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扎根學生數位學習 屏東攜手學校推動數位教學

Date:

【記者 劉子綾 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教育處27日邀請縣內七所重點學校,舉辦「屏等城鄉受教權,深耕數位e教育」記者會,展現深耕數位學習教育創新成果。潮和國小及忠孝國小以智慧教學系統結合跨學科領域,呈現嶄新快捷的數位教育,讓上課變得像闖關任務一樣歡樂;長興國小、和平國小、明正國中、里港國小及玉田國小等5校,展現5G新科技教育風貌,運用平板、AI、AR和VR等載具,將太陽宇宙、深海叢林、歷史古蹟、人體內臟在一秒瞬間,帶領學子沉浸數位無垠學海。

扎根學生數位學習 屏東攜手學校推動數位教學(圖:屏東縣政府教育處教學發展科 提供)
扎根學生數位學習 屏東攜手學校推動數位教學(圖:屏東縣政府教育處教學發展科 提供)

教育處表示,屏東為打造健全數位學習網絡,運用縣款將校園網路普及率從55%提升至100%,並採購23,797臺平板、1,057臺平板行動充電車、149臺VR頭盔及8,940萬元軟體,鏈結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資訊教育資源中心、數位學習輔導團、XR數位共學中心、數位教學專家手把手陪伴,攜手1所典範學校、領航20所數位教學重點學校和36所5G新科技智慧學校,將數位學習量能擴展至全縣208所高國中小,讓屏東教育跳脫教室時空與校園人力侷限,以豐富數位資源一鍵開啟無限教育想像。

教育處長楊英雪指出,屏東地域幅員狹長,縣府實踐「網路替代馬路,數位『屏』衡學力」願景,以「軟硬兼施」的數位學習設備資源,打造點、線、面延伸串接的全縣教育網絡與世界接軌,並運用科技輔助教學豐厚學子自信快樂的學習,除讓教師面對特殊需求學生採以適性輔導教學,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模式,讓全縣的學生有同樣機會享有豐富的教育資源。

扎根學生數位學習 屏東攜手學校推動數位教學(圖:屏東縣政府教育處教學發展科 提供)
扎根學生數位學習 屏東攜手學校推動數位教學(圖:屏東縣政府教育處教學發展科 提供)

教育處表示,屏東縣數位學習推動至今,教師數位增能培力已達96%,師資研習已辦理422場,共11,252位教師參加,以數位科技之力,將紙本知識立體跨時空,串聯影音深化五感教育,透過多元化的數位學習工具,幫助學生更有效率地學習、協助不同特質孩子的學習需求,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素養。

其中,本縣和平國小和明正國中獲得教育部「5G新科技示範學校肯定獎」,展現本縣數位學習結合跨學科領域之教學成果。縣內七所重點學校成果如下:

扎根學生數位學習 屏東攜手學校推動數位教學(圖:屏東縣政府教育處教學發展科 提供)
扎根學生數位學習 屏東攜手學校推動數位教學(圖:屏東縣政府教育處教學發展科 提供)

1. 長興國小展示屏東縣XR數位共學中心之教學成果,以主播端講師透過5G網路直播帶領玉田國小、和平國小、潮和國小、明正國中、南州國中5所收播端學校進行基礎天文、匪腸所思、病毒概論、人體免疫系統、海洋房客、十三行文化等5G新科技課程。

2. 潮和國小以學生實作平板觸控編輯與影音拍攝錄製等課程任務,結合loilonote教學軟體快速傳輸作業內容,讓教師可於有限的課堂時間立即整合全班學習成果進行分享及討論,以科技效能提升教學目標與合作共學之成效。

扎根學生數位學習 屏東攜手學校推動數位教學(圖:屏東縣政府教育處教學發展科 提供)
扎根學生數位學習 屏東攜手學校推動數位教學(圖:屏東縣政府教育處教學發展科 提供)

3. 忠孝國小以電子白板展示HiTeach智慧教學系統,以學生平板與教師白板之傳輸互動進行課程教學,並讓學習任務可以全班同步測驗及推送答案,立即瀏覽每位學生作答結果進行學習診斷和補救教學,實踐個別化教學因材施教的適性教育。

4. 玉田國小以AR擴增實境帶領學生的學習視角從教室延伸至海洋,觀察寄居蟹生態環境,了解寄居蟹無殼生長之生態危機,再以平板軟體、實體模型和列印筆,讓學生可以整合平板立體影像構造和3D列印為寄居蟹設計新家,以科技結合實作之力,為環境盡其心力。

5. 里港國小為屏東唯一的AIPARK研究基地學校,以AI學習夥伴帶動課程反問思考,進行教學與評量,並利用5G虛擬實境教學突破教室限制,讓孩子可以在閱讀課時扮演石虎體會動物求生覓食之困境,陶冶同理心來深化環境教育。

