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大愛無疆書畫名家義賣聯展 160位藝術家石碇展出

Date:

 

160位藝術家以藝行善「大愛無疆書畫名家義賣聯展」石碇展出

【記者 Anasha 新北市報導】2025.05.09 (08.21更新)

160位藝術家以藝行善「大愛無疆書畫名家義賣聯展」石碇展出

以「大愛」為核心精神,期望讓藝術能量轉化為社會助力,透過藝術創作義賣方式支援公益,幫助「紫蓮慈善基金會」興建育幼院。「2025大愛無疆書畫名家義賣聯展」由文藝家盧逸儒(筆名一頁紅)策辦,大愛無疆書畫藝術家樂善同心會主辦,邀請41個單位協辦,集結160位藝術名家,共計200幅優質作品於石碇LOFT 17森活美術館盛大展出,共譜公益樂章;領銜協辦單位有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中華民國書學會、台灣港澳臺美術協會、台灣文聯台灣書法家協會、財團法人新北市紫蓮慈善基金會;協辦單位有WCECA世界文創產學經貿協會、楊靜江美術館、中華霧峰林家宮保第國藝術中心總會、中華文耀文教經貿交流協會、中華將軍文化交流協會、台灣硬筆書法藝術協會…等團體共同支持。聯展展期自5月8日(四)起至6月22日(日)止,共計46天;5月16日(五) 上午10:30,在新北p薩風樂團校長群的悠揚演奏下,100餘位嘉賓與慈善藝術家共同為義賣活動揭開序幕,期待有更多愛好藝文活動者及收藏家能共襄盛舉,成為文化界與公益界的一大亮點,誠摯邀請您持續關注後續展訊。

160位藝術家以藝行善「大愛無疆書畫名家義賣聯展」石碇展出

Loft17展場融合自然綠意與人文底蘊,能讓賓客沉浸體驗藝術與慈善交織的感動。本展不僅呈現藝術家對生命、自然與文化的深刻感悟,更體現藝術與社會關懷的結合,成為傳遞愛與希望的媒介。參展慈善藝術家有黃光男、盧逸儒、楊靜江、謝玉花、吳慧蓮、林晉、張素蘭、呂玉環、林士森、李沃源、黃旭清、葉傑生、王振德、楊旭堂、劉敏、邢萬齡、顧兆江、沈榮槐、馮士彭、廖仁彬、李憶含、洪啟義、陳克謙、陳逢顯、林品陞、簡品淑、施又中、李幸芸、王惠仙…等160位名家,用筆墨、色彩與正能量,傳遞真誠,發揮善的力量。

 

2025大愛無疆書畫藝術家聯展海報 (右)策展人 盧逸儒

策展人盧逸儒文藝三才集一身,是當今文壇備受矚目的文學家,擅長詩歌創作、小說撰寫以及書法藝術;長年致力於書畫藝術的推廣,策劃書畫藝術展覽自2022年至今,中大型聯展計有30餘場次;其策展理念強調藝術應走入人群,與社會需求連結,讓藝術家的創作不只是掛於牆上的作品,更能實際改變人心。他對文學、書法和藝術的熱愛和堅持使他成為當代文壇的重要人物,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多元創作領域的典範。著作:詩集《當代唐詩五百首》,小說創作《道貫十八般》及《落雁問天干》。現任台灣港澳臺美術協會顧問、台灣硬筆書法藝術協會顧問、中華國際女書畫家協會顧問、臺北市書畫美術工會顧問、臺灣文聯臺灣書法家協會顧問、中華大漢書藝協會顧問、桃園市大地藝文學會顧問及新北市立新泰國民中學校務顧問。他深信能夠為發揚中華固有文化做出貢獻,是人生最美好、最充實、最幸福快樂的事情。

 

