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支持新導演 任達華談演戲初心與影壇傳承

Date:

【記者 吳慧蓮 台北報導】

 演藝圈零負評,演出電影部部都是佳作,高質量的任達華,一直都是各大劇組公認的優質好演員,一部接著一部拍攝幾乎沒停過的他,日前百忙中接受LiTV越洋專訪,聊到演出電影「源生罪」、「潛行」與「斷網」等,面對各式劇本邀約,請教他接戲最大原因為何?任達華不加思索說:「支持新進導演!」,他表示拍戲很辛苦,做為一位資深演員,他除了一直嘗試不同角色挑戰外,面對大環境,他期待藉由自己棉薄之力,去支持新人勇於接受挑戰。任達華補充:「當然這些新導演不會一開始就十全十美,有的歷練不足,有的或許拍攝方式不夠大膽,有的可能還拍不出,劇本想傳達給觀眾的意念,訊息距離太遠了,但我覺得,這些都是很好的,有這樣的循環,新導演可以把好的留著,然後帶領監製、攝影等這個團隊,能團結用心拍出更好的作品,這才是『創作』中最重要的事。」

好丈夫也是好爸爸…任達華公開與琦琦甜蜜相處之道 與女兒則是關係像麻吉(圖:LiTV、任達華 提供)

 聊到角色,任達華演過不少警察,堪稱是「警察擔當」,例如「PTU」、「跟蹤」、「出埃及記」、「大事件」、「大追捕」、「迷城」、「怒火」、「殺破狼」、「追龍2:賊王」、「斷網」、「潛行」等都是飾演警察,聊到人民保母,算算演出超過十部以上都是飾演警察一角,私下任達華到底喜歡接演善良正直的好警察,還是骨子裡壞透頂的警察?他笑著說:「我喜歡演好的警察,也喜歡演不好的警察,但我更喜歡是演雙面的警察!」,比起其他職業,他覺得「警察」這個職業特別存在著人性,「因為警察一方面要面對良善的人,一方面又面對著不好(犯法)的人,其實內心掙扎是很大的,對我來說,每個警察都是嶄新的角色,透過劇組團隊幫助與合作,我演了很多我覺得很好的警察角色(意指演出了角色精髓)!」
你一定看過他飾演人民保母 LiTV專訪優質演員 最佳「警察擔當」任達華(圖:LiTV、任達華 提供)

 而在電影「燈火闌珊」中,任達華則飾演超級好老公,還幫戲裡妻子張艾嘉染髮,現實生活中,任達華是演藝圈裡公認的超級好丈夫與模範好爸爸,聊到婚姻相處之道,他覺得夫妻間最重要是信任,情人節即將到來,可愛的他隨後說:「老婆說什麼話都是對的!要是意見不同,慢慢來…慢慢來…。」,言下之意就是當下不衝動,傾聽對方心思,以及,他平常就會放閃,給琦琦製造浪漫小驚喜,例如就曾為了她費心買了各種她最喜愛的泰迪熊,「對我來說,天天都是情人節!」。至於女兒晴佳,任達華也說跟女兒相處宛如朋友般無話不談。承襲父母,晴佳天生外型姣好、婷婷玉立,讓不少粉絲期待她也能進演藝圈發展,任達華說:「我採開放式,她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就是全面支持!」,笑問他是不是女兒控,會擔心女兒這麼漂亮被追走嗎?「哈!晴佳很乖,她很喜歡讀書,目前倒是沒男友,但這方面,媽媽會給她意見。」
海量劇本邀約 任達華什麼條件容易點頭演出「這原因」被讚有前輩風範(圖:LiTV、任達華 提供)

 生日是3月19日,即將邁入70歲的任達華,正所謂「人生七十」才開始,任達華對自己有何期許,「我就是開開心心向前走,不管是17歲還是70歲,工作上,我的態度永遠都不變,就是全力以赴,努力做好職分,生活也是,我享受身邊所有的禮物,以及,我學會時時都抱持感謝!」。零負評大腕演員任達華,其電影作品集「源生罪」、「潛行」、「斷網」、「燈火闌珊」等,更多精彩作品,請上LiTV收看,電影線上看網址:https://lihi.cc/8wa6w,或更多詳情請上LiTV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iTVfans/查詢。

