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桐花之夜 即將成真火舞團《火爾摩莎Firemosa》火熱開場

Date:

【記者 李怡函 彰化報導】

為歡迎來自全國各地蒞縣賞桐的遊客,彰化縣政府今年特舉辦3場桐花之夜精彩活動,首先由「即將成真火舞團」點燃芬園!由法國明日馬戲節得獎者蔡宏毅及全國火舞比賽冠軍郭彥甫所帶領的「即將成真火舞團」,結合火舞、特技、鼓陣等不同類型的表演藝術,帶來劇碼《火爾摩莎Firemosa》,於今(4/20)日晚上7:00在芬園寶藏寺火熱登場,縣長王惠美與會欣賞,與2000餘名大小朋友們同樂,共同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緊接著明(4/21)晚上7:00在芬園寶藏寺,有唐美雲歌仔戲團《哪吒傳》,接力演出,歡迎大家一起來。

桐花之夜 即將成真火舞團《火爾摩莎Firemosa》火熱開場(圖:彰化縣政府 提供)
桐花之夜 即將成真火舞團《火爾摩莎Firemosa》火熱開場(圖:彰化縣政府 提供)

「即將成真火舞團」由一群與火共舞的年輕人組成,他們的目標是讓火舞從海外紅回臺灣,於是開始成軍出征海外、參加亞洲達人秀、最後登上中國央視春晚節目,屢屢代表臺灣登上國際舞台,出神入化的火舞特技表演深受觀眾喜愛。團長蔡宏毅在法國明日馬戲節奪下銅牌以及「太陽馬戲團特別獎」,再一次用精湛的功夫,站上世界殿堂,可謂台灣之光。今日演出《火爾摩莎Firemosa》,葡萄王子和火族公主一見鍾情,並面對火族三大神明的考驗和公主相愛的故事。

今年為期半個月的桐花祭活動至28日為止,系列活動分別在芬園鄉、彰化市、員林市進行。活動內容還有桐花饗宴-不插電音樂演出、挑水桐聚道、桐花同樂-串聯集章、桐花古道市集、德興社區一同賞桐去、白色油桐浪漫白頭牽手桐遊、桐心協力賞桐遊童趣、桐遊彰化客庄小旅行一日遊、賞桐接駁車等活動,以及桐花之夜演出,歡迎鄉親相揪參加。

桐花之夜 即將成真火舞團《火爾摩莎Firemosa》火熱開場(圖:彰化縣政府 提供)
桐花之夜 即將成真火舞團《火爾摩莎Firemosa》火熱開場(圖:彰化縣政府 提供)

「桐花同樂-串聯集章」民眾自即日起至28日止在員林市藤山步道、彰化市福田賞桐園區、芬園鄉德興社區、芬園鄉挑水古道4處蓋章,集滿2處桐花景點加上在挑水市集消費200元,或集滿2處桐花景點加上1場桐花之夜,即可兌換野餐墊1個,限量2,000份。兌換時間地點:4/21、4/27、4/28,10:00-16:00芬園鄉挑水古道服務台;4/21,18:30-20:30芬園鄉寶藏寺「桐花之夜」服務台;4/28,19:00-21:30員林圓林園「桐花之夜」服務台。「挑水趣味體驗」4/21,10:00-16:00在芬園鄉挑水古道賞桐區現場報名參加,用扁擔挑起水桶,於設定距離往返,即可獲得桐花祭紀念品或文創小物1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桐遊彰化客庄小旅行一日遊」自即日起至28日止辦理,規劃芬園線、永靖線、埔心線3條路線,參加費用:每人收費300元(含車資、保險、導覽、DIY、行政雜支、礦泉水、不含午餐)。洽詢電話:04-7250539。

桐花之夜 即將成真火舞團《火爾摩莎Firemosa》火熱開場(圖:彰化縣政府 提供)
桐花之夜 即將成真火舞團《火爾摩莎Firemosa》火熱開場(圖:彰化縣政府 提供)

另為服務搭乘大眾運輸的遊客到八卦山賞桐花,彰化縣政府安排接駁車,沿途停靠日月山景農場-福田賞桐園區-螢光橋-挑水古道,日期為4月21、27、28日,每日早上8時30分至下午4時,於彰化火車站發車,班距約60分鐘;車票採一日券方式,每站均可現場購買,每張20元,當日不限次數搭乘。

與會貴賓還有芬園寶藏寺主委張協章、副主委張金燦、陳金連、總幹事吳明蒼、芬園鄉代表會主席林忠誠、縣政顧問林彩媚、鄒世昌、縣府秘書黃雅伶、彰化縣文化局長張雀芬、各級民代、地方仕紳等人。

