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小編
28 POSTS
Exclusive articles:
對自閉症兒童的關懷 杭州殘障福利基金會舉辦的節慶活動
【記者 方為亮 杭州報導】
在六一兒童節這個充滿歡樂的日子裡,杭州濱江區電魂大廈舉辦了一場特別的公益活動,以表達對特殊兒童的關懷和支持。本次活動由杭州殘障福利基金會主辦,杭州青之藍文化藝術發展中心承辦,杭州電魂「自在裡」藝術空間,杭州市微亮公益服務中心,杭州市健康促進協會自然康養專委會,杭州爵繡服飾文化有限公司,杭州青之藍合唱團,杭州青橄欖合唱團,杭州華愛合唱團,杭州秋韻合唱團等單位共同努力,旨在提高社會對自閉症兒童的關注度,為他們提供一個溫馨、愉快的節慶體驗。
活動內容包括遊戲互動、獨唱、詩朗誦、合唱、故事分享等,旨在透過這些活動幫助自閉症兒童更好地融入社會,並增進與家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此外,現場還設有諮商區,專業的心理老師和復健師為家長提供諮商服務,解答他們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
這次公益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許多企業和個人紛紛捐款捐物,為自閉症兒童和家庭送去關懷和溫暖。主辦單位表示,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自閉症,消除對自閉症兒童的誤解和偏見,共同創造一個包容、理解、關懷的社會環境。
本次活動特別感謝杭州市微亮公益服務中心的志工學生們。在活動現場,志工們各司其職:有的負責維持秩序,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有的負責溝通接待,用溫暖的微笑迎接每一位參與活動的家庭;還有的負責協助拿拿東西,為需要的家庭提供及時的幫助。
自閉症兒童是社會的特殊群體,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幫助。讓我們攜手同行,用愛心和行動為自閉症兒童撐起一片藍天,讓他們在陽光下快樂成長。
端午節 營養師教你享受粽子又可減少負擔
【記者 Anasha 南投報導】
隨著端午節的到來,美味的粽子、划龍舟活動以及家人團聚的氛圍將填滿我們的生活,然而慶祝節日的同時,我們需要關注如何在端午節裡享用美食的又維持健康,尤其針對慢性病的民眾,飲食的選擇更是需要謹慎考慮,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提供幾項建議供民眾參考。
毛柔壹營養師表示適量飲食很重要,一顆肉粽的熱量大約為500大卡,北部粽的內餡會先用油炒過,因此熱量會稍比南部粽高一些些。但不論南部粽或北部粽,粽子的主要成分為糯米,容易導致血糖上升,提醒民眾一天一顆適量就好。
傳統的粽子經常使用高油脂及高熱量食材,例如:花生、五花肉、鹹蛋黃等,除了1-2朵香菇之外幾乎沒有其他蔬菜,毛柔壹營養師建議吃粽子時可搭配一碗燙青菜或是蔬菜湯,讓飲食更均衡;若是要自製粽子,民眾可選擇瘦肉、雞肉、海鮮等低脂肉類來替代五花肉,減少熱量及脂肪的攝取避免血脂升高。
民眾食用粽子時常搭配含鈉量高的沾醬,像是番茄醬、甜辣醬或醬油膏等,其中甜辣醬除了那含鈉量較高另外含有精緻糖,對於需要控制血壓、血糖的民眾來說又多了一個負擔。毛柔壹營養師表示,其實粽子本身製作過程就已經醃製調味過,民眾享用粽子時避免沾醬,對身體較無負擔。
今年端午節有三天連假,民眾不妨趁著假期,餐後多帶著家人出外活動,如公園健走、騎腳踏車、爬山等等,不僅能促進家人之間的感情,還可以消耗因節日聚餐後吃進多餘的熱量,避免肥胖。
端午節是一個與家人共享美食、文化和傳統的時刻,毛柔壹營養師提醒民眾可以透過食物選擇、控制份量、適度運動以及血糖、血壓的監測,在節日中享受美食並且保持身體健康。
鐵路便當節7日開賣 一連4天業者摩拳擦掌搶商機
【記者 范至延 台北報導】
第9屆鐵路便當節為期四天。6月7日起於臺北車站一樓多功能展演廳盛大登場,開幕記者會以參展業者的便當走秀為開場,展示各家商品的獨特魅力和特色,同時攜手鐵道吉祥物的亮相,也以象徵臺鐵追求現代化目標的搖鈴啟動了開賣儀式。
臺鐵公司杜微董事長致詞時表示,鐵路便當節儼然已成為每年鐵道同好、鐵道同業、民眾參與互動的重要平台。不僅帶動臺灣各地方特色觀光、食材記憶、旅遊景點的重要活動,也開啟與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將鐵道旅遊、鐵道文化、鐵道文創的核心精神發揚於國際。
