才能走動的87歲高阿公,為了參加鉛球比賽,配合日照的工作人員,在擬訂照顧計畫,有目的訓練下,7個月後步態逐漸穩健,現在已更換單手助行器行走。  長照處長陳桂敏表示,日照運動賽事不僅讓長輩生活重現努力目標,更是增強長輩與家人間更多生活的互動與情感連結,感謝所有幕後辛苦付出的日照工作人員與志工夥伴的協助,讓這場全縣賽事超越了成績與名次,一起創造屏東長輩生命的樂章。  縣府長照處表示,今年運動會除了賽事競技,也規劃丟沙包、打彈珠、吊酒瓶等多項懷舊遊戲,讓大家重溫兒時記憶,同時也邀請了8個社區擺設在地風味的餐點,並新增日照運動會影像紀錄大賽,被學生拍攝的長輩回饋「自己感覺是大明星」,年輕世代也因此更認識日照。長照處提醒,如家中有長照需求請撥打長照專線「1966」,由專人提供協助,讓社會資源可以輸送到每一個需要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