扎根學生數位學習 屏東攜手學校推動數位教學(圖:屏東縣政府教育處教學發展科 提供)
扎根學生數位學習 屏東攜手學校推動數位教學(圖:屏東縣政府教育處教學發展科 提供)

6. 和平國小為THSD和5G新科技之學校,全校實施將家庭平板帶來學校學習之方式,達到全校「生生有平板」之教學基礎設施效能,並透過學校教師自行設計擴增實境課程,帶孩子可以在教室利用平板和大屏,便能進行學校社區之踏查與探究,加深對居住環境的認識與關懷。

7. 明正國中利用校內科技中心之效能,深化5G新科技之教學,利用生活科技的圖學、健康體育的災害防治、生物課的細胞結構人體系統、理化課的實驗課程,結合VR頭盔教學,帶領學子以沉浸式體驗方式,認識生活視角難以細緻觀察的知識情境,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並深化國中各領域的內化吸收。

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

Popular

More like this
Related

嘉義發生規模6.4強震 餘震不斷

【記者 吳慧蓮 綜合報導】  今天(1月21日)凌晨00:17,嘉義發生規模6.4強烈地震,震央位於嘉義縣大埔鄉,震源深度9.7公里,屬極淺層地震。隨後,地震引發了多次餘震,從00:21至00:30間,連續發生了6次規模4以上的餘震。  根據中央氣象署的測報,此次地震在不同地區引發了不同程度的震感,最大震度出現在嘉義縣大埔鄉,達到6弱;台南市楠西區與高雄市甲仙區均測得5弱震度。嘉義市、台南市、台中市、以及高雄市部分區域也感受到不同等級的震動,震度分別為4級至3級,新竹市、桃園市、新北市與台北市等地則有2級震感。  中央氣象署預計將於01:30召開記者會,針對此次地震提供進一步說明,氣象署主任吳健富將出席解釋相關情況。  消防署已經啟動應急處置機制,並表示目前災情仍在查報中。據初步報導,台南市楠西區民族路157巷3號的平房倒塌,造成2人受困,救援行動正在進行中。  此外,中國地震台網也對外發布了相關資訊,指出本次地震發生於1月21日00時17分,震中位置為台南市(北緯23.24度,東經120.51度),震中地區震感強烈,泉州、廈門、福州及莆田等地均有明顯震感,甚至在上海、杭州及寧波等城市也感受到震動。

8旬嬤滿口無牙卻牙痛到流淚 原來是三叉神經痛作怪

【記者 吳致剛 台中報導】  80歲許阿嬤年事已高,雖然牙齒早已拔光了,但是仍感覺牙痛,所以到住家附近的牙醫診所求診,牙醫師請許阿嬤到大醫院詳細檢查了解真正的原因。許阿嬤由親友介紹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疼痛治療中心門診,當許阿嬤一走進門診坐下來,右手就緊捂著臉,流露出痛苦表情,不停地抱怨牙齒疼痛,最後忍不住流下眼淚。溫永銳醫師仔細問診和理學檢查後,確認阿嬤原來是罹患三叉神經痛,經熱凝射頻療法治療疼痛症狀獲得巨大改善,終於露出許久不見的笑容。  溫永銳醫師說,三叉神經是負責支配臉部感覺的主要神經,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 neuralgia)是指該神經分佈區域內反覆發作、伴隨面部抽搐的陣發性劇痛。這種病症的診斷並不困難,通常僅憑症狀即可判斷。然而,由於有許多相似的顏面或頭部疼痛,患者容易被誤診為牙齒疾病,導致多次拔牙卻仍未能得到適當的治療。  溫永銳醫師指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多發於40歲以上的民眾,女性略多於男性。通常為單側發病,以右側較常見,只有不到5%的病人會雙側發病。典型的三叉神經痛發作沒有預兆,疼痛如閃電般突然出現,感覺短暫而劇烈,類似尖銳、電灼、針刺、刀割或撕裂樣的劇痛。  溫永銳醫師表示,病人往往會以手掌或毛巾緊壓患處,或用力揉擦臉部以試圖減輕疼痛。有時還可能伴隨面部潮紅、皮膚溫度升高、結膜充血、流淚和唾液分泌增多等症狀。另外,某些病人會有明確的「觸發點」(trigger point),一旦接觸這些敏感區域,例如刷牙、吃飯、洗臉或說話,就可能引發劇痛,嚴重者甚至因頻繁的疼痛發作而徹夜難眠,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可能導致焦慮及憂鬱,甚至出現自殺念頭。因此,積極治療至關重要。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疼痛治療中心賴烱文主任表示,三叉神經痛治療方式為:  一、藥物治療—治療初期通常以藥物為主,尤其是抗癲癇藥物,例如:Carbamazepine(Tegretol),其作用為抑制三叉神經系統的異常放電。新一代藥物如Oxcarbazepine(Trileptal),不僅能達到類似療效,還可減少副作用。除此之外,也可嘗試針灸、中藥、理療、按摩等方式。  二、手術治療—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副作用難以忍受,可考慮手術治療,包括:  1.「微創介入性治療」:例如「經皮半月節後射頻療法」,透過精確熱源破壞三叉神經節,在X光影像指導下進行神經定位,減少神經破壞範圍及術後併發症,術後疼痛改善率可達75-85%。  2.「加馬刀治療」:無需開顱,利用高精度放射線破壞神經結構。  3.「開顱手術」:例如微血管減壓手術。  賴烱文主任強調,三叉神經痛雖然疼痛劇烈,但在適當的診斷和治療下,絕大多數病人都能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若民眾或親友出現類似症狀,務必及早就醫,尋求專業治療,恢復健康的生活。