本次,由漢普頓酒店和欣食旅帶來鐵路便當節專屬美味餐點,搶先曝光山嵐號和海風號列車外觀造型餐廳,一連四天於台北車站南二門熱烈展開,「柒號洋樓MANSION 7」祭出兩款中式【私廚鐵道便當】160元起(贈飲料)、「洛可可茶苑ROCOCO Tea House」祭出兩款【山嵐號觀光列車限定丼飯】380元起(含主食、沙拉、飲品、湯品、點心),每日11點限量販售,售完為止。
全台首創展示以火車頭為主題,結合鐵道、客庄文化10月份即將營運的「苗栗火車頭園區」,則推出限量200套,每個888元的紅斑馬火車造型便當,外盒白色底、下緣為紅色的餐盒,採用台梗九號壽司米,搭配日式蒲燒鯛魚、蟹絲日式Q嫩玉子燒、青翠花椰菜、糖醋蘿蔔球等,是一款富客家味的日式便當,第一天開賣35個便當短短5分鐘便銷售一空。
現場另有一系列主題互動體驗,包括主題形象打卡區、闖關集點活動等;以及精彩多元的舞台活動(味全龍啦啦隊–小龍女、紅鼻子馬戲團、鐵道達人–許傑、和美食部落客–貓大爺等節目安排)。臺鐵夢工場也特別推出臺鐵經典車站紀念酒-臺南驛、獨一無二的朱振南老師聯名紀念酒及臺北車站復古迷你翻牌顯示器,還有眾多精美紀念商品及鐵道主題文創商品,於展期限定現場販售。
禾繕基金會扮「和善」天使 實現華山孤老「許願清單」
【記者 李怡函 綜合報導】
端午佳節將至,為關懷孤苦失依長者,財團法人禾繕基金會攜手天麗生技,支持華山基金會,2024「秀秀老寶貝-花東偏鄉建站計畫」公益活動,5/31(五)於華山基隆新北-信義愛心天使站舉辦建站捐贈儀式,禾繕基金會毛卉瑜董事長及天麗生技王宗易執行長,長期關注社會弱勢需求,肯定華山助老服務,重視地方回饋,毛董事長以身為台東人,與天麗生技結合,捐助台東偏鄉大武愛心天使站300萬建站經費,為偏鄉大武盡一份心力,並幫助華山20個偏鄉行政區的弱勢孤老,於端午節前居家環境整理,完成每一位長輩的願望清單。
位居基隆七堵70歲獨居低收的隨阿公,患有白內障、痛風、及直腸癌等疾病,身上裝置腸造袋引流,行動不便,常常挨餓,長期疾病纏身與經濟壓力,生活陷入困境,苦不堪言。華山得知長輩狀況後,除定期訪視,提供物資協助及身體照護外;此次結合禾繕基金會,改善阿公因沒有冰箱而長期食用醃製物的習慣,送上全新的冰箱、電視及電風扇,並清除家周圍的青苔雜草,提供安全的居住環境,希望阿公每天都能健康平安,綻放生命光彩。
夏季高溫來臨,蚊蟲孳生,關心偏鄉孤老居家環境衛生,禾繕基金會毛卉瑜董事長,此次率領天麗生技頂級美容義工團隊,穿上雨鞋,帶上手套全副武裝,於端午節前夕全台同步,包含基隆、台中、花蓮、台東、屏東等20個偏鄉行政區,為無法自理的偏鄉孤老居家環境大掃除,清除經年累月於長輩家屋頂、樓梯、庭院的青苔雜草及枯枝樹葉,更攜手家樂福公司,將冰箱、電視、瓦斯爐、淨水器、除濕機等家電用品,實現共45品項長輩的許願清單,為每位孤老盡善盡美達成圓夢計畫。
華山基金會自民國88年成立,於台澎金馬設立近400個愛心天使站,服務約3萬名三失(失能、失智、失依)長輩,免費提供到宅服務,包含關懷訪視、原床泡澡、陪醫、護甲、年節關懷等服務;呼籲社會大眾一同啟動善念,用愛串聯各方力量,盼各界善心人士支持常年服務經費,每月捐助新台幣1,250元或一年15,000元,「幫助一個站,守護100位孤老」。
愛心專線:(02)2836-3919分機230偏鄉小組。
21世紀不動產深化台日合作 共創海外房地產新機遇
【記者 范至延 台北報導】
近日,21世紀不動產日本總部高層於5月22至24日蒞臨台灣,參訪了位於桃園的21世紀不動產亞太區暨台灣區總部及多家加盟店。此行旨在加強台日兩國房地產市場的合作與交流,彰顯了21世紀不動產身為國際品牌的高度以及致力於國際化發展的決心。
加強台日合作,共同擴展市場
在交流中,雙方特別關注了日本房地產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21世紀不動產在日本擁有近1,000家加盟店,是日本最大的房仲加盟品牌。自2016年以來,日本房地產市場在貸款零利率政策的推動下持續上揚,尤其是東京和大阪等主要城市的房價顯著上升。儘管近期政府計劃逐步結束這些政策,預期將影響消費者購買房產的意願,但21世紀不動產日本總部總裁園田陽一認為,目前日本新建案佔據了85%的市場。然而,隨著建築成本的上升和環保意識的增強,中古屋市場因其價格相對划算及環保優勢,需求將會逐步增長。
日本21應對挑戰,創造更多價值
面對日本人口減少、高齡化和少子化等挑戰,21世紀不動產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公司致力於提高換屋次數,通過提供優質服務和多樣化產品,吸引消費者進行換屋交易。園田陽一表示,預計到2030年,日本的空屋數量將達到1200萬戶,空屋量的上升會增加市場上的房屋供應量。如果需求保持不變或增長不及供應,會導致市場供過於求,從而對房價產生下行壓力,此外,房屋難以出售或出租,投資回報下降,可能會導致投資者撤資或減少新的投資,進一步影響整體經濟。針對空屋問題,日本國土交通省也主動聯繫21世紀不動產討論應對策略,旨在有效利用現有資源,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21世紀不動產希望通過這些努力,提升市場活力,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未來展望
