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苦命小編

28 POSTS

Exclusive articles:

鹿港慶端陽-童玩美食慶端陽 小鎮光影藝術節展至8/4

【記者 劉婷 彰化報導】 五月五、慶端午,歡慶端午,盡在彰化,一年一度彰化縣「鹿港慶端陽系列活動」是全國最具特色的慶典活動之一,隨著端午佳節到來,彰化縣政府10日下午在鹿港龍山寺廣場舉辦「2024鹿港慶端陽系列活動-童玩美食慶端陽」活動,彰化縣長王惠美除了到場和民眾體驗各式童玩及大型陞官圖遊戲外,並發放炸雞、茶葉蛋、水果給民眾免費品嘗,現場人潮滿滿、熱鬧滾滾。 王縣長表示,端午節連續三天假期,謝謝龍山寺主委提供場地舉辦傳統戲曲演出活動,前兩天有南北管、七子戲等藝文活動,今天晚上7點到9點還有1場彰藝園掌中劇團《西遊記之火雲洞》布袋戲演出,會由彰化縣傑出演藝團隊「彰藝園掌中劇團」帶來《西遊記之火雲洞》大戲,歡迎前來觀看,且在福鹿溪有國際龍舟錦標賽最後一天的決賽,也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與。 王縣長表示,這次活動為了讓全國遊客都能歡歡喜喜的來到鹿港、遊鹿港。今天下午每逢2時、3時、4時、5時,在龍山寺分別會發4次的美食,包括有鳳梨、葡萄、西瓜、荔枝等水果,以及雞腿、雞翅、茶葉蛋等禽品,提供給到場遊客品嘗。現場還有闖關活動,包括「彈跳有趣彈珠檯」、「眼明腳快踢毽子」、「乾坤一擲尪仔標」及「身手敏捷丟沙包」等各式童玩攤位,還可以索取闖關卡,只要通過3項即可獲得摸獎機會。另外,「鹿港小鎮光影藝術節」有日本超人氣IP「角落小夥伴」來到鹿港,展期持續至8月4日,每晚6:30~10:00點燈,沿鹿港溪沿岸、鹿港公會堂及鹿港老街、中山路等,歡迎大家來當網美拍照,彰化還有15家觀光工廠、26個休閒農場,歡迎大家來走走。

少女騎車自摔左腳粉碎性骨折 仁愛長庚醫療團隊聯手重建

【記者 范至延 台中報導】 18歲少女小君在便利商店上班,下班騎機車回家時因為太累了發生自摔車禍,左腳整個扭曲變形痛到快休克,躺在地上不能動彈。路人急忙叫救護車將小君送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的急診室搶救。急診醫師安排X光發現小君的左腳跟發生了粉碎性骨折。在骨科部長黃贊文醫師的安排下,會同劉永川主任及林口長庚外傷骨科蔡秉叡醫師一同重建小君的左腳。在歷經3個月的治療和復健後,小君終於擺脫輪椅和拐杖回到日常生活。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骨科部長黃贊文醫師表示,腳跟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構造,在日常行走、工作和運動時支撐我們的腳。腳跟骨骨折是相對罕見的骨折,佔所有骨折的1~2%。最常發生在勞工朋友因為工作時從高處掉落或是車禍意外。跟骨骨折往往都是非常粉碎,要將粉碎的骨折拼回原來的形狀是非常困難。不少患者在骨骼癒合以後仍然會有疼痛,部分病人還會出現創傷後關節炎需要再進行進一步的手術。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運動醫學科劉永川主任指出,由於腳跟骨附近的皮膚軟組織相對較薄,在高處掉落和車禍所造成的巨大撞擊下往往會造成嚴重的軟組織受損。常見的情況除了腫痛常常還有很多的水泡產生,嚴重的可能還會發生腔室症候群造成神經和血管受損。此外,腫脹受損的軟組織常常導致手術的傷口癒合不佳,若是平時有抽菸的病人,則更容易發生傷口皮膚壞死或感染的併發症。 林口長庚外傷骨科蔡秉叡醫師說,跟骨骨折可分為關節內或關節外的骨折,關節內的跟骨骨折要進行復位固定手術的難度較高。傳統手術方式會開較大的傷口,手術視野大要進行復位及固定較容易但可能也會有較多的傷口癒合問題。本次手術使用微創跗骨竇(sinus tarsi)方式,利用微創的傷口完成關節內粉碎性骨折的復位、植骨支撐塌陷後的跟骨及鋼板固定骨折,這樣的微創手術對軟組織的傷害比較小,併發症也比較少。 劉永川主任提醒,腳跟骨骨折影響的層面十分廣泛。除了骨折本身的復位困難之外,也要確認距下關節、距骨、腓骨、神經、肌腱等其他部位是否也有合併受損。手術後的傷口照護更是一大難題,在手術前可以考慮安排高壓氧治療來減緩腳跟腫脹和穩定軟組織,在手術後也可以藉由高壓氧治療來促進傷口癒合和改善血液循環。由於跟骨骨折後常有疼痛、感染、癒合不良、關節炎等併發症,建議民眾應即早尋求專業骨科醫師治療。

