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爆肝小編

446 POSTS

Exclusive articles:

中油公司液化天然氣工程處辦理「國營事業高階主管廉政宣導」專題講習

【記者 吳汉汝 台中報導】 台灣中油公司液化天然氣工程處(液工處)於113年5月17日舉辦廉政專題講習,由處長李文毅親自主持,特別邀請臺中地檢署檢察官黃鈺雯擔任主講人,講授「國營事業高階主管廉政宣導」主題課程,盼藉由深化高階主管廉潔操守,在行政管理上達成對所屬同仁示範作用,了解廉能治理之核心價值,打造深具人民信賴的廉能天然氣工程團隊。課程同時邀請工會理事幹部出席,希望藉由工會組織觸角,將廉能意識徹底紮根。 李文毅處長表示,本處高階主管是工程推動之核心人物,除率領同仁執行業務外,本身當應善盡管理之責,切勿使「管理的問題引發成為廉政的問題」,這也是中油公司主持人持續勉勵與要求各階層主管應有之工作態度。各主管應強化廉能意識,以發揮上行下效之影響力,讓清廉形象成為企業永續發展之基石。 黃鈺雯檢察官介紹多件工程實務弊案,逐一分析案情犯罪手法與結構,提醒各主管執行公務應依法行政,且與廠商互動須保持應有之分際與因應策略,課程另規劃與檢察官座談時間,各主管把握與檢察官互動之難得機會,發言踴躍,氣氛十分熱絡。

救國團草屯終身學習中心 FIGHT DO®極限戰鬥課程

【記者 范至延 南投報導】 「FIGHT DO®極限戰鬥有氧」是由Radical Fitness認證師資所開設結合有氧與無氧運動的訓練課程,一堂結合了有氧和多種武術,如跆拳道、泰拳等,讓您在跳有氧的同時,還能學習基礎的拳術攻擊,同時提升身體健康和自我防衛能力。 課程中,您將學習到拳術的手部、腳步、腿部攻擊、及阻擋和跳躍招式,不僅讓您鍛鍊到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還能提升協調性和反應速度。短短一小時的課程就能消耗600-800卡的熱量,運動過程中更可以雕塑身體線條,讓您的體態更加美麗。 這不僅僅是單純的有氧課程,更能學到基礎拳術的課程。學到的招數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自己,一舉兩得!FIGHT DO®極限戰鬥有氧課程,就是高強度格鬥招式中的有氧健身課程。在歌曲的節奏下,讓我們一起挑戰,雕塑健康完美身形吧! 113-3期健康運動學院還有更多熱門課程,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更多精采豐富的創新多元活動及課程,都在救國團南投縣終身學習中心FB粉專、LINE@、官方IG都有相關資訊,可查詢科技便利的APP電子簡章,有專為大眾規劃的運動課程、兒童課程、文創課程、語言課程等課程活動,到南投縣救國團就能臨櫃報名,愈早報名愈有優惠。 南投中心: 電話:049-2223441轉9 地址:南投縣南投市中興路700號(地方法院對面) 草屯中心: 電話:049-2307088 地址: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601之7號5樓(土地銀行5樓)

2024兩岸商會合作交流活動成功舉辦

【記者 林影 福州報導】 5月16日下午,2024兩岸商會合作交流活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兩岸知名學者、工商團體代表在交流活動中分享趨勢觀點,協助海峽兩岸融合髮展示範區建設。兩岸128個工商團體參會,其中台灣島內工商團體65家、大陸各地台協會36家、大陸商會27家。 活動聚焦「凝聚兩岸共識共促融合發展」,更好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的《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致力於推動兩岸工商團體交流合作,加强两岸產業對接,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有助於調動台灣同胞參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共同致力於發展壯大中華民族經濟,拉緊兩岸融合發展的紐帶。 活動也透過主題演講及專案簽約等形式,宣介共建融合發展示範區重大發展策略,分享共建融合發展示範區發展機會。其中,台灣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廈門航空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東、台灣省商業總會理事長蔡國洲、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林祖嘉等分別進行主題演講。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魏裕國,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鵬,高雄農會理事長蕭漢俊,中華亞健康協會常務理事陳慧娟,福建優你康光學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李明遠等嘉賓圍繞《激活兩岸經貿新動力,共創百業繁榮互融新篇章》主題進行圓桌對話。 海峽兩岸農業生物科技交流中心、福州市台胞台企交流服務中心、海峽金融商貿融合發展中心授牌儀式同期舉辦。共簽約全國台企聯數經辦—阿拉丁智慧策略合作計畫、福馬生態養殖箱策略合作計畫、台灣天一本草計畫落地兩岸通科技中醫產業創業園合作計畫、海峽兩岸時尚創意產業園共建合作計畫、台灣「翁財記」商標品牌無形資產資本化運作合作計畫、兩岸商協會協同發展合作計畫等6個計畫。