今年櫻花祭必看 九族八重櫻最佳賞花期落在2月中

【記者 吳汉汝 南投報導】  隨著今年寒流頻頻來襲,梅花盛況出現超乎預期的花況,讓人更加期待春節後的櫻花季節。日前,中央氣象局與農業部合作的「農業氣象觀測網監測系統」(俗稱台版櫻花前線)發佈了今年櫻花開花預報,揭示了最佳賞櫻期。根據預測,九族文化村的八重櫻最佳賞花期將落在2月9日至2月22日,而阿里山的吉野櫻的預報也將於稍後公布。  九族文化村經理黃瑞奇指出,該園區自開園以來,已與中央氣象局及農業試驗所合作進行櫻花開花期觀測,並持續累積八年數據。為了提升預測準確度,氣象局於2023年在園區設立臨時氣象觀測站,以精確掌握當地氣候狀況,進一步推估櫻花的開花日期。  目前園區內的大部分櫻花仍處於休眠期,低溫成為解鎖櫻花開花的關鍵。今年梅花的盛況更是超出歷年平均,這也預示著八重櫻將如期在二月中旬盛開,與情人節及元宵節的浪漫氛圍相呼應。黃經理進一步透露,九族文化村內現有六種櫻花品種,總計超過6000棵,花期可持續一個多月,從山櫻、枝垂櫻到八重櫻、台灣雪櫻、吉野櫻等,讓遊客在不同時間都能欣賞到各具特色的櫻花。  今年的櫻花祭正值第25周年,新增的「台灣雪櫻」品種將進入成熟期,預計將比去年更加美麗,成為最受期待的亮點。除了賞花,九族文化村也準備了豐富的日式風格及原住民表演、茶會、夜櫻等活動,並邀請日本演歌女王飛鳥奉美和台灣金曲歌后許景淳共同演出,為九族的台灣雪櫻代言,帶來台日交流的浪漫氛圍。  九族文化村的櫻花祭活動網頁已經上線,民眾可以查詢最新的活動資訊和花況更新。園區也推出了花季票卡優惠專案,讓遊客可以在花季期間多次入園,從春節的枝垂櫻欣賞到228的富士櫻,盡情沉浸在浪漫的櫻花景致中。

南投縣舉辦農民節表彰大會 縣長許淑華表揚農業精英

【記者 Anasha 南投報導】  在農民節前夕,南投縣於18日舉行農民節表彰大會,縣長許淑華親自出席並致詞表揚全縣農業精英。她指出,過去一年,南投農業成績斐然,無論是農作收成還是獲獎表現均有不小的突破。草屯農民李啟元以台稉9號獲得全國稻米達人選拔冠軍,12位南投青農入選農業部「百大青農」,草屯鎮農會也榮獲防制詐騙績優獎及食農教育獎等殊榮。  本次表彰大會由縣政府委託南投縣農會主辦,活動於上午在文化局盛大舉行,吸引了眾多農業菁英及相關團體代表出席,南投市長張嘉哲也一同到場。活動現場熱鬧非凡,舞獅表演為現場增添不少氣氛,草屯農民李啟元更親自向許縣長報告113年度農業生產成果。  隨後,許縣長頒發「南投之光」牌匾,特別表彰李啟元在全國稻米達人選拔中的出色表現,並對多位模範農民、百大青農及優秀農會進行肯定。縣長強調,南投農業持續取得佳績,特別是在防制詐騙和金融業務等方面,草屯鎮農會獲得了中央的傑出獎項。此外,南投多家農會也在各項農業競賽中獲得好成績,包括魚池鄉、信義鄉等六家農會,以及草屯鎮農會的四健指導員李秋玲。  許縣長指出,縣府將繼續透過編列預算支持農業發展,並推動智慧農業,特別是AI農業技術與機械補助的應用,協助農民提升生產效率,應對人力不足的挑戰。未來,南投將加強與農會合作,利用「品味南投」平台行銷優質農產品,向全國及全球消費者展示南投農業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