21世紀不動產深信,通過加強國際合作,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此次台日合作訪問,是21世紀不動產品牌持續推動全球化戰略的重要一步。21世紀不動產正致力於佈局台日深度交流合作,預期將成為台灣擁有最多日本當地房產資源的房仲品牌,成為消費者投資日本房地產的首選品牌。
未來,21世紀不動產將繼續探索更多國際房地產合作機會,創新服務,推動房地產市場的繁榮發展。此次台日交流,不僅是21世紀不動產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標誌著公司在國際化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21世紀不動產將以穩健的步伐,朝著更廣闊的市場前進,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Breaking
靈鷲山無生道場、聖山寺齊獲2025新北績優宗教團體之光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信仰是守護社會的重要力量!新北市政府為感謝宗教團體的無私奉獻,8月14日在多功能集會堂舉行「2025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靈鷲山無生道場與聖山寺深耕社會關懷、推廣靈性生態、教育與公益行動等,展現現代宗教新價值與跨界行動力,雙雙榮獲殊榮。
凝聚力量,照亮希望。今年表揚大會以「樂善不倦」為主題,分為:公益慈善、社會教化、個人奉獻、老人共餐、世代志工、銀髮俱樂部六大類,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一一頒獎,表揚257家、512個獎項,與會代表齊聚一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絡,洋溢暖暖感恩氛圍。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秉持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推廣的「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普利一切有情,以禪修、淨灘等實際行動落實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用創新、多元且貼近人心的方式,發揮宗教的正面影響力,表揚大會由靈鷲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代表出席領獎,貢寮區長柯建輝全程陪同。
靈鷲山無生道場2024年辦理許多活動,接引無數民眾,包括:新春祈福走春安定人心;青年佛門探索營啟發年輕世代的善念;「全球心寧靜運動」讓海內外師生學習情緒管理與內在覺察;大悲閉關回向生態永續;靈性生態課程與導覽深化「萬物為本」的理念,各類平安禪活動,讓民眾透過禪修回歸內在平靜,擴散安定能量至社會每個角落。
聖山寺舉辦「臘八送暖呷平安」深入社區傳遞溫暖,新春期間的香禪、抄經、品茗體驗,讓大眾在香韻茶香中感受心靈寧靜;母親節與考季結合的「佛腳抱抱浴佛報恩」,讓信眾在儀式中表達感恩、祈求平安與智慧;「淨灘愛地球」活動撿拾近千公斤垃圾;兒童營與文化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在下一代心中散播生態保育與人文素養的種子。
顯月法師表示,慈悲的力量來自每一份善念,感恩廣大善信一路相伴。每個人都像一顆發光的珠子,大家串連成「珠玉之網」,彼此連結、相互輝映,傳遞光明與希望。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京城怪物」、「無法抗拒的他」還有「夫妻的世界」韓韶禧公開名場面點滴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
粉絲心心念念,韓流超絕美女神韓韶禧終於首次來台北舉辦「2025 HAN SO HEE 1ST FANMEETING WORLD...
