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卦山大縱走第四場 挑戰必訪百大步道 清水岩中央嶺及十八彎古道二千人健康走

Date:

【記者 吳汉汝 彰化報導】

 今年「卦山大縱走 彰化兜兜圈」活動從9月7日起至11月30日止,為期將近3個月,第四場5日一大早彰化縣政府攜手社頭鄉公所等單位,在社頭清水岩寺廣場舉辦登山健行活動,彰化縣長王惠美與亞洲有氧天王潘若迪老師、與會貴賓及鄉親一起暖身帶動跳,每位報名完登社頭中央嶺及十八彎古道的民眾都能獲得限量紀念的物資包(有茄芷袋、涼感毛巾、礦泉水、小餅乾),還有加碼電視摸彩活動及在地「森活市集」農特產展售,現場超過二千人一起挑戰社頭「中央嶺及十八彎古道」。王縣長表示,要活就要動,没有健康就什麼都没有,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卦山大縱走 彰化兜兜圈」第4場活動來到社頭清水岩,二千人以上要來走社頭清水岩中央嶺及十八彎古道,名列台灣必訪百大步道之一,非常具有挑戰性,風景也十分優美,來清水岩健行不僅能讓身體更加健康,還有清水岩寺觀世音菩薩賜福與加持,完登後還可以逛逛購物,一舉多得。

卦山大縱走第四場 挑戰必訪百大步道 清水岩中央嶺及十八彎古道二千人健康走

 王縣長表示,感謝清水岩寺提供很好的場地,議長謝典林及議員們對預算的支持、公所等單位的協助,社頭有三多,「芭樂多、襪子多以及董事長多」,近期是芭樂的產季,芭樂可說是香甜又可口。另外,全國75%織襪都是來自社頭,來社頭就能買到品質好又便宜的襪子。社頭近年更大力發展觀光產業,歡迎民眾健行後能到福井鐵道文物館、樂活襪之鄉博物館、台灣手套博物館等觀光,品嚐在地美食小吃。

 王縣長指出,鄉親健行只要報名參加完成1條,即可兌換1份步道完登禮,完成4條路線以上,更能抽大獎,獎品有iPad Air、Apple Watch、50吋電視等多項登山休閒好禮,下週六接力第五場(10/12),在八卦山天空步道,健行更是結合「彰化爌肉飯節」大胃王比賽,完登還有兌換爌肉飯一碗,歡迎鄉親一起來健走。

卦山大縱走第四場 挑戰必訪百大步道 清水岩中央嶺及十八彎古道二千人健康走

 社頭鄉長蕭浚二表示,感謝王惠美縣長縣府團隊來社頭舉辦卦山大縱走活動,社頭有好山好水,鄉親一起來中央嶺及十八彎古道健走,公所也一起辦理在地「森活市集」農特產展售,歡迎大家多來消費;另外,附近還有清水岩生態展示中心,裡面有600多種蝴蝶,社頭鄉是個好地方,有很多景點,12月將舉辦社頭織襪芭樂節,去年參加的人次突破30萬人次,現在已經開始籌備今年的活動,屆時也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城觀處表示,「卦山大縱走 彰化兜兜圈」步道健行活動包含彰化八卦山天空步道、桃源里森林步道、員林藤山步道、花壇大嶺巷步道、芬園挑水古道、社頭中央嶺及18彎古道、田中森林公園步道及二水坑內坑森林步道,一共8條步道路線,共設置16個數位集章點,民眾只要上網報名並下載LINE《愛玩彰化》APP參與卦山大縱走活動,每條路線完成2枚數位集章,即可兌換步道完登禮,完成4條路線以上,還可抽大獎,獎品有iPad Air、Apple Watch、50吋電視等多項登山休閒好禮,且完登一條步道即可享有活動37家特約店家優惠折扣或滿額贈禮。

卦山大縱走第四場 挑戰必訪百大步道 清水岩中央嶺及十八彎古道二千人健康走

 今年「卦山大縱走」結合「彰化爌肉飯節」推出「健走美食之旅」,10月12日八卦山天空步道健行與「彰化爌肉飯節」大胃王比賽結合,只要報名參加卦山大縱走且完登天空步道者,即可免費兌換爌肉飯,11月2日在延平公園有爌肉飯嘉年華,100元就可以品嚐到限量1,000份的在地小吃。另外,現在到彰化消費滿額,還可以參加「2024彰化GO購」抽獎活動,最大獎是百萬油電車,歡迎大家一起來八卦山登山健行,品嚐彰化爌肉飯美食小吃。

 與會貴賓有立委謝衣鳯、縣議員蕭妤亘、鄭俊雄、社頭鄉長蕭浚二、社頭清水岩主委蕭惠仁、社頭鄉民代表會主席陳慶福、彰化旅遊產業協會理事長黃昱哲、縣政秘書蕭自成、縣政顧問蘇芳蘭、城觀處長王瑩琦、副處長洪世益與各級民意代表及地方仕紳等。

