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肝小編
446 POSTS
Exclusive articles:
北京大學與朱家生 共同譜寫中華文化新篇章
【記者 王克瑞 北京報導】
朱家生先生是北京大學的終身特聘古董鑑定專家。北京大學,作為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大學,不僅是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發源地,也是馬克思主義、科學和民主思想在中國最早傳播的地方,並且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重要基地之一。
北京大學對於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長期以來,北京大學始終與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命運緊密相連,與時代和社會共同進步。
為了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藝術,推進新時代文化藝術教育的高品質發展,北京大學向朱家生先生發出了教學邀請,特聘他擔任終身特聘古董鑑定專家,並頒發了聘書。這是為了更好地發揮他的藝術影響力,承擔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
朱家生先生將秉持專業精神和工匠精神,奉獻自己的才智,建言獻策,積極在全社會推動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激發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傳承和發揚這些文化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朱家生先生從1986年1月至2024年3月,一直從事古董收藏及鑑定工作。他與各個古董學者、個人收藏家和著名鑑賞專家等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學習。
他通過各種管道收集各類文物藝術品,例如參與拍賣會和與其他個人收藏家購買等。在購買每件古董之前,他都會進行一系列的鑑定,利用自己多年的經驗來識別古董的真偽。
從2014年4月至2024年3月,他開設了個人收藏館,負責向所有對文物藝術品感興趣的愛好者進行講解,並協助想要出售個人收藏的賣家進行鑑定。他平時經營著個人收藏館,確保所有前來了解的古董愛好者都能學習到新的古董知識。
台灣祭4/4首日墾丁登場 熱情陽光擋不住爆量人潮
【記者 范丞佑 屏東報導】
屏東「台灣祭」音樂活動4月4日起在恆春半島墾丁大灣遊憩區登場,五大舞台、135組樂團及國際樂團將接力連嗨三天,首日由無妄合作社打頭陣,在亞洲早已響徹名號的四分衛、傻子與白癡以及台灣優質好聲音溫室漫步樂團,首日壓軸由百萬天團「美秀集團」擔綱,墾丁湧現爆量人潮,嗨翻大灣。
台灣祭舉辦邁入第4屆,已經建立起墾丁音樂品牌,今年推出更多元的演出陣容,除了美秀集團、金曲獎最佳樂團滅火器、拍謝少年等百組樂團,並邀請唱過火紅動漫火影忍者主題曲的日本龐克天團SABOTEN、義大利新潮流NOCTAE、泰國火紅重搖滾勁旅Defying Decay等知名國際藝人跨海參與演出。
此外,台灣祭還規劃「春漾舞台」開放給有音樂作品的新生代音樂家或樂團報名,篩選出具實力、發展潛力的表演者,今年這個舞台突破400組報名,包括來自有日本、英國、泰國、澳大利亞、義大利、香港等7個國家的團體,最後經評審選拔,選出全國及海外頂尖27組樂團演出,可謂競爭激烈。
五大舞台從上午11點開唱,儘管南太陽的陽光炙熱,但更擋不住樂迷熱情,還沒開場就湧入大批歌迷,不少人直奔週邊商品區搶購,人氣買氣超級旺。屏東縣警察局恆春分局也在活動現場設機動派出所,並由保三總隊支援緝毒犬協助巡邏,維護樂迷及遊客的安全。
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鄞鳳蘭處長表示,恆春半島是獨立音樂的朝聖地,為了傳承這項音樂盛事,台灣祭堅持打造健康清新的音樂環境,為的就是讓青年朋友可以來墾丁盡情享受音樂,盡興嗨歌。
台灣祭一路熱鬧至晚間10點,樂團接力演唱帶動現場數萬樂迷熱情投入,越晚越嗨,在溫室雜草、溫蒂漫步、P!SCO等樂團充滿張力又空靈般的穿透力,一首又一首的接力演出引爆熱情,萬人齊聲大合唱撼動整個活動會場!