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

Popular

More like this
Related

慈悲厚植社會善根 靈鷲山2基金會同獲全國宗教公益獎

【記者 吳慧蓮 屏東報導】  慈悲化行動,以愛安人心。由內政部與屏東縣政府共同舉辦的「114年宗教團體表揚大會」,8月22日在屏東藝術館盛大登場。靈鷲山佛教基金會及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深耕慈善、教育、文化、環保等公益領域,具體實踐宗教精神,共創和諧社會,雙雙獲得「宗教公益獎」肯定。  宗教團體表揚大會自民國65年起舉辦,今年邁入第49年,已成為全國宗教界年度盛事。內政部期盼藉由公開表揚,激勵更多宗教團體投入公益,讓台灣社會在多元信仰的支持下更加和諧。今年共有183個宗教團體獲獎,其中17個獲「宗教公益深耕獎」、166個獲「宗教公益獎」,展現宗教界在推動公益、關懷弱勢、維繫社會安定上的持續努力與無私奉獻。  典禮由連續9年獲得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特優的屏東縣青葉國小魯凱歌謠合唱團天籟美聲開場,展現南臺灣原住民族的特色,宗教團體代表也齊聚一堂。內政部長劉世芳、屏東縣長周春米上台致詞,感謝宗教團體長年對社會無怨無悔的付出。靈鷲山當家常存法師、擔任內政部宗教諮詢委員會委員的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性月法師、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聯袂出席表揚大會。  靈鷲山佛教基金會在開山住持心道法師理念的引領下,倡導「靈性生態」,期盼實踐「共生共榮」的願景。多年來積極推動植樹、放流、淨灘等守護環境行動,並藉由論壇與行腳活動,提升社會大眾的公民素養。同時持續推動「普仁獎」,鼓勵無數品德優良、逆境奮發的學子。  水陸法會期間舉辦「愛心贊普」與「愛心義剪」,將白米與民生物資捐贈弱勢家庭,並提供街友剪髮服務,讓善行走進社會每個角落,使宗教信仰成為溫暖人心的力量。  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則以文化為橋梁,落實「尊重、包容、博愛」的創館精神,推動跨宗教文化交流與生命教育。館內策劃多場特展,涵蓋自然生態、宗教藝術與文化議題,廣獲迴響。同時,透過兒童教育、樂齡課程與志工培訓,讓博物館成為跨世代的學習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第18場「回佛對談」以「生態永續到底有沒有解方?」為題,邀請國際學者與專家共同探討,從宗教倫理與靈性角度尋找答案,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展現宗教界在全球挑戰中積極發聲的角色。  靈鷲山佛教基金會與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雙雙獲獎,不僅是對多年努力的肯定,更彰顯宗教在教育、慈善與文化上的深遠力量。未來,兩個基金會將持續推廣「靈性生態」理念,期盼地球共好,生態永續。

靈鷲山無生道場、聖山寺齊獲2025新北績優宗教團體之光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信仰是守護社會的重要力量!新北市政府為感謝宗教團體的無私奉獻,8月14日在多功能集會堂舉行「2025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靈鷲山無生道場與聖山寺深耕社會關懷、推廣靈性生態、教育與公益行動等,展現現代宗教新價值與跨界行動力,雙雙榮獲殊榮。  凝聚力量,照亮希望。今年表揚大會以「樂善不倦」為主題,分為:公益慈善、社會教化、個人奉獻、老人共餐、世代志工、銀髮俱樂部六大類,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一一頒獎,表揚257家、512個獎項,與會代表齊聚一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絡,洋溢暖暖感恩氛圍。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秉持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推廣的「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普利一切有情,以禪修、淨灘等實際行動落實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用創新、多元且貼近人心的方式,發揮宗教的正面影響力,表揚大會由靈鷲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代表出席領獎,貢寮區長柯建輝全程陪同。  靈鷲山無生道場2024年辦理許多活動,接引無數民眾,包括:新春祈福走春安定人心;青年佛門探索營啟發年輕世代的善念;「全球心寧靜運動」讓海內外師生學習情緒管理與內在覺察;大悲閉關回向生態永續;靈性生態課程與導覽深化「萬物為本」的理念,各類平安禪活動,讓民眾透過禪修回歸內在平靜,擴散安定能量至社會每個角落。  聖山寺舉辦「臘八送暖呷平安」深入社區傳遞溫暖,新春期間的香禪、抄經、品茗體驗,讓大眾在香韻茶香中感受心靈寧靜;母親節與考季結合的「佛腳抱抱浴佛報恩」,讓信眾在儀式中表達感恩、祈求平安與智慧;「淨灘愛地球」活動撿拾近千公斤垃圾;兒童營與文化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在下一代心中散播生態保育與人文素養的種子。  顯月法師表示,慈悲的力量來自每一份善念,感恩廣大善信一路相伴。每個人都像一顆發光的珠子,大家串連成「珠玉之網」,彼此連結、相互輝映,傳遞光明與希望。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京城怪物」、「無法抗拒的他」還有「夫妻的世界」韓韶禧公開名場面點滴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  粉絲心心念念,韓流超絕美女神韓韶禧終於首次來台北舉辦「2025 HAN SO HEE 1ST FANMEETING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