台東鹿野紅烏龍合作社進駐台中國家歌劇院直營門市 舉辦開幕茶會

【記者 范送來 綜合報導】 「台東鹿野紅烏龍進駐國家歌劇院 展現在地茶品牌魅力」,紅烏龍合作社再次展現其在茶品牌推廣上的堅定決心和卓越成就,從鹿野走向國際,成功在台北松菸打造第一間門市,經營三年後,再度進駐台中國家歌劇院,開啟茶品牌的新里程碑。這一歷程不僅是對紅烏龍合作社努力的肯定,也是台灣茶業發展的一大成功範例。 紅烏龍合作社的故事始於鹿野,憑藉著對茶葉的熱情和對品質的堅持,創造了紅烏龍茶這一獨特的產品,將烏龍茶與紅茶製程結合,風味獨特,帶動地方農村產業發展。紅烏龍合作社理事長釧南雁表示,再展店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對當地茶業的一大肯定。 2020 年紅烏龍合作社創立,建置獨立風味品評制度,經專業品評師選出了具有著涎蜜果香「日中」、木質調花果香的「曜日」與具有層次豐富的焙香「晨曦」三款紅烏龍茶,經過鹿野鄉公所發放產地標章,從產地現勘、履歷查核、農藥零檢出、品質評鑑、產品包裝等,為消費者嚴格把關,品質有保障。未來,紅烏龍合作社將繼續致力於推廣紅烏龍茶品牌,讓更多人能夠品味到這個代表著台灣茶業精髓的產品。 為了將紅烏龍茶帶給更多人,紅烏龍合作社在台北松菸打造了第一間門市,經過三年的經營,紅烏龍松菸門市已經成為了品茗文化的樞紐,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茶葉愛好者前來品嚐和交流。 這次進駐台中國家歌劇院,對紅烏龍合作社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和機遇。在這裡,紅烏龍茶將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相遇,將茶文化融入藝術的氛圍之中,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元化的體驗。 透過茶麵、茶點心及茶啤酒等多樣商品讓人品味到甘甜生活的滋味,並認識在地獨特的紅烏龍茶文化。更成為國家歌劇院的熱門景點,特別受到日本和馬來西亞觀光客的喜愛。 尤其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東分署以及臺東縣政府長期協助地方農村產業發展,在他們的資源挹注之下,透過交流合作,台東紅烏龍茶品牌知名度逐漸提升,吸引不同族群的注意,並推動台灣紅烏龍茶國際化,為當地農村產業發展帶來新商機和品牌價值,增加產值提升發展。 此外,紅烏龍合作社的日中、曜日及經典紅烏龍日前更獲得法國 AVPA2023 世界茶葉大獎,躍上國際。國際品牌知名度突顯了農村再生和農村發展的重要性。透過友善農業和永續利用的理念,推動在地食材的地產地銷,提倡食農教育和食農體驗,鼓勵青年回流、回留,進一步促進農村廚房的發展和農村產業的蓬勃發展。 紅烏龍合作社的成功,不僅是對茶品牌努力的肯定,也是對台灣茶業發展的一大鼓舞。未來,紅烏龍合作社將繼續努力,不斷創新,將台灣茶的美好帶給更多人,讓茶文化在國際舞台上繼續發光發熱。

預防帶狀疱疹及併發症 南投醫院補助員工疫苗費守護健康

【記者 山風 南投報導】 罹患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是非常痛苦的經歷,皮膚會出現成群的紅疹和水泡,發癢、刺痛,還伴隨著神經性疼痛,相當難受,睡也睡不好,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衛福部疾管署建議50歲以上成人可接種疫苗來預防帶狀疱疹及相關併發症,南投醫院為維護員工健康,今年特補助醫事人員帶狀疱疹疫苗費用。 帶狀疱疹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所引發的表現,大多是年幼時感染全身性水痘後康復,但病毒未消失,該病毒潛伏在背根神經節或腦感覺神經節中,直到再度活化引發帶狀疱疹。 據衛福部資料指出,帶狀疱疹一般特徵為沿著皮節分布的單側性、疼痛性、水泡性皮疹。急性期皮疹及疼痛持續時間約數周,部分病患會併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此併發症疼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超過一年的時間。其他併發症包含眼部或耳朵帶狀疱疹。曾經得過帶狀疱疹者,痊癒後可能會再復發。 帶狀疱疹好發50歲以上成人、具帶狀疱診病史者、免疫力較差的民眾。即使康復之後仍可能帶來神經痛的後遺症。由於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可提高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特異性免疫力,預防帶狀疱疹及其併發症。但該疫苗需自費,許多人因此卻步,因此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補助有意願施打疫苗的50歲以上醫事同仁,來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以提升整體防護能力。 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表示,同仁們平時運用專業能力來守護民眾的健康,更要維護自身的健康。除了疫苗接種補助,也提供定期健康檢查等福利。不僅是身體的健康,也關心心理的健康,因此不定期安排紓壓相關課程及活動,並打造專屬員工舒適休息的空間。