2024高雄愛河端午龍舟嘉年華

【記者 朱粕醇 高雄報導】 高雄市傷殘服務協會成立了43年,6月10日本會所組成之龍舟隊伍期望能不負眾望連續23年勇奪高雄市龍舟競賽自強組總冠軍,蟬聯24年連霸。 此次高雄龍舟賽,本會組了傷殘隊與飛揚隊二隊,隊員中有聽障、智障、自閉症、多重障礙、肢體障礙患者佔大多數,理事長陳正誠表示,雖會員們行動不便,協會盡可能讓他(她)們能克服困難,走出來,走向陽光,多多做社會參與,不輕易放棄,希望他(她)們可以跟一般人一樣可以參與各項活動、運動,環境、活動的無障礙就需要我們社會人士給予身障朋友更多的寬容、方便與協助;為了爭取龍舟競賽本會的最高榮譽,二隊隊員們仍卯足全力全面應戰。 社團法人高雄市傷殘服務協會成立於民國70年7月01日,主要服務對象是罹患小兒麻痺症或後天致殘的肢障朋友,104年後擴大服務至智障、視障、聽障、精神障礙等各障別,每年服務身心障礙人數有200餘位。以推展各項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支持性就業服務與各項復健運動的推展等工作為主要宗旨。 肢障朋友礙於行動的不方便,為延緩他們肢體的退化萎縮、促進其身體、心理的健康;協會積極推動了游泳水療、地面高爾夫球、輪椅羽球、輪椅籃球等復健運動,每年辦理了大型的全國輪椅羽球、輪椅籃球、地面高爾夫球錦標賽等活動,甚至辦理國際賽,邀約日本、韓國等國外隊伍參與,今年3/1-3/5本會翔鷹輪椅羽球隊還應邀遠赴日本,參與『山口縣帕拉羽球大會』,促進了不少身心障礙國民外交。

健康杭州我們行動 公益合作與社群發展

【記者 方為亮 杭州報導】 2024年6月5日下午,在杭州市高銀街民山堂,人潮洶湧,氣氛熱烈。由杭州市健康促進協會自然康養專委會主辦的「健康杭州我們行動—公益事業與社群活動發展」專題交流會議在此成功舉辦。 這項活動由自然康養專委會劉偉平副主任兼秘書長主持,旨在加強杭州市健康領域的公益合作,推動社群活動發展。 在交流會上,與會者踴躍發言,分享各自的工作實務與經驗。其中,公益讀書會的主理人張劍萍老師現場教我們古蘭經絡,讓現場氣氛更加活躍。每位老師的精彩發言不僅展現了社群活動的魅力,也提供了寶貴的借鏡經驗。 此外,杭州市健康促進協會的張純副會長兼秘書長、前杭州市農業農村局(杭州市鄉村振興局)退休幹部李雙明等領導也出席了會議。他們分享了多年在健康促進和鄉村振興領域的經驗,並對未來工作方向提出了寶貴建議。 此次會議吸引了二十多位相關協會領導、健康社區負責人和健康從業人員參加。他們紛紛表示,為了更多人的幸福和國家的富強,將積極參與健康杭州的建設中來,共同推動健康事業的發展。 活動現場,杭州市健協自然康養專委會與杭州市西湖區微亮公益服務中心正式簽署了策略合作協議。劉偉平副主任兼秘書長與微亮公益服務中心負責人方為亮代表雙方進行了簽約。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在杭州市健康領域進行「志工」活動,為市民提供更多健康服務,並推動健康杭州的建設。 「健康杭州我們行動」不僅是一個口號,也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承諾。透過此次專題交流會議,杭州市健康促進協會自然康養專委會與微亮志工服務中心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為杭州市的健康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杭州市的健康事業將會取得更輝煌的成就。