(左) 藝術家 吳慧蓮 (右)作品 : 福虎生風(創意漢字畫)_複合媒材_60×60cm

經年投身公益,對社會關懷工作不遺餘力的知名國際策展人暨慈善藝術家吳慧蓮理事長,長年致力於國際藝術交流與文化推廣。目前在玄奘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碩士班研讀,在當代繪畫領域以文字畫的創新形式備受矚目。本次義賣聯展共捐出2幅古字畫並展出作品「福虎生風」,她以「字有妙畫」為創作語彙,以漢字為起點,結合書藝線條與抽象符號,輔以豐富的色彩與構圖變化,展現文字與畫面的融合張力,兼具東方哲思與當代美學,以細膩線條與深沉意境,呈現生命的智慧與慈悲。吳老師累積了豐富的國際策展經驗,活動跨越歐、亞、美三大洲;活動項目內容涵蓋教育、科技、影視、體育、藝術、文化、經貿、環保等。現任世界和平大使、WCECA 世界文創產學經貿協會理事長、環球小金人®百大名家主席、E郵報及國際聯合報社等媒體社長、多國藝術集團品牌大使…等職務。吳慧蓮主席藉由本展,讓藝術之美轉化為大愛精神;她呼籲企業能踏實地實踐社會責任(慈善Philanthropic、倫理Ethical、環境Environmental、經濟責任Financial Responsibility)、過程評估、永續發展目標(CSR、ESG、SDGs)的信念。

 

(左) 藝術家 林晉 (右) 水墨作品 :「天賜福德」尺寸 : 70×70cm
田頭田尾土地公 隱藏基層不居功 風調雨順庇農工 福德傳家耀祖宗

天才型原創藝術家林晉,被譽為當代國寶級大師。本次展出水墨作品「天賜福德」,林晉大師祈求上蒼賜福予眾生,願多福多壽,平安健康。林老師為人幽默風趣,對人生及大自然與動植物的觀察相當細微並具深度,早年以漫畫入手在臺灣許多知名報章雜誌上發表作品,調侃社會百態。他自創快速直覺素描法,把中國陰陽五行的觀念融入繪畫中並以創新的美學概念來調整傳統書法結構,更是拍案叫絕。他獨特的水墨技法及構圖並經常以〝詩、書、畫〞同時創作,將臺灣五o年代純樸歡樂的生活至今日的現代化,歷史及地理風貌重現,人親土親,尋常百姓鄰裡社區家居生活點滴,乃至宗教及民間信仰習俗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再現,林晉先生都能精准且快意創作出獨特臺灣味的水墨國畫作品;林老師用正能量,將復古懷舊鄉土風情,原汁原味,寓教於樂,完整地呈現在大眾的眼前。大師國內外個展展出超過六七十場次,在國際間聯展展出數百場。

 

(左) 作品:「一棵開花的樹(春)」_彩墨,複合媒材_88×75cm_2020 (右) 藝術家 張素蘭

從「花皴」意象的詩性水墨到人文關懷,樸實慈悲的藝術家張素蘭展出得獎作品「一棵開花的樹」系列「春」(創作理念源於席慕蓉同名詩),藉由佛教「累世姻緣」的觀念,以宗教式的虔誠祝禱,用詩、畫傳遞少女追求情愛時最殷切、真摯的情懷,即使詩中的結局並不完美,但一段深刻的情感,在「一棵開花的樹」精彩的創作中,終將在生命中留下熾熱且深刻的印記;愛情故事如同四季更迭,「春」的意象(少女),展現生命、希望、與新生,涵蓋了萬物復甦的景象與季節氛圍。她獨到的觀察力且擅長多層次的墨彩堆疊、繪畫性書法線條、試驗性技法,以及趣味性的表現;作品肌理從傳統出發,結合現代水墨,在具象與抽象之間,試著尋找不同的創作形式,將看似無序的網絡,轉化為內在情感的投射,譜出心境變奏的意象。張素蘭透過藝術加工,營造出生命中一種騷動後的寧靜,帶來溫暖與生機,承載著以藝術回應社會的初心,邀請觀者共賞。

 