傳播處並預告,台灣祭第二天將有台語龐克隨性樂團搭配金曲台語歌王施文彬,由賤葆領軍的Youtuber大軍:蛇丸、松鼠、小尾巴、洋蔥、Fred、胡椒、騏哥組成豪華樂團上演歌廳秀,超強、超豪華、超瘋狂的演出組合,絕對精彩。
無法前來參加的民眾,也可以透過台灣祭粉絲頁及三立新聞網本站、三立新聞網YT、Vidol YT、完全娛樂YT等平台線上直播,一同欣賞精彩的表演。活動詳情請洽台灣祭官方網站或臉書查詢。
南投市平山公園展開改善計畫 消除黑板樹惡臭問題
【記者 范至延 南投報導】
南投市平山公園一向是市民休閒娛樂的熱門去處,然而,近日卻因公園內的黑板樹生長過於茂盛,開花期間散發出難聞的惡臭,引起了里民的不滿和呼吸道過敏問題。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平山里里長吳繼全行文南投市公所陳情,工務課於4月2日派員前往現場進行了解。
在調查中發現,黑板樹的過度生長已經成為公園管理的一大問題,並對公園內的遊客造成了困擾。因此,南投市公所工務課在與相關單位和議員、代表進行研討後,制定了一項緊急改善計畫。
該計畫的主要內容包括移除黑板樹以及對公園內的遊樂設施進行重新設置。這項計畫的實施,不僅能夠解決公園內黑板樹帶來的惡臭問題,還能夠提升公園的整體環境品質,為市民提供更加舒適愉悅的休閒場所。
與會人員有:南投市公所林宜品、李興昌、南投縣議員張婉慈助理張晶榮、市民代表魏仕凱、平山里里長吳繼全等,他們對這項改善計畫的通過表示了支持和肯定。
南投縣議員張婉慈助理張晶榮與市民代表魏仕凱表示:將會共同密切關注計畫的實施進展,並積極協調各方力量,確保改善工程的順利進行,讓平山公園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理想去處。
上班族定期頭痛欲裂想撞牆 竟是叢發性頭痛作祟
【記者 陳嵐 台中報導】
44歲的上班族黃先生最近六年來於春夏交替之際,都有大約三週時間會發生單側劇烈頭痛合併同側眼睛腫脹,而且不自主地流眼淚,不但痛到起身不斷踱步,甚至興起想要撞牆的念頭!當發作後就得去住家附近藥局拿止痛藥但都沒有效果,必須休息兩三週等頭痛症狀慢慢消失才能重返工作崗位。黃先生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神經內科陳培愷醫師門診求診,經安排檢查後診斷為「叢發性頭痛」,接受高濃度氧氣治療與預防用藥調整後,頭痛發作次數與嚴重程度均大幅降低,擺脫定期頭痛魔咒。
陳培愷醫師表示,頭痛一般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頭痛。「原發性」頭痛意謂頭痛本身即為痛的成因(大部分腦部影像檢查無異常),九成以上的頭痛屬於「原發性頭痛」;「次發性」頭痛意謂頭痛由其他原因所引起(如感染、腫瘤、外傷、出血等),「叢發性頭痛」正屬於原發性頭痛的一種,其症狀劇烈是各類頭痛之最,早年還有人痛到自殺身亡,所以也被稱為「自殺性頭痛」。
陳培愷醫師說,叢發性頭痛症狀包括:一、單側眼眶、上眼眶、顳部,每次可能維持15分鐘至3小時,且可能兩天發作一次或多次;二、頭痛常合併同側結膜充血、流淚、眼皮水腫、鼻塞流鼻水、前額潮紅流汗、瞳孔縮小、眼皮下垂和耳漲等;三、痛起來會不安與躁動,常會起身踱步;四、周期性發作是重要特點,多數患者除了每天於相同時間(如早晨或入睡後一、二小時)發作外,也常在每年特定期間(如季節變換時,以十二月與三月最多)發作。當發作時的「急性治療」可用純氧治療、麥角胺及英明格等藥物快速降低頭痛程度,「預防治療」則可使用類固醇、鈣離子阻斷劑與鋰鹽等,多半在一週內就能見效。此外,在發作期宜避免喝酒、飛行與登山等誘發因子,頭痛才不會突然降臨而影響健康。
陳培愷醫師指出,叢發性頭痛的成因目前不是非常明確,據研究推測與自主神經系統、三叉神經血管系統和迷走神經三大系統有關,其中特別是「下視丘」相關的自主神經系統,由於下視丘在人體扮演生物時鐘的角色,故能解釋病患為何會定時發生頭痛的原因。另外,叢發性頭痛發生以男性居多,台灣患者男女比例是六比一。依據調查中發現,吸菸可能是重要因素,患者中男性有七成九、女性有三成六曾經或正在吸菸,女性病患有逐年增加趨勢,可能與女性吸菸人口增加有關。
陳培愷醫師表示,如果以國外千分之三盛行率推估,台灣約有六萬名患者,但也因相對少見,而且誤診比率高,調查研究顯示,患者要被正確診斷出病因,平均竟要八年之久。曾經有人因為頭痛常合併流眼淚流鼻水,接受鼻竇或鼻中隔手術卻對改善病情毫無幫助,故建議病患應該接受專業診斷,透過正確治療對症下藥,才能儘早解除擾人的頭痛。
地震災損記得拍照存證 可減免相關稅捐
【記者 林影 綜合報導】
0403花蓮發生強震及餘震不斷,部分地區傳出房屋倒塌及道路震損等嚴重災情,花蓮縣地方稅務局提醒民眾,若房屋、土地或其他財產有損失,在忙於整理家園時,請記得拍照存證,並在受災日次日起30天內,利用電話、傳真、郵寄或親自前往地方稅務局、各鄉(鎮、市)公所、村(里)長或國稅局申請辦理,稅務局將從速、從寬及從優主動協助受災戶辦理租稅減免。
地方稅部分之減免標準及規定如下:
