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爆肝小編

446 POSTS

Exclusive articles:

科技防偷吃 3C達人透露LINE3大功能幫你識破隱藏的情感危機

【記者 吳致剛 綜合報導】  近日,百萬YouTuber夫妻檔Ryu和Yuma被爆出雙雙出軌,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此事也讓不少人開始反思自己與伴侶的關係,甚至有人懷疑另一半是否變心。對此,3C達人Tim哥分享了一段影片,揭示了三個LINE的隱藏功能,幫助有疑慮的人檢視另一半是否有「偷吃」的嫌疑。  根據最新的「2024 LINE台灣永續資訊揭露」報告顯示,LINE在台灣的活躍用戶數已達2200萬,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通訊工具。Tim哥表示,現代人生活中的每一個數位痕跡,都有可能透露出一些重要訊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LINE的這些功能或許能夠幫助疑慮中的人發現蛛絲馬跡。  Tim哥特別介紹了LINE中的三大隱藏功能,幫助使用者檢查是否有不尋常的行為發生:  1. LINE聊天室公告功能  LINE的聊天室公告功能存在一個Bug,當公告被釘選後,即使聊天室內容被刪除或撤回,公告依然會固定顯示在聊天室上方。因此,如果你懷疑某個聊天室中有異常行為,透過這個公告功能可以查看是否有隱藏的訊息或暗示。  2. LINE歷史貼圖紀錄  LINE的歷史貼圖紀錄是無法刪除的。使用者只需進入聊天室的貼圖選擇頁,點擊左邊的「時鐘」圖標,就能查看近期傳送過的貼圖。這樣可以檢查另一半是否常常傳送曖昧或有特殊意圖的貼圖給特定對象,這類小細節可能會暴露出一些不為人知的行為。  3. LINE通話紀錄  LINE的通話紀錄也能提供有價值的線索。進入LINE的設定頁面,選擇「通話」並修改顯示設定,將「LINE TODAY」標籤改為「通話」後,回到主頁,你會發現「LINE TODAY」被替換成「通話」,點進去即可看到所有來電和撥出的完整通話紀錄,甚至能查到通話時間。這項功能讓使用者能夠追蹤過去的通話行蹤,對於懷疑對方是否有隱秘聯絡對象的人來說,無疑是有幫助的工具。  Tim哥強調,這些功能本身並不一定能證明對方出軌,但卻能幫助使用者發現一些異常的行為。當然,面對感情中的疑慮與困惑,最重要的還是雙方的信任與溝通。透過這些數位工具,或許能讓彼此更了解對方,進一步解開心中的疑問。  在現今數位化的時代,科技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也影響著人際關係的運作。透過這些LINE的隱藏功能,無論是對於懷疑伴侶是否變心的人,還是想要保護自己感情的人,都可以更方便地掌握相關線索,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大師光影 台灣呈現:廣田泉鐵道攝影大展