Breaking

靈鷲山無生道場、聖山寺齊獲2025新北績優宗教團體之光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信仰是守護社會的重要力量!新北市政府為感謝宗教團體的無私奉獻,8月14日在多功能集會堂舉行「2025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靈鷲山無生道場與聖山寺深耕社會關懷、推廣靈性生態、教育與公益行動等,展現現代宗教新價值與跨界行動力,雙雙榮獲殊榮。  凝聚力量,照亮希望。今年表揚大會以「樂善不倦」為主題,分為:公益慈善、社會教化、個人奉獻、老人共餐、世代志工、銀髮俱樂部六大類,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一一頒獎,表揚257家、512個獎項,與會代表齊聚一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絡,洋溢暖暖感恩氛圍。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秉持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推廣的「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普利一切有情,以禪修、淨灘等實際行動落實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用創新、多元且貼近人心的方式,發揮宗教的正面影響力,表揚大會由靈鷲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代表出席領獎,貢寮區長柯建輝全程陪同。  靈鷲山無生道場2024年辦理許多活動,接引無數民眾,包括:新春祈福走春安定人心;青年佛門探索營啟發年輕世代的善念;「全球心寧靜運動」讓海內外師生學習情緒管理與內在覺察;大悲閉關回向生態永續;靈性生態課程與導覽深化「萬物為本」的理念,各類平安禪活動,讓民眾透過禪修回歸內在平靜,擴散安定能量至社會每個角落。  聖山寺舉辦「臘八送暖呷平安」深入社區傳遞溫暖,新春期間的香禪、抄經、品茗體驗,讓大眾在香韻茶香中感受心靈寧靜;母親節與考季結合的「佛腳抱抱浴佛報恩」,讓信眾在儀式中表達感恩、祈求平安與智慧;「淨灘愛地球」活動撿拾近千公斤垃圾;兒童營與文化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在下一代心中散播生態保育與人文素養的種子。  顯月法師表示,慈悲的力量來自每一份善念,感恩廣大善信一路相伴。每個人都像一顆發光的珠子,大家串連成「珠玉之網」,彼此連結、相互輝映,傳遞光明與希望。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京城怪物」、「無法抗拒的他」還有「夫妻的世界」韓韶禧公開名場面點滴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  粉絲心心念念,韓流超絕美女神韓韶禧終於首次來台北舉辦「2025 HAN SO HEE 1ST FANMEETING WORLD...

孩子眼中的信仰森林 16位小小策展人宗博館綻放夏日光芒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今年暑假首度以「策展」為核心,舉辦為期4天的「2025山神獸策展營:來自森林的邀請」,邀請升小三至升小六的學童,踏上一場穿越動物、植物與信仰的探索旅程,並向親友導覽自己精心完成的展覽作品。這場充滿童趣與深意的營隊活動,成為宗博館暑期最具創意與教育意義的亮點。  原訂限額15位的營隊,因家長熱烈回響,共有16位學童參與。從7月23日至26日的4天中,整個博物館都是學習空間,小朋友徜徉朝聖步道、世界宗教展示大廳、生命之旅廳、宗博兒童館、特展展區、方寸之間等,不只是聆聽與觀察,更親自動手實作、布展、導覽,真實體驗一場「孩子為主角」的策展冒險。 動物、植物、世界觀 從玩樂中打開信仰的窗  「這是我為小黑熊做的家,裡面有浴缸、還有陽台。」站在最喜歡的作品旁,小小策展人侃侃而談。山神獸策展營藉由「動物躲貓貓」、「植物偵探」、「世界旅行家」三大主題設計,讓學童透過遊戲、解謎與團隊合作,進一步理解動物與植物在人類信仰中的角色,並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宗博館館藏與展品。  活動最後一天,宗博館舉行小小策展人導覽成果展,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化身「大樹奶奶」,到場為學童加油。16位學童身手持麥克風,有的驕傲、有的信心十足地向到場的家長介紹自己的作品與發想過程。「可以在瞭望塔上邊吃邊看風景。」「我做的是酷酷貓,大隻的是姊姊,小隻的是我,我像跟班躲在姐姐後面。」這些來自孩子心中的語言,彷彿讓整座博物館換了個眼光與呼吸節奏。 讓孩子看見世界 也讓世界看見孩子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員特別帶領學童製作3件作品,包括:瞭望塔、心中的風景、動物花窗,創作在宗博兒童館庇護所區展出至9月30日,讓這份創意與純真繼續綻放。另外提供世界宗教和諧卡、學習探索包與帆布袋等獎勵,延伸家庭參與的互動可能。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讓信仰變得貼近,讓自己被世界傾聽的旅程,每位孩童都帶著一段嶄新記憶回家。  連續4天像森林巡邏員般默默觀察學童的館長馬幼娟表示,「孩子師法自然,我們則向孩子學習。」這次營隊不只是一次活動,更是對兒童生命教育與環境感知的一次實踐。孩子們在館內走訪、觀察細節、構思作品,再以各種天然複合媒材呈現想像中的世界,最終由他們親手布展、自己導覽、自己說故事。「自我成長」過程中,學會表達、思考與同理,也學會如何在多元信仰與自然共處的架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令人動容。  談論信仰與教育時,是否想過交給孩子來詮釋會是什麼模樣?多位家長對AI與科技主導的當前,宗博館選擇回到最純真的教育初心,用「策展」喚起孩子的內在靈性與創造力。紛紛讚賞這是與眾不同的營隊,更是一份給未來世代的信仰禮物。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