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醫藥健康

減緩神經退化的幫手 健康飲食預防巴金森氏症

【記者 劉夢緣 南投報導】 南投縣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全縣總人口數20.98%為「超高齡社會」,隨著人口逐漸老化,危害中老年族群健康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除了大家熟知的失智症之外,帕金森氏症也不容小覷,患者可能會出現顫抖、肢體僵硬、站立不穩等症狀,影響健康甚大。不過有些營養成分是可保護神經並減緩神經退化,降低罹患許多慢性疾病的風險。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提出健康飲食指南。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表示依健康飲食型態可分為得舒飲食與地中海飲食。針對神經退化疾病又以「地中海飲食型態」是目前世界公認最健康的飲食型態之一。黃淑敏營養師指出,地中海飲食法包括大量蔬菜、豆類、水果、堅果、橄欖油、全穀類、適量魚類、適量乳製品(起司)、少量肉類,家禽類及飽和脂肪酸。 黃淑敏營養師說,地中海飲食型態強調利用大量蔬果及未精製的全榖雜糧可提供大腦足夠的維生素B群,並食用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橄欖油及魚類食物及堅果類,主要是提供DHA及EPA。 黃淑敏營養師建議民眾少吃飽和脂肪較高的肉類如牛、羊、豬。因為已經有許多研究都證實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食物與罹患心血管疾病相關。當然在歐美的地中海飲食還包括搭配適量紅酒。但是國人並非每人都有飲用紅酒的習慣,不仿可用茶來代替紅酒。 台灣茶葉在國際上頗具盛名,茶葉主要機能成分是多酚類,已被發現有抗氧化、抑制細菌、病毒、血壓上升也有研究發現酚類物質可抑制血中膽固醇上升、抑制血糖上升、對抗腫瘤形成等作用。而且國內也有研究指出茶葉除含有多酚之外,部分茶種還含有特有成分茶飢素及消脂素,可減緩帕金森氏症。 健康飲食習慣對身體有正向的保養功能,不過院方也提醒民眾若已診斷疾病,仍需定期返診並遵循醫囑服用藥物,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南投醫院開設夜間門診 供年輕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

【記者 廖羽庭 南投報導】 憂鬱症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1世紀人類健康頭號殺手之一,而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為了促進年輕族群心理健康,協助調適心理壓力及負面情緒,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承接衛生福利部的方案,在夜間時段開立心理諮商門診,提供給15歲至30歲的民眾心理諮商服務,幫助年輕人保持心理健康。 許多年輕人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心理困擾,也不知道資源在哪裡,衛生福利部為了鼓勵有心理諮商需求的年輕朋友勇於求助,推動「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落實從前端預防,避免症狀惡化或發展成為精神疾病。自112年8月1日起提供15歲到30歲有心理諮商需求的民眾,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且由於是政府專案補助,不會有留下健保就醫紀錄的疑慮,使年輕族群不用擔心費用或標籤而難以求助。 洪弘昌院長重視南投縣年輕朋友身心方面之調適,由於年輕族群在白天多半需要上學或就業,因此南投醫院貼心安排夜間時段提供心理諮商門診服務,由專業臨床心理師提供心理諮商。提高資源使用的便利性與可近性,照顧民眾的心理健康,呼籲年輕人勇於求助,也提醒民眾多關心、陪伴周邊的親友,善加利用心理諮商之資源。 由於該門診需要提前預約掛號,提醒有需求的民眾需採電話或網路預約,當日須攜帶身分證及健保卡,另外南投醫院也提供南投縣教師(包含:縣立旭光高中、縣立國中小及附幼之專任教師、代理老師)夜間心理諮商服務,教師須攜帶學校聘書影本 或照片檔。

