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Sign in
新聞分類
線上藝廊
下載APP
REGISTER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忘記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Get help
重設密碼
Email address
Search
Menu
搜尋
Search Ewnews
My account
Get into your account.
Login
新聞分類
線上藝廊
下載APP
新聞分類
線上藝廊
下載APP
休閒旅遊
保育護林
全民社論
兩岸藝文
公益宗教
國際新聞
地方話題
多元文化
影視娛樂
教育文化
新聞分類
生活民生
產業動態
社區協會
綜合報導
美食住宿
聚焦中國
警政消防
農茶漁牧
運動體育
醫藥健康
影視娛樂
韓女團巧思首創NO.1福利YOUNG POSSE再祭地表最強尾牙「辣炒年糕」PK粉絲廚藝
地方話題
投縣府團隊赴彰化參訪2025台灣設計展
休閒旅遊
半島世界歌謠祭重頭戲今登場 跨界彈唱搖滾民謠風
新聞分類
新店廣林寺10月18日舉辦「地藏法會」邀請信眾共修「因緣」
預防帶狀疱疹及併發症 南投醫院補助員工疫苗費守護健康
醫藥健康
爆肝小編
-
2024-05-17
【記者 山風 南投報導】 罹患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是非常痛苦的經歷,皮膚會出現成群的紅疹和水泡,發癢、刺痛,還伴隨著神經性疼痛,相當難受,睡也睡不好,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衛福部疾管署建議50歲以上成人可接種疫苗來預防帶狀疱疹及相關併發症,南投醫院為維護員工健康,今年特補助醫事人員帶狀疱疹疫苗費用。 帶狀疱疹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所引發的表現,大多是年幼時感染全身性水痘後康復,但病毒未消失,該病毒潛伏在背根神經節或腦感覺神經節中,直到再度活化引發帶狀疱疹。 據衛福部資料指出,帶狀疱疹一般特徵為沿著皮節分布的單側性、疼痛性、水泡性皮疹。急性期皮疹及疼痛持續時間約數周,部分病患會併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此併發症疼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超過一年的時間。其他併發症包含眼部或耳朵帶狀疱疹。曾經得過帶狀疱疹者,痊癒後可能會再復發。 帶狀疱疹好發50歲以上成人、具帶狀疱診病史者、免疫力較差的民眾。即使康復之後仍可能帶來神經痛的後遺症。由於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可提高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特異性免疫力,預防帶狀疱疹及其併發症。但該疫苗需自費,許多人因此卻步,因此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補助有意願施打疫苗的50歲以上醫事同仁,來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以提升整體防護能力。 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表示,同仁們平時運用專業能力來守護民眾的健康,更要維護自身的健康。除了疫苗接種補助,也提供定期健康檢查等福利。不僅是身體的健康,也關心心理的健康,因此不定期安排紓壓相關課程及活動,並打造專屬員工舒適休息的空間。
以為地震頭暈 原來是耳石脫落所致
醫藥健康
爆肝小編
-
2024-05-04
【記者 李怡函 南投報導】 花蓮0403發生芮氏規模7.2的強震,這段期間餘震不斷,南投一名36歲洪姓女子在近日清晨的時候,從床上翻個身後睜眼,發現天花板在轉,以為是地震在晃,不過除了天旋地轉的頭暈,洪小姐還伴隨著嘔吐,就醫後診斷為俗稱耳石脫落的良性陣發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接受耳石復位治療及藥物治療後,症狀獲得改善。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耳鼻喉科蔡昌益醫師說明,耳石(Otolith)是一堆細小的「碳酸鈣結晶」,比沙子還要細小,平時被包覆在內耳的平衡器官中。如果耳石脫落至半規管中,當頭部姿勢改變時,就可能誘發眩暈、噁心嘔吐、冒冷汗等症狀。會導致耳石脫落的原因不明,過度疲勞、睡眠品質不佳或頭部外傷後等也是可能會使耳石脫落而引起眩暈的原因。 蔡昌益醫師指出患者可接受耳石復位並搭配藥物治療,症狀會明顯獲得改善,如果沒有治療,耳石也會在幾個星期之後被人體自行吸收而改善症狀,但不適感在這段期間可能經常發作。 耳石脫落仍有復發的可能性,蔡昌益醫師提醒,耳石復位治療後須避免頭部快速劇烈的改變姿勢,例如彎腰穿鞋、仰頭喝水、抬頭看天空、翻身、起床、躺下及轉頭等動作,都應放慢速度、降低頭部姿勢改變的可能性。另外行走的時候可以直視遠方,這些方法可預防復發,降低暈眩的發生。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南投醫院提醒落實手部衛生及環境消毒
