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肝小編
446 POSTS
Exclusive articles:
Solar期待與粉絲見面 首次澳門演唱會意義重大
【記者 Anasha 綜合報導】
K-pop頂級女團MAMAMOO的隊長Solar(頌樂),即將於10月6日在「澳門百老匯™」百老匯舞台舉行她的第一次澳門演唱會Solar 2nd CONCERT IN MACAU。因此,自主辦單位SOUL N JOY Entertainment公佈消息後,隨即便引來中國內地、香港、澳門,以及亞洲各地YONGSOON(Solar粉絲名稱)的熱烈討論,而頌樂為了回應歌迷的關注,更特別拍攝了問侯影片,提醒大家不要錯過8月8日(星期四)公開售票的重要時刻。
為了好好迎接Solar的第一次澳門演唱會,她特別在問候影片中的第一句,便精神奕奕地以中文跟觀眾們打招呼:「大家好,我是Solar!」接著才用韓文再介紹自己。之後,她便展開了跟粉絲的互動,問道:「澳門容順們,你們知道10月6日是甚麼大日子嗎?」她同時更豎起耳朵等候大家回答,非常可愛!又裝作YONGSOON們全部都答對,頌樂便隨即興奮地拍掌高呼:「我終於要來澳門和大家見面了!」可見她對這次演出十分期待!
不說不知,Solar透露:「這次是我出道以來第一次到訪澳門!」難怪今次演唱會對她來說意義重大!而頌樂也提及自己的近況,就是「正在更用心準備演唱會」並同時緊握拳頭,以表達自己的努力。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頌樂也訴說了自己的心情:「真的十分期待與大家見面的那一天!」
另外,Solar也提及演唱會的特別之處,就是:「除了表演之外,為了更近距離看清每一位容順的面孔,我更準備了不同粉絲福利,希望屆時能一同創造很多美好回憶。」事實上,頌樂真的預備了珍貴的澳門場小卡、歡送環節、觀賞彩排、10人一組團體合照,以至能與她1:1合照等豐富福利,以答謝到場支持的觀眾。
最後,頌樂向全世界的YONGSOON們公告:「Solar 2nd CONCERT IN MACAU」將在「2024年10月6日,晚上7時」盛大舉行!真摰地約定每一位粉絲:「在澳門百老匯舞台等大家喔,再見!」才揮手道別,令人盼望快一點可以看到Solar的精彩演出。
想跟頌樂分享她在澳門第一次舉行演唱會的喜悅,就不能錯過Solar 2nd CONCERT IN MACAU的門票,將在8月8日星期四中午12時便會於澳門百老匯、Cityline及大麥網公開發售,票價分:$1,688、$1,288和$888,有關福利可見附圖。如想知道更多頌樂澳門演唱會的消息,可留意主辦單位的FB, IG, X, 微博和小紅書更新,以及新聞公佈。
Solar...
入伍前最終亞洲巡迴演出祭出多種福利獨厚台粉8月12日中午12:00啟售
【記者 吳慧蓮 台北報導】GOT7中的Powerful Vocal主唱美聲王子榮宰,曾在今年2月造訪台北舉辦個人演唱會,更因粉絲們的熱情而讓他在安可時忍不住落淚,難忘當時的感動,榮宰即將於9月1日帶著全新歌曲與台灣的鳥寶寶(官方粉絲名)們相見了,並且即將帶給大家驚喜舞台與滿滿福利...