腸病毒提前進入流行期 屏縣府呼籲民眾切勿輕忽

【記者 徐慧明 屏東報導】 近期氣溫早晚溫差大,腸病毒活躍,依據國內歷年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預計最快可能於4月進入流行期,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縣府呼籲民眾注意家中嬰幼兒身體健康狀況,並請醫療院所、學校及幼兒園,持續注意幼童傳播風險及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屏東縣衛生局表示,今年截至3月24日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5,745人次,與歷年相比已創近十年以來同期最高,腸病毒感染並不是幼兒的專利,大人也會得腸病毒,但大多輕微或無症狀,與一般感冒不易區分,要避免大人傳染給幼兒,應注意正確洗手時機:吃東西前、接觸小寶寶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確實以「濕、搓、沖、捧、擦」5步驟正確洗手。此外,家中應定期清潔消毒各種幼童可能接觸的物品,如玩具、地墊、桌椅、門把及廁所等;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落實生病不上課,並注意居家環境的清潔消毒,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 衛生局長張秀君說明,腸病毒傳染力強,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家中有腸病毒感染的幼兒,請家長或照護者儘速帶孩童就醫,務必留意病童病情變化,一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應立即送往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屏東基督教醫院、屏東榮民總醫院、安泰醫院、輔英醫院)就醫治療,以掌握黃金時間治療,降低重症發生的機會。 相關資訊可至屏東縣政府衛生局腸病毒專區或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南投醫院到漸凍人家中 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記者 范丞佑 南投報導】 現今醫療自主權利意識抬頭,不少民眾願意思考若年老時、生命達末期時的樣態,並且想為那時候的自己做決定。台灣自108年施行病人自主權立法,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其善終權益,促進醫病關係和諧。而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於當年成立「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團隊」,並開始執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除了接受民眾到院參與諮商,並積極安排團體諮商、到宅諮商等多元服務。 74歲簡女士在去年的時候因為感到四肢無力,就醫後經診斷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也就是漸凍症。由於病程發展得很快,簡女士目前已行動不便,也因為舌頭、喉嚨的肌肉萎縮導致構音困難、吞嚥困難。過年時吃年糕不慎異物梗塞險窒息,好在兒子即時實施哈姆立克法,順利取出異物讓大家鬆了口氣。簡女士覺得插鼻胃管是件難受的事,希望自己未來面臨死亡時能夠不要承受這種痛苦,因此出現預立醫療決定的想法。 南投醫院安排到宅諮商,由放射腫瘤科翁益強主任帶領團隊至簡女士家中,一起完成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及預立醫療決定。翁益強主任說明,不使用鼻胃管並非將病人餓死,主要的用意是減少灌食,但仍持續經口進食,依照病人的身體需求漸進的提供合適的食物、水。翁主任表示安寧療護希望幫助病人在末期時能夠舒適有尊嚴,而預立醫療決定可在自己有意識的時候保障善終權益,並有個機會讓家人能夠知道自己的決定。 當符合特定臨床條件:「末期病人、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態、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病人疾病狀況或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之情形。」可依預立醫療決定,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而目前共計有12類罕見疾病適用。

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

【記者 湯文宏 南投報導】 南投的李女士,年屆65歲,經常因輸尿管結石疼痛跑急診。儘管他曾多次就診於其他醫院或診所,治療效果卻不佳。經由親友介紹,他最終至南投基督教醫院泌尿科門診就醫。經過檢查和與患者深入討論後,醫師決定針對他的症狀進行「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手術沒有傷口,沒有導尿管,隔天就出院了,目前病患恢復情況良好,不會因結石疼痛再跑急診,李女士對手術結果感到相當滿意。 對於無症狀且較小顆的腎結石,我們可以採取定期追蹤而無需立即治療。若在追蹤過程中開始出現症狀(例如血尿或腰酸),或結石越來越大,或是產生一些併發症例如腎水腫或是腎盂腎炎,就要考慮更積極的處理。 傳統經皮腎造瘻取石手術通常會有較高的手術風險,例如穿刺部位嚴重出血,有可能需要輸血或甚至嚴重的需要進行血管栓塞,還有更嚴重的因穿刺造成其他器官受損。另外較長的住院天數與術後疼痛指數較高,都是此種手術的風險。另外因高齡化的原因,很多患者須長期服用抗凝血劑,停藥才能降低手術出血風險,但也增加了腦血管栓塞及靜脈栓塞的危險性。 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是一種相對安全,且沒有傷口的治療選擇,在泌尿外科領域的應用逐漸擴大。因為沒有傷口,所以大部分患者不需停用抗凝血劑。目前有更輕量化的內視鏡,更清楚的手術視野。另外,因為這種內視鏡為一次性使用,所以不會有消毒不完全感染的風險。在使用上因為每次手術都是使用全新的軟式輸尿管鏡,所以彎曲無死角,可以盡量將位於腎臟深處的結石清除乾淨。目前南投基督教醫院泌尿科有配合最新的軟式輸尿管鏡及雷射設備,期望能為更多患者提供服務。

Popular

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