(左) 作品 :「海上渡假村」_彩墨,複合媒材_88×75cm (右) 藝術家 謝玉花

知名旅日慈善藝術家謝玉花老師,參展作品為「海上渡假村」,希望大眾透過畫作欣賞,可以釋放平日繁忙所造成的壓力,身心得以舒展,放鬆自在,充滿喜悅。她的作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哲學體系為主幹,強調自然之道與生命精神的和諧統一;謝玉花以抒情性、線條洗練和細膩筆觸著稱,用筆揮灑世界大地之美,生動地刻劃出大自然的山水、美景與動植物;從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意境的張力,在寫實裡有著奔放的激情。她秉持以自然為師,以自我感性為主導,以“行萬里路”為人生期許,將大自然、人事物融入生活,經過創作者主客觀構圖,將所見所聞與所感抒發於彩墨作品中,賦於現代感的藝術生命,展現出自身獨特風格的作品。謝老師榮獲日本全日展國際美術大賞,韓國亞細亞招待展大賞,臺北書畫美術人員職業工會「終身成就獎」,多次舉辦個展,並在美國、加拿大、維也納、日本、韓國、新加坡及大陸參展並受典藏。

 

(左) 作品 :「還至本處」 (右) 藝術家 李幸芸

擁有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博士學位的李幸芸,長年耕耘於東方人文藝術,專精於書法、花藝與茶道的跨界實踐,並以學術研究為基礎,將傳統美學提升到當代語境之中。她的作品往往呈現簡澹、恬靜的格調,透過筆墨的留白,展現東方含蓄之美。本次以書道作品「還至本處」捐給主辦單位;她認為,藝術與公益的結合,不僅是美的呈現,更是知識與人心的交流,能在社會中發揮持久的力量。

 

(左) 藝術家 王惠仙 (右)作品 :「般若波羅蜜心經」

王惠仙以筆墨書寫人文關懷,其作品兼具結構嚴謹與情感抒發,尤其在大尺幅創作中展現磅礡氣勢。她在藝術之外,長年投入公益與芳療志工服務,將人文關懷與藝術實踐結合,形成獨特的藝術生命力。在此次展覽中,她以「般若波羅蜜心經」楷書作品參展,藉由一筆一劃的沉穩書寫,展現修持與大愛的心境。王惠仙認為,藝術不僅是個人的心靈表達,更能成為社會的養分。透過義賣參展,她希望讓書法這門古老藝術,在當代社會中依然能夠觸動人心,並將溫暖力量化為公益能量,讓更多人因藝術而受惠。

「大愛無疆書畫名家義賣聯展」,以筆墨傳情、以愛心行善、凝聚人心、成就公益,展現出藝術與人文關懷的深度交融。透過義賣,作品超越了藝術品本身的價值,成為支持社會弱勢與公益事業的資源。主協辦單位期盼藉由此次義賣行動,引領更多人關注公益,共繪愛與希望的新篇章。

 

「2025大愛無疆慈善藝術家表揚大會暨書畫名家義賣聯展」

聯展展期:2025年5月8日(四)起至6月22日(日)止,共計46天

聯展地點:石碇森活美術館(新北市石碇區番仔坑路17號)

表揚大會 頒獎儀式:5/16(五)石碇舉辦、國軍英雄館5/24(六)、08/20(三)

參展人數: 160位藝術家

主辦單位:大愛無疆書畫藝術家樂善同心會

協辦單位:41 個單位

策  展  人:盧逸儒

「2025大愛無疆慈善藝術家表揚大會暨書畫名家義賣聯展」
「2025大愛無疆慈善藝術家表揚大會暨書畫名家義賣聯展」
「2025大愛無疆慈善藝術家表揚大會暨書畫名家義賣聯展」
「2025大愛無疆慈善藝術家表揚大會暨書畫名家義賣聯展」
「2025大愛無疆慈善藝術家表揚大會暨書畫名家義賣聯展」
「2025大愛無疆慈善藝術家表揚大會暨書畫名家義賣聯展」