孩子眼中的信仰森林 16位小小策展人宗博館綻放夏日光芒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今年暑假首度以「策展」為核心,舉辦為期4天的「2025山神獸策展營:來自森林的邀請」,邀請升小三至升小六的學童,踏上一場穿越動物、植物與信仰的探索旅程,並向親友導覽自己精心完成的展覽作品。這場充滿童趣與深意的營隊活動,成為宗博館暑期最具創意與教育意義的亮點。
原訂限額15位的營隊,因家長熱烈回響,共有16位學童參與。從7月23日至26日的4天中,整個博物館都是學習空間,小朋友徜徉朝聖步道、世界宗教展示大廳、生命之旅廳、宗博兒童館、特展展區、方寸之間等,不只是聆聽與觀察,更親自動手實作、布展、導覽,真實體驗一場「孩子為主角」的策展冒險。
動物、植物、世界觀 從玩樂中打開信仰的窗
「這是我為小黑熊做的家,裡面有浴缸、還有陽台。」站在最喜歡的作品旁,小小策展人侃侃而談。山神獸策展營藉由「動物躲貓貓」、「植物偵探」、「世界旅行家」三大主題設計,讓學童透過遊戲、解謎與團隊合作,進一步理解動物與植物在人類信仰中的角色,並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宗博館館藏與展品。
活動最後一天,宗博館舉行小小策展人導覽成果展,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化身「大樹奶奶」,到場為學童加油。16位學童身手持麥克風,有的驕傲、有的信心十足地向到場的家長介紹自己的作品與發想過程。「可以在瞭望塔上邊吃邊看風景。」「我做的是酷酷貓,大隻的是姊姊,小隻的是我,我像跟班躲在姐姐後面。」這些來自孩子心中的語言,彷彿讓整座博物館換了個眼光與呼吸節奏。
讓孩子看見世界 也讓世界看見孩子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員特別帶領學童製作3件作品,包括:瞭望塔、心中的風景、動物花窗,創作在宗博兒童館庇護所區展出至9月30日,讓這份創意與純真繼續綻放。另外提供世界宗教和諧卡、學習探索包與帆布袋等獎勵,延伸家庭參與的互動可能。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讓信仰變得貼近,讓自己被世界傾聽的旅程,每位孩童都帶著一段嶄新記憶回家。
連續4天像森林巡邏員般默默觀察學童的館長馬幼娟表示,「孩子師法自然,我們則向孩子學習。」這次營隊不只是一次活動,更是對兒童生命教育與環境感知的一次實踐。孩子們在館內走訪、觀察細節、構思作品,再以各種天然複合媒材呈現想像中的世界,最終由他們親手布展、自己導覽、自己說故事。「自我成長」過程中,學會表達、思考與同理,也學會如何在多元信仰與自然共處的架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令人動容。
談論信仰與教育時,是否想過交給孩子來詮釋會是什麼模樣?多位家長對AI與科技主導的當前,宗博館選擇回到最純真的教育初心,用「策展」喚起孩子的內在靈性與創造力。紛紛讚賞這是與眾不同的營隊,更是一份給未來世代的信仰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