【記者 吳慧蓮 綜合報導】 回蕩著汽笛 駛向夢想——鐵道大師廣田泉與STC的光影交織  鐵道攝影大師廣田泉,以其獨具匠心的視角與深厚情感,透過鏡頭捕捉的不僅是列車穿越時光的軌跡,更是夢想與情感交織的瞬間。廣田泉的作品,無論是光影的變幻,還是鐵道的縱深,都充滿了無限的故事與靈魂,宛如列車在夜幕中駛向未來,追尋著一個又一個不斷延伸的夢想。  廣田泉老師與STC的深厚情誼可追溯至2016年,當時在CP+攝影展上展開了首次合作,也標誌著STC品牌在日本市場的重要突破。自此以後,兩者的合作不斷深入,光影交織,彼此的默契與信任也在不斷進化。正如廣田泉所言,STC濾鏡不僅突破了他對傳統濾鏡的認知,更令他感受到這是一個「進擊的濾鏡」,每年都在技術上持續精進與創新。  此次攝影展將帶領觀眾穿越光與影、夢想與時光交織的世界。由台灣的STC攜手Olympus,廣田泉老師的作品不僅展示了鐵道攝影的極致美感,還表現了他對台灣的深厚情感與對攝影藝術的無限熱忱。誠摯邀請大家來一同欣賞這些充滿靈感與感動的影像,感受那穿越時光與光影的永恆瞬間。 STC創辦人談展覽背後的故事  STC創辦人分享了舉辦此展覽的深刻意義。他提到:「這是一個承諾與感謝的展覽。」回憶起2014年首次參加日本CP+攝影展時,STC作為唯一的台灣廠商,攤位小而簡陋,且缺乏知名度。當時,廣田泉老師便在眾多攤位中,駐足長時間關注STC的濾鏡技術,並在之後帶領他的學生們來到STC的攤位,聽他解釋濾鏡的技術規格。這一舉動讓創辦人深受感動。隨後,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每年都在CP+展會中互相交流,並一同參加其他活動。  然而,當廣田泉老師告訴他自己被診斷出癌症時,創辦人深受打擊。他許下承諾,要在台灣為老師辦一場攝影展,並鼓勵他儘快康復。廣田泉老師也表達了他對台灣的喜愛,並期待這場展覽能夠實現。雖然廣田泉老師已於去年過世,但這份承諾依然未曾改變。經過長時間與老師家人、日本知名攝影師以及Olympus總公司的協調,終於實現了這個願望。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廣田泉鐵道攝影作品展 展覽日期:2024年11月24日(日)至12月15日(日) 開放時間:每天 11:00~19:00(免費入場) 公休日:12月4日(一) 開幕日特別說明:11月24日(開幕日)14:00後開放入場 展覽地點:OLYMPUS PLAZA TAIPEI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42號(二進1F+2F)  此次展覽,將是一次難得的藝術饗宴,觀眾不僅能夠欣賞到廣田泉老師的珍貴作品,還可以藉此機會了解他對攝影的深厚理解與情感。開幕當日,老師的家人及朋友也將蒞臨現場,並邀請了日本知名寫真家諏訪先生與在場的攝影愛好者共同回顧廣田泉老師的藝術生涯,這無疑是一場值得期待的文化盛事。  誠摯邀請您在這段難得的時光,與我們一同回顧並致敬這位鐵道攝影大師的光影之旅。

水里影展結束首屆盛典 曾斐琳獲金獎點亮紀錄片創作未來

【記者 Anasha 南投報導】  2024年11月9日,經歷近半年精心籌備與策劃,首屆水里影展於9日下午圓滿落幕,舉行了一場隆重的頒獎典禮。這場結合儀式感與藝術氛圍的盛會,成功吸引了來自各界的關注與支持。此次影展共有13部競賽影片及2部觀摩片參展,並邀請了紀錄片大師級導演來到現場,為水里鄉的影像創作注入新的動能。最終,曾斐琳導演的作品《重拾林憶》榮獲此次影展的最高殊榮金獎。  影展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在地創作者的努力與專業導師的指導。水里影展由南投縣水里坑形象商圈產業暨客家文化發展協會、集集廊帶村落印象共同主辦,福爾摩沙國際電影節創辦人洪馬克擔任策展人,並與發起人孫昱碩攜手合作,成功突破有限經費的挑戰。影展不僅邀請到黃明川、史祖德、陳志漢、李佳懷等紀錄片界的重量級導演,還舉辦了影展工作坊,為水里在地的素人導演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這些學員的作品,成為本屆影展的主要亮點之一,其中《重拾林憶》便是由水里當地的導演曾斐琳執導。  南投縣長許淑華在頒獎典禮中表示,水里鄉過去因林業興盛而有「小台北」之稱,歷經歲月的變遷,這片土地仍然保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與歷史記憶。她指出,水里影展的成功舉辦,讓她看到了水里鄉在現代與未來的無限可能,並表達了對影展主辦單位及參與者的感謝。她也對影展的未來充滿期許,表示希望來年能夠將影展規模擴大,並將其打造為全縣的影視盛事,最終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像是日本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那樣,逐步發展壯大。  此次影展的頒獎典禮於水里鄉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視聽中心舉行。典禮現場比照大型影展的規格,讓參展導演及嘉賓走紅毯並接受專訪,並進行同步直播,吸引了不少觀眾與媒體的關注。除了許縣長外,立法委員游顥、縣議員林儒暘、謝明謀、陳淑惠,水里鄉長葉銘豐等地方政要,以及熱心支持影展的企業界人士也出席了典禮,並與主辦方一同分享這一文化盛事的喜悅。  許縣長在致詞中提到,儘管影展已經成功舉辦,但她期待未來能夠看到影展在更多方面取得突破與發展,尤其是能夠讓更多南投縣的其他鄉鎮市也能參與其中,呈現出各地的獨特美學與故事。縣府也將持續提供行政支持及資源協助,推動影視創作與地方文化的結合。 本屆影展的獎項結果如下: 金獎:曾斐琳,《重拾林憶》 銀獎:林學寬,《水里小鎮》 銅獎:馬鈺龍,《逐夢濁水溪》 評審團推薦獎:張隱白,《混血小男孩的煩惱》 最佳敘事獎:吳過,《你也算客家後生》 最佳在地故事獎:溫雅婷,《春美的夢》 觀摩片: 紀凱喆,《浞水之間》 胡皓翔,《降溫告急》  水里影展的成功舉辦,不僅是一次影像藝術的盛宴,也是當地文化創生的重要一步,未來可望成為南投縣及中部地區的重要文化活動,吸引更多關注與支持,並為在地創作者提供更廣闊的舞台。