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

Popular

More like this
Related

新店廣林寺10月18日舉辦「地藏法會」邀請信眾共修「因緣」

  新店廣林寺10月18日舉辦「地藏法會」邀請信眾共修「因緣」 【記者 吳慧蓮 新店報導】   新店廣林寺將於10月18日(六) 上午9時至下午4時舉辦「地藏法會」,誠邀信眾深入實踐「因緣」的智慧,共同體悟因果相依、不離大眾的生命意義。此次活動期望引領大眾於共修中開啟慈悲、包容與利他的心念,感念一切因緣的來臨與聚合。《地藏經》中記載,地藏菩薩立下宏願:「度盡眾生,方證菩提」,引導眾生積累福德、懺悔業障,並以悲心救度苦難眾生,強調聽聞佛法與修持孝道的重要性。透過法會誦經與禪觀,幫助生者增長智慧,調伏驕傲之心,願臨終者順利往生,為亡者積累福德解脫苦難。   廣林寺法華住持開示,世間萬象宇宙萬物皆因因緣聚合而成,任何事物無法獨自存在,每個人所擁有的一切,都源於過往無數眾生的成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住持勉勵大眾,生活中發生的每一個緣份,都須億萬劫累積方能成就,要調伏妄想習性,必須時時以修行為本,點滴累積善念氣;在共修當中而啟發智慧與良能,因了解因緣而凡事善解、凡事包容,感謝各種因緣,對眾生一切慈悲,更懂得積德、惜福及造福,來利益周遭的人及更多的眾生。   玄空法寺開山方丈全真上人亦開示,眾生習氣多為久遠形成,就如同法寺那些雄偉的石頭,非短期形成;因此,眾生應長期共修、善解與包容,進而啟發內在智慧,與眾生廣結善緣。「了知因緣萬物,相互感恩、珍惜,方能和諧共生,造福社會。」上人鼓勵大眾於「地藏法會」中實踐利益群生、積德惜福的精神。   當日法會圓滿後,下午3點將由法行師父於現場分享《地藏經》,啟迪信眾心靈。廣林寺誠摯邀請信眾報名參加法會立牌祈福,為自身及家人積聚善德、祈願平安吉祥。廣林寺僧眾祝福各界闔家平安、萬囍千祥、萬佛庇佑,期盼以法會共修之力,喚醒善念善行,共建和諧社會。   《地藏法會流程》 09:00-10:00:開壇灑淨 / 地藏經上卷 10:30-11:40:地藏經中卷 / 佛供 /...