粉絲開心直呼驚喜 要求下次到港先預告 求巧遇本人

【記者 范至延 綜合報導】 有笑眼公主之稱的韓國女團GFRIEND出身的成員Yerin(鄭睿隣)曾於今年初單獨在台灣舉辦過粉絲見面會,粉絲反應熱烈。鄭睿隣以個人歌手身份出過歌曲並全方位發展,她在網路劇《魔女商店再開業》中擔任主角,也以末世驚悚片《NEW NORMAL》進軍大銀幕,該片由《鬼病院:靈異直播》鄭凡植執導,與《魷魚游戲》李瑜美、Block B的 P.O一起演出。 演藝成績亮眼,鄭睿隣的IG擁有140萬人粉絲數,影響力受矚目的她獲得香港海洋公園邀請擔任一日宣傳大使。讓鄭睿隣直呼圓夢,她說:「主題樂園一直是我心中充滿幸福回憶的代表,被邀請來香港海洋公園,除了刺激的遊樂設施,是我第一次嘗試到,在遊樂園一天之內就能體驗到這麼多種遊玩的項目。」包括讓她過癮尖叫的雲霄飛車,搭乘高空纜車俯瞰海洋公園獨有的無敵海景,在園內布置的香港老大街拍美照,玩古早攤位遊戲。最特別園內項目還有與熊貓,海豹等動物能近距離接觸。鄭睿隣參與海洋公園舉行的「小熊貓護理員」活動,與園中的可愛小熊貓「聰聰」進行互動。現場學習對小熊貓進行一系列指令訓練,她更親手餵食小熊貓,可愛靈巧的模樣讓鄭睿隣現場戴上小熊貓髮飾,宣布自己的心已經被小熊貓擄獲。 鄭睿隣在個人社群上公布多張在香港海洋公園遊玩的美照,一天之內有十萬人點讚,破千則留言。粉絲說:「還以為是我眼花,妳居然突襲海洋公園。拜託下次先給個預告,求巧遇!」「許願看到妳和熊貓明星樂樂的合照,肯定會可愛到讓我尖叫。」鄭睿隣不只秀出遊玩美照,讓粉絲驚喜的是,她在個人官方YT頻道www.youtube.com/@Yerin.official公布遊玩vlog,更特別製作包含香港海洋公園遊玩花絮的《Rooftop》歌曲特別版MV,作為送給粉絲的禮物。鄭睿隣的vlog畫面中,她搞笑表示覺得自己能與海豹溝通,現場模仿海豹的叫聲。粉絲留言說:「這是我本週看到最開心的畫面了,萌死我吧!」。 鄭睿隣表示以為在園內纜車上看著環山面海美景,已是最浪漫的享受。還能再突破想像的是,在園內海洋館內的餐廳竟有高達兩層樓高的巨型水族屏幕,她在用餐同時,桌邊就能看著悠遊環繞的許多種珍貴魚類,鄭睿隣說:「這一切竟然都在我眼前,實在太神奇了!」她顧不上眼前美食,忙著與游到她面前的各種魚兒用韓文猛打招呼,可愛的模樣逗得眾人哈哈大笑。