醫藥健康
爆肝小編
-
2024-05-02
【記者 葉婉婷 南投報導】 據疾病管制署近期資料指出,國內腸病毒已進入流行期,且疫情快速上升。由於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一旦感染,可能引發重症,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不能輕忽腸病毒的威力。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說明洗手要使用肥皂或洗手乳,環境消毒應使用漂白水,也可以透過紫外線或高溫進行消毒,大人及小孩都應確實做好手部衛生,並落實環境消毒,降低感染機會。 衛福部南投醫院小兒感染科丁佩如醫師指出,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當中小兒麻痺病毒、腸病毒71型、D68型克沙奇病毒及伊科病毒皆可導致重症。腸病毒適合在溼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而台灣地處亞熱帶,以4-9月為流行期。腸病毒主要經由腸胃道或呼吸道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分泌物或皮膚水泡的液體受到感染。 丁佩如醫師提醒腸病毒在發病之前幾天即具有傳染力,而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強。大部分民眾是無症狀感染或只有發燒等類似一般感冒症狀,但5歲以下的嬰幼兒免疫系統不如成人完備,抵抗力較弱,若遭到感染的相對危險程度很高。建議應勤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可定期清潔消毒幼兒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家中嬰幼兒如果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 由於南投醫院是南投北區及草屯社區醫療群的輔導單位合作醫院,因此近日也特地為合作診所醫療群夥伴安排腸病毒重症臨床處置課程,診所醫師是最熟悉家庭健康的重要角色,當發現重症前兆病徵,例如嗜睡、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意識改變、肢體無力等病徵時,應盡速轉診到大醫院接受治療,掌握黃金時間。 目前市面上有幾款針對腸病毒71型的自費疫苗,依廠牌及嬰幼兒年紀施打2或3劑,預防腸病毒71型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滿2個月即可施打,有需求的家長可以在門診與醫師進行討論。不過丁醫師也提醒疫苗目前只針對腸病毒71型,接種後仍有可能感染其他型別的腸病毒,因此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居家環境清潔、避免群聚、不共食依然是預防腸病毒感染的最佳方法。
腋下多汗遇社交障礙 微波除汗擺脫煩惱
醫藥健康
爆肝小編
-
2024-04-30
【記者 劉婷 台中報導】 16歲女國中生小蓉個性活潑,擁有好歌喉和繪畫等多項才藝,是一位校園風雲人物。但是小蓉的腋下卻常常會流很多汗,而且飄散濃烈狐臭,讓人不敢靠近,除了狂用止汗劑,連噴香水都無法掩蓋味道,假日同學朋友相約不敢出門,甚至害怕出現在社交場合,長期把自己關在家裡足不出戶,嚴重影響人際關係。後來經親友轉介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皮膚科黃昭瑜主任門診,發現是腋下多汗症狀,採用微波除汗治療後,徹底揮別腋下多汗的煩惱與尷尬,開心迎接乾爽的夏日時光,展露自信笑容。 黃昭瑜主任指出,皮膚主要有兩種汗腺組成:小汗腺(eccrine sweat gland)和大汗腺(apocrine sweat gland)。小汗腺分泌的汗水主要含水和鹽分,用於調節體溫,遍佈全身皮膚。大汗腺分泌的汗水含脂肪酸和蛋白質,通常在腋下、外耳道和外陰部等區域分布最多,形成人體特有的體味-「費洛蒙」或「狐臭」。多汗症主因是小汗腺排放比較多且異常,在情緒壓力大時排放過多汗水;至於狐臭則是頂漿腺出問題,分泌異常時就容易產生狐臭。 黃昭瑜主任指出,腋下多汗症可以透過碘澱粉測試,精準判斷出汗的部位。腋下流汗較多時狐臭的味道會更明顯,治療方式可使用止汗劑短暫讓汗腺分泌受阻,但有些病人可能會過敏,使用時需注意其成份是否可能在長期塗抹後造成皮膚炎或是致癌。