一、地價稅:土地因山崩、地陷、流失、沙壓等環境限制及技術上無法使用之土地,地價稅全免。受災土地之所有權人或典權人,請於災害發生後30日內,提出申請。
二、房屋稅:房屋毀損面積占整棟面積3成以上不及5成者,房屋稅減半徵收;毀損面積占整棟面積5成以上,必須修復始能使用者,免徵房屋稅。受災戶請於災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申請減免。
三、使用牌照稅:汽車、機車(151c.c.以上)因災害受損需修復始能使用或已無法再使用,所有人應向監理單位辦理報停或報廢手續,其使用牌照稅按實際使用日數計徵,報停或報廢車輛所溢繳之使用牌照稅,將主動辦理退稅。
四、娛樂稅:查定課徵之娛樂業者,因災害無法營業,可申請准予扣除未營業之天數,按比例核減當期之娛樂稅。
有關營業稅、所得稅等國稅之災害減免,地方稅務局協助輔導受理申請,民眾亦可逕向北區國稅局花蓮分局或玉里稽徵所申請辦理。
地方稅務局再次呼籲:受災民眾請記得維護自己的租稅權益,運用各管道申請,該局會儘速主動派員前往現場勘查,協助輔導辦理各項稅捐減免事宜。
另該局網站(https://www.hltb.gov.tw)首頁/線上櫃臺/申請書表及範例下載,提供災害減免稅捐申請書表及填寫範例等,民眾可自行下載填寫,或利用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稅務線上申辦服務申請災害損失減免。
如有災害損失欲進一步瞭解相關減免規定,請撥打國地稅免付費電話:0800-000321或該局稅務專線:03-8226121洽詢,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Breaking
靈鷲山無生道場、聖山寺齊獲2025新北績優宗教團體之光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信仰是守護社會的重要力量!新北市政府為感謝宗教團體的無私奉獻,8月14日在多功能集會堂舉行「2025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靈鷲山無生道場與聖山寺深耕社會關懷、推廣靈性生態、教育與公益行動等,展現現代宗教新價值與跨界行動力,雙雙榮獲殊榮。
凝聚力量,照亮希望。今年表揚大會以「樂善不倦」為主題,分為:公益慈善、社會教化、個人奉獻、老人共餐、世代志工、銀髮俱樂部六大類,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一一頒獎,表揚257家、512個獎項,與會代表齊聚一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絡,洋溢暖暖感恩氛圍。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秉持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推廣的「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普利一切有情,以禪修、淨灘等實際行動落實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用創新、多元且貼近人心的方式,發揮宗教的正面影響力,表揚大會由靈鷲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代表出席領獎,貢寮區長柯建輝全程陪同。
靈鷲山無生道場2024年辦理許多活動,接引無數民眾,包括:新春祈福走春安定人心;青年佛門探索營啟發年輕世代的善念;「全球心寧靜運動」讓海內外師生學習情緒管理與內在覺察;大悲閉關回向生態永續;靈性生態課程與導覽深化「萬物為本」的理念,各類平安禪活動,讓民眾透過禪修回歸內在平靜,擴散安定能量至社會每個角落。
聖山寺舉辦「臘八送暖呷平安」深入社區傳遞溫暖,新春期間的香禪、抄經、品茗體驗,讓大眾在香韻茶香中感受心靈寧靜;母親節與考季結合的「佛腳抱抱浴佛報恩」,讓信眾在儀式中表達感恩、祈求平安與智慧;「淨灘愛地球」活動撿拾近千公斤垃圾;兒童營與文化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在下一代心中散播生態保育與人文素養的種子。
顯月法師表示,慈悲的力量來自每一份善念,感恩廣大善信一路相伴。每個人都像一顆發光的珠子,大家串連成「珠玉之網」,彼此連結、相互輝映,傳遞光明與希望。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京城怪物」、「無法抗拒的他」還有「夫妻的世界」韓韶禧公開名場面點滴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
粉絲心心念念,韓流超絕美女神韓韶禧終於首次來台北舉辦「2025 HAN SO HEE 1ST FANMEETING WORLD...