李民欽倡導兩岸宗教文化傳承 共建文化交流新橋樑
【記者 吳致剛 綜合報導】
2024年8月5日,聯合國和平使者、台灣中華兩岸和平網主席李民欽與秘書長王某,攜手廈門李氏宗親會會長李吉良及秘書長李良傑,驅車前往龍岩市新羅區紅坊鎮七甲帝公廟,與七甲帝公廟主持、李氏宗親會會長李三敏道長等方家大德,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兩岸宗教與姓氏文化交流座談會。
這次座談會旨在響應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區的文件精神,深入挖掘與傳承兩岸共有的宗教文化與姓氏文化精髓,促進兩岸民眾之間的心靈契合與文化認同。會上,李民欽主席首先致辭,他強調了在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背景下,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的重要性,希望透過此次交流,進一步加深兩岸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秘書長王某則就宗教文化在兩岸的傳承與發展進行了深入闡述。她指出,宗教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兩岸民眾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產生了深遠影響。她希望藉此機會,共同累積薪火,助推兩岸文化交流、創新與繁榮。
廈門李氏宗親會會長李吉良與秘書長李良傑分享了廈門李氏宗親會近年來在推動兩岸姓氏文化交流方面的經驗與成果,並表示將繼續努力,為增進兩岸李氏宗親之間的情誼及更大的溝通與合作貢獻應有的力量。
李三敏道長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詳細介紹了宗教與姓氏文化的歷史淵源和所蘊含的獨特魅力。他希望透過此次座談會,進一步促進兩岸宗教與姓氏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共同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座談會上,與會者就如何加強兩岸宗教與姓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大家一致認為,兩岸文化交流是增進兩岸同胞互相了解和信任的重要途徑,應該繼續加強和深化。
這次兩岸宗教與姓氏文化交流座談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兩岸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推動兩岸民間往來及和平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中華兩岸和平網將以此為契機,踔厲奮楫創新功,期待能有更多的中華兒女,不負炎黃子孫的身份,一同加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友誼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大隊伍。
國立臺灣圖書館「群英飛羽2024世界野鳥攝影聯展及講座」展期至0825
【文字記者 張和坤、攝影 王國楨】
國立臺灣圖書館(以下簡稱國臺圖)110週年館慶與「群英飛羽世界野鳥攝影團隊」合作舉辦攝影聯展,推廣民眾認識鳥類、瞭解生態環境和保育觀念,學習與自然和平共生,尊重自然生態、尊重人與動物生存環境共榮願景。攝影展同時安排10場次專題演講,從溼地候鳥保育、認識臺灣各海拔鳥類…等,從分享中看出希望、產生共鳴,體會鳥類生命歷程、簡易辨識特徵、世界鳥點以及豐饒的知識及美學饗宴;展期至8月25日(星期日),歡迎各地大小朋友「藝」起來挖寶。
8月3日講座由留法攝影藝術家王國楨(e郵報特約攝影記者)擔綱主講「認識臺灣各海拔鳥類」,現場高朋滿座,學員擠爆教室,熱愛鳥類及喜愛攝影的民眾互動熱烈,期待老師能夠加碼授課。王老師表示,攝影展以及專題演講,能夠傳遞攝影師內心對於生命萬物的愛以及對自然的崇敬,更能讓民眾忘憂解愁舒緩身心。國小教師退休,現任社團法人臺灣野鳥保育協會理事的王國楨於去(2023)年9月應WCECA世界文創產學經貿協會邀請,由理事長吳慧蓮帶隊參與大陸江蘇省鹽城市主辦的“鹽韻城影•同心同行”第二屆海峽兩岸濕地風光攝影大賽中,作品《嬉戲》(臺灣越冬的黑面琵鷺)榮獲大賽三等獎;「亞東醫院」攝影比賽「自由題材」獲銀牌獎;海內外多地參展,作品受大眾與收藏家喜愛並珍藏。
攝影聯展共展出近200張珍貴的鳥類攝影作品,包括臺灣特有種、臺灣特有亞種、猛禽、迷鳥、世界瀕危鳥種,以及國外拍攝的猛禽或其他鳥種等,展現了全球豐富迷人的野鳥生態,相當精彩,值得前來觀賞。國臺圖配合攝影聯展,特別設計摺頁手冊供參觀民眾取收藏。其中不但收錄十多種鳥類圖片及其習性說明(含注音),更能自己動手製作「旋風裝」小書,富含趣味性及知識性,是孩童最佳生態教育學習手冊,歡迎參觀索取。展出作品附說明卡、拍攝地點、拍攝時間、鳥類習性說明、中英文鳥名(包括附注音符號之鳥名,方便學生辨認鳥種)、以及拍攝數據訊息(如相機、鏡頭、光圈、快門、速度、EV值、ISO…等),方便初學者學習及資深攝影者觀摩,極富生態永續概念,以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當中提及對水域、陸域生態保育,進一步連結低碳經濟、生態觀光,甚至能開啟國家間生態旅遊交換與合作的契機。