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

Popular

More like this
Related

慈悲厚植社會善根 靈鷲山2基金會同獲全國宗教公益獎

【記者 吳慧蓮 屏東報導】  慈悲化行動,以愛安人心。由內政部與屏東縣政府共同舉辦的「114年宗教團體表揚大會」,8月22日在屏東藝術館盛大登場。靈鷲山佛教基金會及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深耕慈善、教育、文化、環保等公益領域,具體實踐宗教精神,共創和諧社會,雙雙獲得「宗教公益獎」肯定。  宗教團體表揚大會自民國65年起舉辦,今年邁入第49年,已成為全國宗教界年度盛事。內政部期盼藉由公開表揚,激勵更多宗教團體投入公益,讓台灣社會在多元信仰的支持下更加和諧。今年共有183個宗教團體獲獎,其中17個獲「宗教公益深耕獎」、166個獲「宗教公益獎」,展現宗教界在推動公益、關懷弱勢、維繫社會安定上的持續努力與無私奉獻。  典禮由連續9年獲得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特優的屏東縣青葉國小魯凱歌謠合唱團天籟美聲開場,展現南臺灣原住民族的特色,宗教團體代表也齊聚一堂。內政部長劉世芳、屏東縣長周春米上台致詞,感謝宗教團體長年對社會無怨無悔的付出。靈鷲山當家常存法師、擔任內政部宗教諮詢委員會委員的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性月法師、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聯袂出席表揚大會。  靈鷲山佛教基金會在開山住持心道法師理念的引領下,倡導「靈性生態」,期盼實踐「共生共榮」的願景。多年來積極推動植樹、放流、淨灘等守護環境行動,並藉由論壇與行腳活動,提升社會大眾的公民素養。同時持續推動「普仁獎」,鼓勵無數品德優良、逆境奮發的學子。  水陸法會期間舉辦「愛心贊普」與「愛心義剪」,將白米與民生物資捐贈弱勢家庭,並提供街友剪髮服務,讓善行走進社會每個角落,使宗教信仰成為溫暖人心的力量。  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則以文化為橋梁,落實「尊重、包容、博愛」的創館精神,推動跨宗教文化交流與生命教育。館內策劃多場特展,涵蓋自然生態、宗教藝術與文化議題,廣獲迴響。同時,透過兒童教育、樂齡課程與志工培訓,讓博物館成為跨世代的學習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第18場「回佛對談」以「生態永續到底有沒有解方?」為題,邀請國際學者與專家共同探討,從宗教倫理與靈性角度尋找答案,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展現宗教界在全球挑戰中積極發聲的角色。  靈鷲山佛教基金會與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雙雙獲獎,不僅是對多年努力的肯定,更彰顯宗教在教育、慈善與文化上的深遠力量。未來,兩個基金會將持續推廣「靈性生態」理念,期盼地球共好,生態永續。

靈鷲山無生道場、聖山寺齊獲2025新北績優宗教團體之光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信仰是守護社會的重要力量!新北市政府為感謝宗教團體的無私奉獻,8月14日在多功能集會堂舉行「2025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靈鷲山無生道場與聖山寺深耕社會關懷、推廣靈性生態、教育與公益行動等,展現現代宗教新價值與跨界行動力,雙雙榮獲殊榮。  凝聚力量,照亮希望。今年表揚大會以「樂善不倦」為主題,分為:公益慈善、社會教化、個人奉獻、老人共餐、世代志工、銀髮俱樂部六大類,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一一頒獎,表揚257家、512個獎項,與會代表齊聚一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絡,洋溢暖暖感恩氛圍。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秉持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推廣的「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普利一切有情,以禪修、淨灘等實際行動落實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用創新、多元且貼近人心的方式,發揮宗教的正面影響力,表揚大會由靈鷲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代表出席領獎,貢寮區長柯建輝全程陪同。  靈鷲山無生道場2024年辦理許多活動,接引無數民眾,包括:新春祈福走春安定人心;青年佛門探索營啟發年輕世代的善念;「全球心寧靜運動」讓海內外師生學習情緒管理與內在覺察;大悲閉關回向生態永續;靈性生態課程與導覽深化「萬物為本」的理念,各類平安禪活動,讓民眾透過禪修回歸內在平靜,擴散安定能量至社會每個角落。  聖山寺舉辦「臘八送暖呷平安」深入社區傳遞溫暖,新春期間的香禪、抄經、品茗體驗,讓大眾在香韻茶香中感受心靈寧靜;母親節與考季結合的「佛腳抱抱浴佛報恩」,讓信眾在儀式中表達感恩、祈求平安與智慧;「淨灘愛地球」活動撿拾近千公斤垃圾;兒童營與文化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在下一代心中散播生態保育與人文素養的種子。  顯月法師表示,慈悲的力量來自每一份善念,感恩廣大善信一路相伴。每個人都像一顆發光的珠子,大家串連成「珠玉之網」,彼此連結、相互輝映,傳遞光明與希望。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京城怪物」、「無法抗拒的他」還有「夫妻的世界」韓韶禧公開名場面點滴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  粉絲心心念念,韓流超絕美女神韓韶禧終於首次來台北舉辦「2025 HAN SO HEE 1ST FANMEETING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