南投11月精彩活動一網打盡 露營嘉年華、溫泉季、健行節等你來玩

【記者 吳汉汝 南投報導】  2024南投露營嘉年華於11月9日在國姓鄉成功廣場登場,融合南投在地「食、宿、遊、購、行」產業打造露營主題嘉年華。內容包含南投最大露營市集、永續露營環保講座、在地客家手作DIY、星光音樂會、美食分享會、尋寶遊戲、寵物選美比賽和寵物溝通體驗等,豐富活動從中午一直持續到晚間,最後在歌手黃宇寒、Jocelyn9.4.0、Lauren Woo吳嘉琪與台語歌姬-黃妃的接力演唱後圓滿落幕。  許淑華縣長表示,近年來全民瘋露營,南投縣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生態多樣性,成為露營愛好者的首選。縣內目前有超過400家露營場地,為健全露營休閒產業,南投縣府編列300萬元並獲中央補助400多萬元,全力輔導業者合法化,同時推出「南投縣免辦建築執照建築物或雜項工作物處理原則」,簡化行政流程,創造露營區設立的有利條件,帶動當地觀光與產業發展讓南投的觀光環境更具安全性與永續發展潛力。繼2023年舉辦第一屆露營嘉年華並獲得廣大迴響之後,縣府今年便擴大舉辦,以「低碳領投 永續南投」為活動核心,結合食、宿、遊、購、行多面向推廣在地觀光,期望透過露營嘉年華主題活動吸引更多人來到南投露營,藉此發現南投的綠色生態寶藏,此外,為推動南投的永續旅遊,活動中也安排露營廢棄物回收講座及響應無痕露營回收活動,呼籲全民關注環保,實現低碳旅遊的目標。  活動當中也結合國姓鄉在地客家文化,推出客家香茅皂與愛玉DIY體驗,遊客可親手製作特色伴手禮,體驗濃厚的客家文化。同時還可參加寵物溝通體驗及寵物選美比賽,人氣最高的毛小孩還能獲得加菜金3000元。周邊的選物市集則網羅多種露營裝備、南投特色美食及伴手禮,更邀請知名露營用品品牌打造露營風格情境展示區,還有專人提供搭帳棚教學示範和諮詢,讓遊客輕鬆融入露營生活。此外,現場更有原住民烤大豬美食分享會及可口可樂試飲活動,讓參加者在美景、美食與音樂中放鬆身心。  接下來南投縣還有許多精彩活動,包含11/15在國姓成功廣場舉辦的國姓搶成功、11/23在東埔國小舉辦的南投溫泉季、11/16與11/23分別於撼龍瀑布和瑞龍瀑布舉辦的南投健行節,都很適合闔家共賞。另外也歡迎大家至新開幕的車埕木業展示館參觀「人本交通全國聯合成果展」,展期延長至11/22。明年的南投燈會也正籌備中,最新的活動資訊也請鎖定樂旅南投臉書粉絲專頁。 樂旅南投FB:https://www.facebook.com/nantouwelcome。 露營嘉年華活動官網:https://www.rs-event.com.tw/2024/2024NCC。