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

Popular

More like this
Related

慈悲厚植社會善根 靈鷲山2基金會同獲全國宗教公益獎

【記者 吳慧蓮 屏東報導】  慈悲化行動,以愛安人心。由內政部與屏東縣政府共同舉辦的「114年宗教團體表揚大會」,8月22日在屏東藝術館盛大登場。靈鷲山佛教基金會及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深耕慈善、教育、文化、環保等公益領域,具體實踐宗教精神,共創和諧社會,雙雙獲得「宗教公益獎」肯定。  宗教團體表揚大會自民國65年起舉辦,今年邁入第49年,已成為全國宗教界年度盛事。內政部期盼藉由公開表揚,激勵更多宗教團體投入公益,讓台灣社會在多元信仰的支持下更加和諧。今年共有183個宗教團體獲獎,其中17個獲「宗教公益深耕獎」、166個獲「宗教公益獎」,展現宗教界在推動公益、關懷弱勢、維繫社會安定上的持續努力與無私奉獻。  典禮由連續9年獲得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特優的屏東縣青葉國小魯凱歌謠合唱團天籟美聲開場,展現南臺灣原住民族的特色,宗教團體代表也齊聚一堂。內政部長劉世芳、屏東縣長周春米上台致詞,感謝宗教團體長年對社會無怨無悔的付出。靈鷲山當家常存法師、擔任內政部宗教諮詢委員會委員的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性月法師、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聯袂出席表揚大會。  靈鷲山佛教基金會在開山住持心道法師理念的引領下,倡導「靈性生態」,期盼實踐「共生共榮」的願景。多年來積極推動植樹、放流、淨灘等守護環境行動,並藉由論壇與行腳活動,提升社會大眾的公民素養。同時持續推動「普仁獎」,鼓勵無數品德優良、逆境奮發的學子。  水陸法會期間舉辦「愛心贊普」與「愛心義剪」,將白米與民生物資捐贈弱勢家庭,並提供街友剪髮服務,讓善行走進社會每個角落,使宗教信仰成為溫暖人心的力量。  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則以文化為橋梁,落實「尊重、包容、博愛」的創館精神,推動跨宗教文化交流與生命教育。館內策劃多場特展,涵蓋自然生態、宗教藝術與文化議題,廣獲迴響。同時,透過兒童教育、樂齡課程與志工培訓,讓博物館成為跨世代的學習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第18場「回佛對談」以「生態永續到底有沒有解方?」為題,邀請國際學者與專家共同探討,從宗教倫理與靈性角度尋找答案,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展現宗教界在全球挑戰中積極發聲的角色。  靈鷲山佛教基金會與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雙雙獲獎,不僅是對多年努力的肯定,更彰顯宗教在教育、慈善與文化上的深遠力量。未來,兩個基金會將持續推廣「靈性生態」理念,期盼地球共好,生態永續。

靈鷲山無生道場、聖山寺齊獲2025新北績優宗教團體之光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信仰是守護社會的重要力量!新北市政府為感謝宗教團體的無私奉獻,8月14日在多功能集會堂舉行「2025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靈鷲山無生道場與聖山寺深耕社會關懷、推廣靈性生態、教育與公益行動等,展現現代宗教新價值與跨界行動力,雙雙榮獲殊榮。  凝聚力量,照亮希望。今年表揚大會以「樂善不倦」為主題,分為:公益慈善、社會教化、個人奉獻、老人共餐、世代志工、銀髮俱樂部六大類,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一一頒獎,表揚257家、512個獎項,與會代表齊聚一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絡,洋溢暖暖感恩氛圍。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秉持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推廣的「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普利一切有情,以禪修、淨灘等實際行動落實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用創新、多元且貼近人心的方式,發揮宗教的正面影響力,表揚大會由靈鷲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代表出席領獎,貢寮區長柯建輝全程陪同。  靈鷲山無生道場2024年辦理許多活動,接引無數民眾,包括:新春祈福走春安定人心;青年佛門探索營啟發年輕世代的善念;「全球心寧靜運動」讓海內外師生學習情緒管理與內在覺察;大悲閉關回向生態永續;靈性生態課程與導覽深化「萬物為本」的理念,各類平安禪活動,讓民眾透過禪修回歸內在平靜,擴散安定能量至社會每個角落。  聖山寺舉辦「臘八送暖呷平安」深入社區傳遞溫暖,新春期間的香禪、抄經、品茗體驗,讓大眾在香韻茶香中感受心靈寧靜;母親節與考季結合的「佛腳抱抱浴佛報恩」,讓信眾在儀式中表達感恩、祈求平安與智慧;「淨灘愛地球」活動撿拾近千公斤垃圾;兒童營與文化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在下一代心中散播生態保育與人文素養的種子。  顯月法師表示,慈悲的力量來自每一份善念,感恩廣大善信一路相伴。每個人都像一顆發光的珠子,大家串連成「珠玉之網」,彼此連結、相互輝映,傳遞光明與希望。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京城怪物」、「無法抗拒的他」還有「夫妻的世界」韓韶禧公開名場面點滴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  粉絲心心念念,韓流超絕美女神韓韶禧終於首次來台北舉辦「2025 HAN SO HEE 1ST FANMEETING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