「群英飛羽2024世界野鳥攝影聯展」透過老少咸宜且富永續教育意義的展覽、系列講座,帶給讀者理性與感性相容的視覺體驗,希望促進各界對於自然保育議題的關注,鼓勵民眾共同守護珍貴的生態家園,為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而努力。
「群英飛羽2024世界野鳥攝影聯展」參觀資訊:
日期:第一梯次113年7月16日(週二)至7月28日(週日)
第二梯次113年7月30日(週二)至8月11日(週日)
第三梯次113年8月13日(週二)至8月25日(週日)
地點:國立臺灣圖書館4樓、雙和藝廊(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每週一休館)
周妙玲書法展 揮灑詩詞意境之美 筆墨承載生命哲理之道
【記者 吳慧蓮 台南報導】
市府秘書處推展「臺南400·藝起精采」,即日起到8月30日,邀請知名書法家周妙玲老師於民治市政中心辦理「妙筆凌雲」畫法展,展出作品32件。展覽將呈現六體書法作品,包括大小篆、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展現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藝術魅力;作品除融合古今特色,以黑色線條穿梭時空,展現漢字的歷史底蘊外,更蘊含深厚的人文思考,反映「生活創造藝術,藝術融入生活」的理念。這場展覽將帶領觀眾進入漢字的時光長廊,感受書法藝術的至簡至璞與至深至厚,並傳達對生活的真摯觀察與情感抒發,為觀眾提供一次心靈沉澱與文化探索的機會,歡迎社會大眾前來欣賞。
秘書處指出,周妙玲老師出生於台南,小學三年級入選書法選手,但因父親認為女孩子專心讀書就好而錯過機會,但已在心中種下習字種子;後來負笈美國杜克斯大學研讀教育研究所,畢業回國任教仍未忘情。直到2007年,在汪崇楹老師啟發下,開始系統地臨寫六體書法碑帖;之後受侯兩傳老師、陳勝雄老師指導書藝,並隨陳茂隆老師學習國畫,書畫融合並進。周老師作品曾獲全國書法賽佳作優選肯定,更入刻永存北極殿玄武書法碑林;為傳承書藝於小學及素懷齋擔任書法指導迄今已10多年,推廣書法貢獻良多。
周妙玲表示,書法不僅僅是寫字,它能讓人真正感受筆墨之美;她認為,臨帖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實踐,就像時空穿梭,我們跟隨古代書法家的筆墨揮灑,展現最真實的自我表達。書法創作好比人生:起筆、行筆和收筆,如同人生的出生、存活和終結;過程中,我們不斷消除短處,增進長處,是以書法的修行與生命的修行密不可分;書法已然是一種生活藝術,讓我們在歲月中領悟最深的美學。
周老師指出,詩詞是文學的靈魂,而書法則是詩詞的彩衣。在展出作品中,《千字文》令她印象深刻,這篇源自南朝梁代周興嗣侍郎,從【書聖】王羲之書法漢字中,擷取不重複一千個字編寫成涵蓋人生哲理、天文地理、政治社會等多層意涵的長文,至今仍在文字史上廣為流傳。喜愛的小品,則屬草書作品《往事如花雨,愁思若浮雲》,通過流動的筆墨線條,在黑白、乾濕、虛實及整體對比中,表現出悠悠淡淡的視覺意境,令人驚豔。
秘書處表示,書法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周妙玲老師一生的追求,通過書法讓她找到了表達自我、理解生命的方式。她勉勵熱愛書法者「讓最美的線條,在最美的歲月中成就最深的美學領悟」,她的話語充滿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深刻理解,令人敬佩。
秘書處指出,周妙玲書法展「妙筆凌雲」,即日起至8月30日於民治市政中心一樓大廳舉行,展出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誠摯歡迎藝術愛好者,一同通過書法展覽,讓更多人感受到書法的魅力,體會中華文化的深邃。同時邀請您參加8月3日上午的開幕茶會,讓我們一起欣賞周妙玲筆墨人生的書法藝術之路。
周妙玲老師簡介:
1.1965年出生於台南
2.美國杜克斯大學教育碩士畢
3.擔任南瀛書法學會監事2019迄今
4.擔任南化國小(2012)、光榮國小(2013)、素懷齋(2011)書法指導迄今
5.清風書道館會員書法展(2010-2023)、南瀛書法學會書法作品展(2012-2024)
6.第35屆全國書法賽社會組入選(2015)
7.第6屆台灣心潤協會自在盃全國書法賽優選(2017)
8.第10屆地雲林盃全國書畫賽佳作(2018)
9.作品刻於新市北極殿玄武書法碑林(2021)
開幕茶會:113年8月3日(週六)上午10:00於民治一樓展覽大廳辦理。
Breaking
靈鷲山無生道場、聖山寺齊獲2025新北績優宗教團體之光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信仰是守護社會的重要力量!新北市政府為感謝宗教團體的無私奉獻,8月14日在多功能集會堂舉行「2025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靈鷲山無生道場與聖山寺深耕社會關懷、推廣靈性生態、教育與公益行動等,展現現代宗教新價值與跨界行動力,雙雙榮獲殊榮。
