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陳熙鋒、劉心語攜手辦案揭真相2025刑偵劇「天意偵查隊」宣布強勢開鏡

Date:

【記者 吳慧蓮 台北報導】

 集結「合名娛樂」與「平天下電影」兩大公司攜手,導演蕭仁富與總製作人陳熙之領軍操刀,邀集電影「六弄咖啡館」與戲劇「極道千金」的名作家藤井樹老師擔任編劇顧問,及一流演技派卡司陳熙鋒、劉心語、蘇炳憲、成潤、胡恩寕、張捷與尹彥凱等演員,共同演出的2025時裝偵緝大劇「天意偵查隊」,歷經超過兩年籌備期,就是要打造不光劇情緊湊,拍攝質感也將呈現最高規格的視覺,慢工出細活下日前宣布開鏡,所有主要演員與團隊齊聚一堂,期待這部作品能拍攝順利!男、女主角陳熙鋒與劉心語,在劇裡飾演特別偵查隊的隊長與副隊長,當中還來了一段「妹有情、郎無意」的揪心鋪陳,讓苦苦追陳熙鋒的劉心語搞笑大嘆:「工作在追真相,私下還劇要一路單戀追隊長,對我來說,這才是最正規的『追』劇!」。

陳熙鋒戲裡當英雄、戲外當全能奶爸「包尿布的事情 我早已駕輕就熟」(圖:合名娛樂 提供)

 男、女、老、少都認識!在民視八點檔「愛的榮耀」擔任要角的陳熙鋒,剛好目前角色告一段落,聊到接「天意偵查隊」,他覺得這根本是「天意」的象徵,就這麼時機巧合的遇上,讓他工作幾乎沒斷電即立刻上工,「我跟製作人陳熙之私底下是多年好友,他開口邀約時,聽他簡單說完劇情梗概,我是二話不說立馬答應,以行動支持相挺!當然我也期待有像熙之這樣子的新生代製作人出現,為演藝圈帶來新血跟熱情!」。聊到第一次與劉心語合作,陳熙鋒也大讚:「心語是個甜美的女生,也是個認真努力上進的藝人,從現場狀態及劇本討論,我都可以感受到她對自己要求很高,我知道她是新人,但對戲過程裡,她讓我感覺是不斷再進步,不是那種什麼都狀況外的新人!」
妹有情、郎無意 劉心語笑嘆「追」真相不夠 還要單戀苦「追」陳熙鋒…(圖:合名娛樂 提供)

 首次擔任女主角,劉心語坦承壓力很大,戲裡她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動腦也出力,成為協助隊長與整隊辦案的最佳幫手,不過愛情上卻遇到「妹有情、郎無意」的揪心鋪陳,戲裡尹彥凱愛慕她,她單戀隊長陳熙鋒,但陳熙鋒卻對前女友念念不忘,導致三人沒一個得到幸福,劉心語苦笑說:「希望編劇賞我最後是好的結局,我都這麼努力辦案了!」,說到與大前輩陳熙鋒對戲,劉心語也坦承真的有被他的MAN電到,劉心語說:「沒想到鋒哥本人比電視上還要帥!而且私下他很照顧大家,根本就是101%發電的完美熟男,站在他旁邊很有安全感,我有點『小鹿亂撞』的被觸電到!很開心與榮幸這次與鋒哥合作,在他身上學到很多演技經驗,對我來說非常珍貴。」。
陳熙鋒戲裡當英雄、戲外當全能奶爸「包尿布的事情 我早已駕輕就熟」(圖:合名娛樂 提供)

 陳熙鋒的細膩體貼也反映在現實生活上,由於要拍戲,因此有些時間不能面面俱到照顧家裡,他也說:「心疼老婆是一定的,畢竟在工作時都是老婆辛辛苦苦帶著孩子!龍龍大部分時間很乖,但有時拗起來挺兩極,不是爆哭就是瘋狂的笑…。」,因此妙問他回家後,有沒有幫忙協助包尿布,只見陳熙鋒滿心自傲說:「包尿布的事情,我早已駕輕就熟好嗎!」。時裝偵緝大劇「天意偵查隊」預計播出25集,每一集60分鐘,預計2025年播出,更多「天意偵查隊」詳情,請上「合名娛樂」官方FB:https://www.facebook.com/hoemingindustry查詢。