Breaking

靈鷲山無生道場、聖山寺齊獲2025新北績優宗教團體之光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信仰是守護社會的重要力量!新北市政府為感謝宗教團體的無私奉獻,8月14日在多功能集會堂舉行「2025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靈鷲山無生道場與聖山寺深耕社會關懷、推廣靈性生態、教育與公益行動等,展現現代宗教新價值與跨界行動力,雙雙榮獲殊榮。  凝聚力量,照亮希望。今年表揚大會以「樂善不倦」為主題,分為:公益慈善、社會教化、個人奉獻、老人共餐、世代志工、銀髮俱樂部六大類,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一一頒獎,表揚257家、512個獎項,與會代表齊聚一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絡,洋溢暖暖感恩氛圍。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秉持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推廣的「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普利一切有情,以禪修、淨灘等實際行動落實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用創新、多元且貼近人心的方式,發揮宗教的正面影響力,表揚大會由靈鷲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代表出席領獎,貢寮區長柯建輝全程陪同。  靈鷲山無生道場2024年辦理許多活動,接引無數民眾,包括:新春祈福走春安定人心;青年佛門探索營啟發年輕世代的善念;「全球心寧靜運動」讓海內外師生學習情緒管理與內在覺察;大悲閉關回向生態永續;靈性生態課程與導覽深化「萬物為本」的理念,各類平安禪活動,讓民眾透過禪修回歸內在平靜,擴散安定能量至社會每個角落。  聖山寺舉辦「臘八送暖呷平安」深入社區傳遞溫暖,新春期間的香禪、抄經、品茗體驗,讓大眾在香韻茶香中感受心靈寧靜;母親節與考季結合的「佛腳抱抱浴佛報恩」,讓信眾在儀式中表達感恩、祈求平安與智慧;「淨灘愛地球」活動撿拾近千公斤垃圾;兒童營與文化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在下一代心中散播生態保育與人文素養的種子。  顯月法師表示,慈悲的力量來自每一份善念,感恩廣大善信一路相伴。每個人都像一顆發光的珠子,大家串連成「珠玉之網」,彼此連結、相互輝映,傳遞光明與希望。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京城怪物」、「無法抗拒的他」還有「夫妻的世界」韓韶禧公開名場面點滴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  粉絲心心念念,韓流超絕美女神韓韶禧終於首次來台北舉辦「2025 HAN SO HEE 1ST FANMEETING WORLD...

孩子眼中的信仰森林 16位小小策展人宗博館綻放夏日光芒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今年暑假首度以「策展」為核心,舉辦為期4天的「2025山神獸策展營:來自森林的邀請」,邀請升小三至升小六的學童,踏上一場穿越動物、植物與信仰的探索旅程,並向親友導覽自己精心完成的展覽作品。這場充滿童趣與深意的營隊活動,成為宗博館暑期最具創意與教育意義的亮點。  原訂限額15位的營隊,因家長熱烈回響,共有16位學童參與。從7月23日至26日的4天中,整個博物館都是學習空間,小朋友徜徉朝聖步道、世界宗教展示大廳、生命之旅廳、宗博兒童館、特展展區、方寸之間等,不只是聆聽與觀察,更親自動手實作、布展、導覽,真實體驗一場「孩子為主角」的策展冒險。 動物、植物、世界觀 從玩樂中打開信仰的窗  「這是我為小黑熊做的家,裡面有浴缸、還有陽台。」站在最喜歡的作品旁,小小策展人侃侃而談。山神獸策展營藉由「動物躲貓貓」、「植物偵探」、「世界旅行家」三大主題設計,讓學童透過遊戲、解謎與團隊合作,進一步理解動物與植物在人類信仰中的角色,並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宗博館館藏與展品。  活動最後一天,宗博館舉行小小策展人導覽成果展,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化身「大樹奶奶」,到場為學童加油。16位學童身手持麥克風,有的驕傲、有的信心十足地向到場的家長介紹自己的作品與發想過程。「可以在瞭望塔上邊吃邊看風景。」「我做的是酷酷貓,大隻的是姊姊,小隻的是我,我像跟班躲在姐姐後面。」這些來自孩子心中的語言,彷彿讓整座博物館換了個眼光與呼吸節奏。 讓孩子看見世界 也讓世界看見孩子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員特別帶領學童製作3件作品,包括:瞭望塔、心中的風景、動物花窗,創作在宗博兒童館庇護所區展出至9月30日,讓這份創意與純真繼續綻放。另外提供世界宗教和諧卡、學習探索包與帆布袋等獎勵,延伸家庭參與的互動可能。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讓信仰變得貼近,讓自己被世界傾聽的旅程,每位孩童都帶著一段嶄新記憶回家。  連續4天像森林巡邏員般默默觀察學童的館長馬幼娟表示,「孩子師法自然,我們則向孩子學習。」這次營隊不只是一次活動,更是對兒童生命教育與環境感知的一次實踐。孩子們在館內走訪、觀察細節、構思作品,再以各種天然複合媒材呈現想像中的世界,最終由他們親手布展、自己導覽、自己說故事。「自我成長」過程中,學會表達、思考與同理,也學會如何在多元信仰與自然共處的架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令人動容。  談論信仰與教育時,是否想過交給孩子來詮釋會是什麼模樣?多位家長對AI與科技主導的當前,宗博館選擇回到最純真的教育初心,用「策展」喚起孩子的內在靈性與創造力。紛紛讚賞這是與眾不同的營隊,更是一份給未來世代的信仰禮物。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