凝聚力量,照亮希望。今年表揚大會以「樂善不倦」為主題,分為:公益慈善、社會教化、個人奉獻、老人共餐、世代志工、銀髮俱樂部六大類,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一一頒獎,表揚257家、512個獎項,與會代表齊聚一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絡,洋溢暖暖感恩氛圍。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秉持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推廣的「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普利一切有情,以禪修、淨灘等實際行動落實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用創新、多元且貼近人心的方式,發揮宗教的正面影響力,表揚大會由靈鷲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代表出席領獎,貢寮區長柯建輝全程陪同。
靈鷲山無生道場2024年辦理許多活動,接引無數民眾,包括:新春祈福走春安定人心;青年佛門探索營啟發年輕世代的善念;「全球心寧靜運動」讓海內外師生學習情緒管理與內在覺察;大悲閉關回向生態永續;靈性生態課程與導覽深化「萬物為本」的理念,各類平安禪活動,讓民眾透過禪修回歸內在平靜,擴散安定能量至社會每個角落。
聖山寺舉辦「臘八送暖呷平安」深入社區傳遞溫暖,新春期間的香禪、抄經、品茗體驗,讓大眾在香韻茶香中感受心靈寧靜;母親節與考季結合的「佛腳抱抱浴佛報恩」,讓信眾在儀式中表達感恩、祈求平安與智慧;「淨灘愛地球」活動撿拾近千公斤垃圾;兒童營與文化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在下一代心中散播生態保育與人文素養的種子。
顯月法師表示,慈悲的力量來自每一份善念,感恩廣大善信一路相伴。每個人都像一顆發光的珠子,大家串連成「珠玉之網」,彼此連結、相互輝映,傳遞光明與希望。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京城怪物」、「無法抗拒的他」還有「夫妻的世界」韓韶禧公開名場面點滴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
粉絲心心念念,韓流超絕美女神韓韶禧終於首次來台北舉辦「2025 HAN SO HEE 1ST FANMEETING WORLD...
孩子眼中的信仰森林 16位小小策展人宗博館綻放夏日光芒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今年暑假首度以「策展」為核心,舉辦為期4天的「2025山神獸策展營:來自森林的邀請」,邀請升小三至升小六的學童,踏上一場穿越動物、植物與信仰的探索旅程,並向親友導覽自己精心完成的展覽作品。這場充滿童趣與深意的營隊活動,成為宗博館暑期最具創意與教育意義的亮點。
原訂限額15位的營隊,因家長熱烈回響,共有16位學童參與。從7月23日至26日的4天中,整個博物館都是學習空間,小朋友徜徉朝聖步道、世界宗教展示大廳、生命之旅廳、宗博兒童館、特展展區、方寸之間等,不只是聆聽與觀察,更親自動手實作、布展、導覽,真實體驗一場「孩子為主角」的策展冒險。
動物、植物、世界觀 從玩樂中打開信仰的窗
「這是我為小黑熊做的家,裡面有浴缸、還有陽台。」站在最喜歡的作品旁,小小策展人侃侃而談。山神獸策展營藉由「動物躲貓貓」、「植物偵探」、「世界旅行家」三大主題設計,讓學童透過遊戲、解謎與團隊合作,進一步理解動物與植物在人類信仰中的角色,並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宗博館館藏與展品。
活動最後一天,宗博館舉行小小策展人導覽成果展,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化身「大樹奶奶」,到場為學童加油。16位學童身手持麥克風,有的驕傲、有的信心十足地向到場的家長介紹自己的作品與發想過程。「可以在瞭望塔上邊吃邊看風景。」「我做的是酷酷貓,大隻的是姊姊,小隻的是我,我像跟班躲在姐姐後面。」這些來自孩子心中的語言,彷彿讓整座博物館換了個眼光與呼吸節奏。
讓孩子看見世界 也讓世界看見孩子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員特別帶領學童製作3件作品,包括:瞭望塔、心中的風景、動物花窗,創作在宗博兒童館庇護所區展出至9月30日,讓這份創意與純真繼續綻放。另外提供世界宗教和諧卡、學習探索包與帆布袋等獎勵,延伸家庭參與的互動可能。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讓信仰變得貼近,讓自己被世界傾聽的旅程,每位孩童都帶著一段嶄新記憶回家。
連續4天像森林巡邏員般默默觀察學童的館長馬幼娟表示,「孩子師法自然,我們則向孩子學習。」這次營隊不只是一次活動,更是對兒童生命教育與環境感知的一次實踐。孩子們在館內走訪、觀察細節、構思作品,再以各種天然複合媒材呈現想像中的世界,最終由他們親手布展、自己導覽、自己說故事。「自我成長」過程中,學會表達、思考與同理,也學會如何在多元信仰與自然共處的架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令人動容。
談論信仰與教育時,是否想過交給孩子來詮釋會是什麼模樣?多位家長對AI與科技主導的當前,宗博館選擇回到最純真的教育初心,用「策展」喚起孩子的內在靈性與創造力。紛紛讚賞這是與眾不同的營隊,更是一份給未來世代的信仰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