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

Popular

More like this
Related

慈悲厚植社會善根 靈鷲山2基金會同獲全國宗教公益獎

【記者 吳慧蓮 屏東報導】  慈悲化行動,以愛安人心。由內政部與屏東縣政府共同舉辦的「114年宗教團體表揚大會」,8月22日在屏東藝術館盛大登場。靈鷲山佛教基金會及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深耕慈善、教育、文化、環保等公益領域,具體實踐宗教精神,共創和諧社會,雙雙獲得「宗教公益獎」肯定。  宗教團體表揚大會自民國65年起舉辦,今年邁入第49年,已成為全國宗教界年度盛事。內政部期盼藉由公開表揚,激勵更多宗教團體投入公益,讓台灣社會在多元信仰的支持下更加和諧。今年共有183個宗教團體獲獎,其中17個獲「宗教公益深耕獎」、166個獲「宗教公益獎」,展現宗教界在推動公益、關懷弱勢、維繫社會安定上的持續努力與無私奉獻。  典禮由連續9年獲得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特優的屏東縣青葉國小魯凱歌謠合唱團天籟美聲開場,展現南臺灣原住民族的特色,宗教團體代表也齊聚一堂。內政部長劉世芳、屏東縣長周春米上台致詞,感謝宗教團體長年對社會無怨無悔的付出。靈鷲山當家常存法師、擔任內政部宗教諮詢委員會委員的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性月法師、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聯袂出席表揚大會。  靈鷲山佛教基金會在開山住持心道法師理念的引領下,倡導「靈性生態」,期盼實踐「共生共榮」的願景。多年來積極推動植樹、放流、淨灘等守護環境行動,並藉由論壇與行腳活動,提升社會大眾的公民素養。同時持續推動「普仁獎」,鼓勵無數品德優良、逆境奮發的學子。  水陸法會期間舉辦「愛心贊普」與「愛心義剪」,將白米與民生物資捐贈弱勢家庭,並提供街友剪髮服務,讓善行走進社會每個角落,使宗教信仰成為溫暖人心的力量。  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則以文化為橋梁,落實「尊重、包容、博愛」的創館精神,推動跨宗教文化交流與生命教育。館內策劃多場特展,涵蓋自然生態、宗教藝術與文化議題,廣獲迴響。同時,透過兒童教育、樂齡課程與志工培訓,讓博物館成為跨世代的學習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第18場「回佛對談」以「生態永續到底有沒有解方?」為題,邀請國際學者與專家共同探討,從宗教倫理與靈性角度尋找答案,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展現宗教界在全球挑戰中積極發聲的角色。  靈鷲山佛教基金會與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雙雙獲獎,不僅是對多年努力的肯定,更彰顯宗教在教育、慈善與文化上的深遠力量。未來,兩個基金會將持續推廣「靈性生態」理念,期盼地球共好,生態永續。

靈鷲山無生道場、聖山寺齊獲2025新北績優宗教團體之光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信仰是守護社會的重要力量!新北市政府為感謝宗教團體的無私奉獻,8月14日在多功能集會堂舉行「2025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靈鷲山無生道場與聖山寺深耕社會關懷、推廣靈性生態、教育與公益行動等,展現現代宗教新價值與跨界行動力,雙雙榮獲殊榮。  凝聚力量,照亮希望。今年表揚大會以「樂善不倦」為主題,分為:公益慈善、社會教化、個人奉獻、老人共餐、世代志工、銀髮俱樂部六大類,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一一頒獎,表揚257家、512個獎項,與會代表齊聚一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絡,洋溢暖暖感恩氛圍。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秉持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推廣的「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普利一切有情,以禪修、淨灘等實際行動落實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用創新、多元且貼近人心的方式,發揮宗教的正面影響力,表揚大會由靈鷲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代表出席領獎,貢寮區長柯建輝全程陪同。  靈鷲山無生道場2024年辦理許多活動,接引無數民眾,包括:新春祈福走春安定人心;青年佛門探索營啟發年輕世代的善念;「全球心寧靜運動」讓海內外師生學習情緒管理與內在覺察;大悲閉關回向生態永續;靈性生態課程與導覽深化「萬物為本」的理念,各類平安禪活動,讓民眾透過禪修回歸內在平靜,擴散安定能量至社會每個角落。  聖山寺舉辦「臘八送暖呷平安」深入社區傳遞溫暖,新春期間的香禪、抄經、品茗體驗,讓大眾在香韻茶香中感受心靈寧靜;母親節與考季結合的「佛腳抱抱浴佛報恩」,讓信眾在儀式中表達感恩、祈求平安與智慧;「淨灘愛地球」活動撿拾近千公斤垃圾;兒童營與文化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在下一代心中散播生態保育與人文素養的種子。  顯月法師表示,慈悲的力量來自每一份善念,感恩廣大善信一路相伴。每個人都像一顆發光的珠子,大家串連成「珠玉之網」,彼此連結、相互輝映,傳遞光明與希望。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京城怪物」、「無法抗拒的他」還有「夫妻的世界」韓韶禧公開名場面點滴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  粉絲心心念念,韓流超絕美女神韓韶禧終於首次來台北舉辦「2025 HAN SO HEE 1ST FANMEETING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