孩子眼中的信仰森林 16位小小策展人宗博館綻放夏日光芒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今年暑假首度以「策展」為核心,舉辦為期4天的「2025山神獸策展營:來自森林的邀請」,邀請升小三至升小六的學童,踏上一場穿越動物、植物與信仰的探索旅程,並向親友導覽自己精心完成的展覽作品。這場充滿童趣與深意的營隊活動,成為宗博館暑期最具創意與教育意義的亮點。
原訂限額15位的營隊,因家長熱烈回響,共有16位學童參與。從7月23日至26日的4天中,整個博物館都是學習空間,小朋友徜徉朝聖步道、世界宗教展示大廳、生命之旅廳、宗博兒童館、特展展區、方寸之間等,不只是聆聽與觀察,更親自動手實作、布展、導覽,真實體驗一場「孩子為主角」的策展冒險。
動物、植物、世界觀 從玩樂中打開信仰的窗
「這是我為小黑熊做的家,裡面有浴缸、還有陽台。」站在最喜歡的作品旁,小小策展人侃侃而談。山神獸策展營藉由「動物躲貓貓」、「植物偵探」、「世界旅行家」三大主題設計,讓學童透過遊戲、解謎與團隊合作,進一步理解動物與植物在人類信仰中的角色,並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宗博館館藏與展品。
活動最後一天,宗博館舉行小小策展人導覽成果展,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化身「大樹奶奶」,到場為學童加油。16位學童身手持麥克風,有的驕傲、有的信心十足地向到場的家長介紹自己的作品與發想過程。「可以在瞭望塔上邊吃邊看風景。」「我做的是酷酷貓,大隻的是姊姊,小隻的是我,我像跟班躲在姐姐後面。」這些來自孩子心中的語言,彷彿讓整座博物館換了個眼光與呼吸節奏。
讓孩子看見世界 也讓世界看見孩子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員特別帶領學童製作3件作品,包括:瞭望塔、心中的風景、動物花窗,創作在宗博兒童館庇護所區展出至9月30日,讓這份創意與純真繼續綻放。另外提供世界宗教和諧卡、學習探索包與帆布袋等獎勵,延伸家庭參與的互動可能。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讓信仰變得貼近,讓自己被世界傾聽的旅程,每位孩童都帶著一段嶄新記憶回家。
連續4天像森林巡邏員般默默觀察學童的館長馬幼娟表示,「孩子師法自然,我們則向孩子學習。」這次營隊不只是一次活動,更是對兒童生命教育與環境感知的一次實踐。孩子們在館內走訪、觀察細節、構思作品,再以各種天然複合媒材呈現想像中的世界,最終由他們親手布展、自己導覽、自己說故事。「自我成長」過程中,學會表達、思考與同理,也學會如何在多元信仰與自然共處的架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令人動容。
談論信仰與教育時,是否想過交給孩子來詮釋會是什麼模樣?多位家長對AI與科技主導的當前,宗博館選擇回到最純真的教育初心,用「策展」喚起孩子的內在靈性與創造力。紛紛讚賞這是與眾不同的營隊,更是一份給未來世代的信仰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