新社花海大展新貌 綻放「太空花境」迎接美麗的秋冬季節

【記者 Anasha 台中報導】  2024新社花海「花漾新社 太空花境」於11月9日正式開幕,並與臺中國際花毯節攜手呈現,活動將持續至12月1日,為期23天,邀請民眾前來一同欣賞繽紛花海的美麗景致。  開幕儀式於9日上午舉行,農業部部長陳駿季、種苗改良繁殖場場長張定霖,與臺中市副市長鄭照新、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法委員何欣純、立法委員麥玉珍、新社農會總幹事羅文正等貴賓一同出席。現場,貴賓們共同將華麗的氣球放飛空中,氣球飛揚之際,展現出「花漾新社 太空花境」字樣,象徵著朝向更高目標邁進的美好祝願,為開幕儀式增添了喜氣與歡樂氛圍,現場充滿了滿滿的祝福與期待。  農業部表示,除了承擔推動一級產業發展的責任,致力於優良農產品的生產外,也積極發展六級產業,透過帶動一、二級產品的消費,助力地方經濟。農業部感謝臺中市政府多年來的合作,並特別感謝種苗場的投入心力,讓新社花海能夠成為一個美麗的展示空間,吸引更多遊客親臨體驗山城的獨特風情,並支持當地的農產品。  張定霖場長表示,今年的花海規模較以往擴大,佔地近30公頃,花卉展示面積達13.5公頃,設有多肉植物創意組合展示區,還有一串紅、粉萼鼠尾草、萬壽菊、雞冠花等多種花卉展示,呈現出迎接花漾新時代與溫暖幸福的意象。此外,本屆新社花海特別結合「太空花境」主題,並與臺中國際花毯節共同呈現,打造出獨具特色的花卉景觀。展區內設有三大主題展區:「金門特產」、「青農特區」及「山城農產推廣」,讓民眾在欣賞花海的同時,也能品味到當地的特色農產品,體驗山城悠閒慢活的幸福氛圍。  農業部還提醒民眾,2024新社花海活動期間,將涵蓋四個例假日。由於活動吸引大批人潮,會場周邊將實施交通管制,建議民眾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為便利遊客,主辦單位已規劃了平日3條、假日5條的接駁專車服務,讓遊客可以輕鬆便捷地抵達花海現場,盡情享受美麗的花卉景觀與各項精彩活動。  歡迎民眾關注「2024新社花海」粉絲專頁,了解最新活動資訊,並計劃前往參觀,共同享受這場美麗的花海盛宴。 活動資訊: 日期:2024年11月9日至12月1日 地點:台中市新社區  歡迎民眾於「2024新社花海」粉絲專頁查詢最新活動訊息。

Breaking

靈鷲山無生道場、聖山寺齊獲2025新北績優宗教團體之光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信仰是守護社會的重要力量!新北市政府為感謝宗教團體的無私奉獻,8月14日在多功能集會堂舉行「2025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靈鷲山無生道場與聖山寺深耕社會關懷、推廣靈性生態、教育與公益行動等,展現現代宗教新價值與跨界行動力,雙雙榮獲殊榮。  凝聚力量,照亮希望。今年表揚大會以「樂善不倦」為主題,分為:公益慈善、社會教化、個人奉獻、老人共餐、世代志工、銀髮俱樂部六大類,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一一頒獎,表揚257家、512個獎項,與會代表齊聚一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絡,洋溢暖暖感恩氛圍。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秉持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推廣的「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普利一切有情,以禪修、淨灘等實際行動落實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用創新、多元且貼近人心的方式,發揮宗教的正面影響力,表揚大會由靈鷲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代表出席領獎,貢寮區長柯建輝全程陪同。  靈鷲山無生道場2024年辦理許多活動,接引無數民眾,包括:新春祈福走春安定人心;青年佛門探索營啟發年輕世代的善念;「全球心寧靜運動」讓海內外師生學習情緒管理與內在覺察;大悲閉關回向生態永續;靈性生態課程與導覽深化「萬物為本」的理念,各類平安禪活動,讓民眾透過禪修回歸內在平靜,擴散安定能量至社會每個角落。  聖山寺舉辦「臘八送暖呷平安」深入社區傳遞溫暖,新春期間的香禪、抄經、品茗體驗,讓大眾在香韻茶香中感受心靈寧靜;母親節與考季結合的「佛腳抱抱浴佛報恩」,讓信眾在儀式中表達感恩、祈求平安與智慧;「淨灘愛地球」活動撿拾近千公斤垃圾;兒童營與文化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在下一代心中散播生態保育與人文素養的種子。  顯月法師表示,慈悲的力量來自每一份善念,感恩廣大善信一路相伴。每個人都像一顆發光的珠子,大家串連成「珠玉之網」,彼此連結、相互輝映,傳遞光明與希望。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京城怪物」、「無法抗拒的他」還有「夫妻的世界」韓韶禧公開名場面點滴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  粉絲心心念念,韓流超絕美女神韓韶禧終於首次來台北舉辦「2025 HAN SO HEE 1ST FANMEETING WORLD...