另外也可打肉毒,因為肉毒蛋白是純化蛋白,可抑制汗腺分泌,大概4至6個月後會慢慢代謝掉,後續需要定期施打。至於傳統侵入性的螺旋刀手術,則可切除頂漿腺改善狐臭困擾。 黃昭瑜主任說,目前新式的微波除汗(Miradry)治療,是透過微波原理精準地讓腋下汗腺萎縮,主要是針對「腋下多汗」,比如社交恐懼等造成的困擾,因為讓汗腺得以控制,同時可以減少狐臭的問題。微波除汗施打過程中並沒有傷口,在操作儀器時有「吸」的動作,讓皮膚表皮可能會產生瘀青和破皮,由於有熱能在汗腺加熱,所以施打完一週後會有「輕微」腫脹和瘀青。 黃昭瑜主任表示,民眾若有腋下多汗情形,在日常生活保養方面建議應該保持乾爽,選擇排汗功能的衣物和除毛,以減少悶熱感,也可以使用抗菌清潔產品,調整飲食,並且在需要時使用止汗劑。這些方法不僅能改善腋下多汗問題,還可提高更舒適的生活品質,享受健康樂活人生。
肌少症恐致骨折 南投醫院提供5招預防
醫藥健康
爆肝小編
-
2024-04-28
【記者 李怡函 南投報導】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長者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在這個過程中,肌少症作為一種影響老年人生活品質的常見問題備受關注。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林品辰分享一些預防肌少症的關鍵方法,幫助長者保持健康、活力,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林品辰職能治療師指出,肌少症是一種與肌肉質量、力量和功能減退有關的疾病,通常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出現。它不僅會影響身體的活動能力,還會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降低生活品質。 預防肌少症對於長者的健康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預防肌少症的關鍵方法: 1.適度運動:定期進行適度的運動對於保持肌肉質量和力量至關重要。這包括有氧運動(如步行、游泳)和抗阻力運動(如彈力帶運動),若是過去沒有運動習慣,建議採漸進式增加運動強度或是運動時間,避免過度勞累,並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整。 2.均衡飲食:飲食中應包含足夠的蛋白質,以幫助維持肌肉健康。此外,多攝取富含鈣、維生素D和其他重要營養素的食物,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 3.保持活躍生活方式:積極參與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如家務、花園工作或社交活動,有助於維持肌肉功能和身體活動能力。 4.定期健康檢查: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及早發現肌少症或其他健康問題,有助於及時採取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5.保持良好的姿勢:正確的姿勢有助於減少肌肉負擔,防止肌少症的發生。 如果對肌少症有疑慮,可透過復健科門診向醫師諮詢及檢查,幫助長者保持健康、獨立和高品質的生活。醫療團隊可與家屬攜手合作,共同為長者的健康和幸福努力!
1
...
4
5
6
...
8
Page 5 of 8
Popular
韓女團巧思首創NO.1福利YOUNG POSSE再祭地表最強尾牙「辣炒年糕」PK粉絲廚藝
爆肝小編
-
2025-10-24
Subscribe
I want in
I've read and accept the
Privacy Policy
.
[兩岸報導]
澳大利亞重啟蝴蝶蘭溫室登錄作業 首間溫室順利驗證通過
[兩岸報導]
Red Velvet金藝琳Yeri 12月來台舉辦見面會 與粉絲共創出道10周年...
[八方新聞]
「限制誘發動作療法」助中風患者重拾手部功能 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八方新聞]
面對骨質疏鬆症 我們「斷」難接受
[高新傳媒]
多首MV破3500萬點閱 韓流超強實力派女團 YOUNG POSSE預告開唱歌單...
[高新傳媒]
華嚴萬神嘉年華 為台灣祈福
[正聲新聞]
松柏嶺受天宮舉辦北極玄天上帝飛昇得道全國聯合慶典
[正聲新聞]
集集武昌宮入火安座周年慶熱鬧滾滾
[萬順傳媒]
泉州光慧國學院重陽節活動中兩岸特教與家庭心理輔導專家陳習珍熱心為市民公益咨詢維繫...
[萬順傳媒]
從香江到寶島—陳嵐與香港著名作家張詩劍的三十載文學知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