2025「台灣的孝」萬人孝親洗腳活動暨「大孝獎」頒獎典禮11日總統府前盛大舉行

  2025「台灣的孝」萬人孝親洗腳活動暨「大孝獎」頒獎典禮11日總統府前盛大舉行 【記者 吳慧蓮 台北市報導】 為弘揚孝道及推廣反毒政策,由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孝道總會主(承)辦「2025台灣的孝—百善孝為先 為父母長輩洗腳暨反毒宣導」活動,以及「大孝獎」、「大善獎」、「大愛獎」頒獎典禮於昨(11)日下午三點半在總統府前廣場盛大舉行,現場湧入萬人參與為父母長輩洗腳活動,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長輩的感恩。 台北市長蔣萬安、前立法院長王金平、雲林縣長張麗善、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孝道總會總會長張朝國、雲林同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譚量吉、前副總統呂秀蓮、外交部長林佳龍、立委王鴻薇、許宇甄、林德福、應曉薇、卓伯源、許榮淑等人出席響應,鼓勵大家加入維護傳統文化、弘揚孝道的行列。 大會首先由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及台北市長蔣萬安現場分別揮毫「人人行孝道 孝道人人行」及「百善孝為先」拉開序幕。活動並邀請張麗善縣長、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及前副總統呂秀蓮擔任頒獎人,分別頒發「大孝獎」、「大善獎」、「大愛獎」給郭婞淳、陳奎元、陳義雄、蔣炳正、洪聞、林村田、劉福財、林鴻道、江松樺等受獎人。藉由頒獎活動宣揚受獎人的孝親事蹟,鼓勵更多人加入孝的行列。縣長張麗善表示,現場湧入萬人參與活動,支持孝道倫理,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根基,更是家庭和樂、社會安定的重要力量,一定要重視與推廣,如同今日的宣言「百善孝為先」、「人人行孝道 孝道人人行」,這正是我們大家的共識。 前副總統呂秀蓮引薦日本「國際善基金會」來台北締結姐妹會並指出,在張朝國總會長的大力推行下,不只讓孝道在台灣生根,甚至已伸出觸角到其他國家,今年有6個國家加入孝行的宣示儀式,應該給予張總會長大大的掌聲。只要我們有孝心,感恩惜福,這個社會就不會有毒品氾濫,不會有詐騙集團充斥,也不會有暴力之氣,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大家從家庭做起,傳遞孝的重要、愛的力量與感恩的價值。 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孝道總會長張朝國表示:透過最具特色的:奉茶、擁抱、洗腳三個簡單的動作,均是鼓勵孩子們每一天都可以用親密的肢體語言,來表達對於爸爸媽媽阿公阿嬤老師教練等長輩們的感謝,來傳遞對於長輩們的愛!也可以運用在感謝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責人!   「2025台灣的孝—百善孝為先 為父母長輩洗腳暨反毒宣導」活動 指導單位:立法院、內政部、外交部、教育部、僑務委員會 主(承)辦單位: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孝道總會 合(協)辦單位: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中華民國雲林同鄉聯合總會、雲林縣政府、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 協辦單位: 台北市雲林同鄉總會、新北市雲林同鄉會總會、桃園市雲林同鄉總會、雲林鄉親同心會、財團法人雲林文教基金會、基隆市雲林同鄉會、黃崑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桃園市政府、基隆市政府、台北市議會、新北市議會、雲林縣議會、啟英高級中學、中華民國舉重協會、中華民國拳擊協會、中華民國滑輪溜冰協會、中華民國羽球協會、中華民國網球協會精漢堂萬寧軟膏、萬里福田寵物城堡、中華民國奧運人協會、雲南白藥總代理頂霖有限公司、中華祖父母關懷協會、救國團台北市團委會、新北市中華生物能醫學氣功協會、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中華民國消防退休人員協會總會、社團法人中華身心障礙者職業技藝協會、中華民國舞蹈總會、中華民國摔角協會、中華民國槌球協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紳士協會、中華民國廣播商業同業公會、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體育總會、中華易經道法總會、台灣小故宮森磊觀博物館、財團法人陽信文教基金會、台北市雲林同鄉會媳婦女兒聯誼會、中華台灣國際老人福利總會、允升營造有限公司、中華演藝總工會、公益平台-雲林名人堂協會、民進黨中央黨部、台灣大車隊股份有限公司