孩子眼中的信仰森林 16位小小策展人宗博館綻放夏日光芒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今年暑假首度以「策展」為核心,舉辦為期4天的「2025山神獸策展營:來自森林的邀請」,邀請升小三至升小六的學童,踏上一場穿越動物、植物與信仰的探索旅程,並向親友導覽自己精心完成的展覽作品。這場充滿童趣與深意的營隊活動,成為宗博館暑期最具創意與教育意義的亮點。  原訂限額15位的營隊,因家長熱烈回響,共有16位學童參與。從7月23日至26日的4天中,整個博物館都是學習空間,小朋友徜徉朝聖步道、世界宗教展示大廳、生命之旅廳、宗博兒童館、特展展區、方寸之間等,不只是聆聽與觀察,更親自動手實作、布展、導覽,真實體驗一場「孩子為主角」的策展冒險。 動物、植物、世界觀 從玩樂中打開信仰的窗  「這是我為小黑熊做的家,裡面有浴缸、還有陽台。」站在最喜歡的作品旁,小小策展人侃侃而談。山神獸策展營藉由「動物躲貓貓」、「植物偵探」、「世界旅行家」三大主題設計,讓學童透過遊戲、解謎與團隊合作,進一步理解動物與植物在人類信仰中的角色,並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宗博館館藏與展品。  活動最後一天,宗博館舉行小小策展人導覽成果展,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化身「大樹奶奶」,到場為學童加油。16位學童身手持麥克風,有的驕傲、有的信心十足地向到場的家長介紹自己的作品與發想過程。「可以在瞭望塔上邊吃邊看風景。」「我做的是酷酷貓,大隻的是姊姊,小隻的是我,我像跟班躲在姐姐後面。」這些來自孩子心中的語言,彷彿讓整座博物館換了個眼光與呼吸節奏。 讓孩子看見世界 也讓世界看見孩子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員特別帶領學童製作3件作品,包括:瞭望塔、心中的風景、動物花窗,創作在宗博兒童館庇護所區展出至9月30日,讓這份創意與純真繼續綻放。另外提供世界宗教和諧卡、學習探索包與帆布袋等獎勵,延伸家庭參與的互動可能。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讓信仰變得貼近,讓自己被世界傾聽的旅程,每位孩童都帶著一段嶄新記憶回家。  連續4天像森林巡邏員般默默觀察學童的館長馬幼娟表示,「孩子師法自然,我們則向孩子學習。」這次營隊不只是一次活動,更是對兒童生命教育與環境感知的一次實踐。孩子們在館內走訪、觀察細節、構思作品,再以各種天然複合媒材呈現想像中的世界,最終由他們親手布展、自己導覽、自己說故事。「自我成長」過程中,學會表達、思考與同理,也學會如何在多元信仰與自然共處的架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令人動容。  談論信仰與教育時,是否想過交給孩子來詮釋會是什麼模樣?多位家長對AI與科技主導的當前,宗博館選擇回到最純真的教育初心,用「策展」喚起孩子的內在靈性與創造力。紛紛讚賞這是與眾不同的營隊,更是一份給未來世代的信仰禮物。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