從傳統到創新——國畫大師邵利新的「丹青之歌」

【記者 Anasha 綜合報導】當書畫市場在經濟浪潮的起伏中翻湧不息,總有真正的藝術家能掙脫浮躁的束縛,以赤子之心守護藝術的純粹,用筆墨春秋書寫不朽篇章。國畫大師邵利新,正是一位在時代洪流中堅守初心、靜心耕耘的藝術行者。他以生命為墨、以歲月為紙,在絹紙之上奏響一曲跨越時空的《丹青之歌》,不僅勾勒出東方水墨的千年神韻,更為傳統藝術注入嶄新的時代生命力。 1966年,邵利新誕生於安徽合肥這片文脈深厚的土地,自幼便與筆墨結下不解之緣。如今,他身兼中國功勳書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等多項榮銜,其藝術造詣早已獲得業界高度肯定。2015年,更是其藝術生涯的里程碑——國畫《熊貓圖》與《仕女圖》驚艷國際舞台,分別榮獲百年巴拿馬金獎及第42屆米蘭世博金獎。這兩枚沉甸甸的國際榮譽,絕非偶然的嘉獎,而是世界藝術界對中國傳統水墨的深刻認同,更是邵利新將東方美學推向全球視野的有力見證。自此,其作品的收藏價值與國際影響力也在世界藝術舞台上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日,記者專程走近這位兼具傳統底蘊與創新精神的國畫大家,探索其筆墨背後的藝術哲思與獨特風格。 根植傳統,不泥古而能創新 「根植傳統而不泥古,融匯創新自成一派」,是邵利新藝術風格的核心特質。他深諳國畫千年傳承的精髓,對中鋒運筆的穩健、側鋒皴擦的靈動、點染施墨的層次皆已爐火純青,達到「筆隨心走、墨隨意運」的藝術境界。 觀其作品,線條如行雲流水,轉折間卻蘊藏金石之勁;墨色濃淡層疊、乾濕並現,展現出東方水墨「虛實相生、意境無窮」的獨特韻味。尤為可貴的是,邵利新並未讓自己困於傳統的藩籬——在深厚功底之上,他以開闊視野打破題材與形式的邊界,形成了辨識度極高的個人風格。 無論是憨態可掬、蘊含生靈之趣的《十二生肖》,氣勢磅礴、意蘊悠長的山水畫卷;抑或神采奕奕、承載人文情懷的人物肖像,乃至禪意深遠、傳遞生命哲思的佛教系列——他總能以創新的筆法與當代視角賦予傳統題材新的生命,使觀者在審美中感受精神共鳴。 筆墨之中,見時代之心 題材廣博而內蘊深意,筆墨之間蘊含時代精神,是邵利新創作的靈魂所在。他的畫筆從不侷限於物象的表層描摹,而是將對時代的洞察、對文化的思考、對生命的熱愛融於每一筆墨之中。 描繪山水,他不僅勾勒峰巒疊嶂的壯麗,更融入對生態保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關懷;刻畫花鳥,他不僅捕捉生命靈動的瞬間,也藉由草木枯榮寄託對生命韌性的讚頌;塑造人物,他不僅再現神采風貌,更折射當代人文精神的光影。 這種「藝術性與時代性」的深度融合,使邵利新的作品超越單純的美學表達,成為記錄時代變遷、承載文化記憶的「視覺史詩」。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蘊含時代精神的畫作,勢必成為後人回望當代的重要藝術標本,其歷史與收藏價值也將與日俱增。 藝術與市場,雙重認可的力量 專業認可與市場沉澱,讓邵利新的作品成為收藏界的「硬通貨」。身為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他的影響力不僅來自職銜的榮耀,更源於其作品中無可挑剔的藝術品質。 眾多專家學者與同儕前輩皆對其作品讚譽有加,這不僅是對個人造詣的肯定,更是對他「傳承經典、創新傳統」藝術道路的高度認同,為其作品的收藏價值提供了權威背書。 尤為難得的是,在浮躁的創作環境中,邵利新始終堅守中國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每一幅作品,從構思到落筆、從施墨到題跋,皆經反覆打磨,只為臻於「形神兼備、意境合一」的至高境界。 藝術創作的黃金期終究有限,這種對品質的極致追求,使他的每件作品都成為「少而精」的藝術珍品。隨時間沉澱,其早期佳作的稀缺性將愈顯珍貴,而作品中所蘊藏的文化內涵與時代精神,更將令其收藏價值「歷久彌新」。 從筆墨丹青到藝術靈魂,邵利新用數十年的堅守,將對傳統的敬畏、對時代的感悟、對生活的熱愛,傾注於一筆一墨之間。他的《丹青之歌》,不僅是個人藝術人生的寫照,更是中國水墨在當代的一次華麗綻放。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藝術長河中,邵利新的作品必將超越時空的藩籬,於中華藝術史乃至世界畫壇之上,留下愈發深遠的迴響——因為,真正的藝術,永遠能在時代更迭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永恆坐標。

山水之間靈性共鳴 旅法藝術家沈榮水墨畫宗博館開展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在書墨的層疊裡,山水靈光悄然浮現;在心靈的流轉間,自我與自然開始對話。旅法藝術家沈榮的全新個展《之間 L’intervalle》,10月3日至12月31日在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商店「方寸之間 NATURE IN ME」展出,帶領觀眾徜徉於「自然、靈性、藝術」之間。 山水「之間」 靈光流轉 10月3日開幕式,邀請桃園市文化局主任秘書張至敏及藝術、媒體、生態、設計界貴賓共襄盛舉。由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顯月法師首先致歡迎詞,感謝藝文界好友共聚一堂,讓他感受到當初籌建博物館的熱忱。這次展覽的水墨畫非常有禪意,與靈鷲山的意境相似,誠摯邀請大家上山體驗靈性生態的意境。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表示,創辦人心道法師提出的「靈性生態」理念,與沈榮作品相當契合,開啟雙方合作的契機。世界宗教博物館商店「方寸之間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