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粉色「以愛為營」再飆絕黑「19層」魏哲鳴正向秘訣「看周杰倫演唱會」

Date:

【記者 范至延 台北報導】

追劇粉的片單中,一定有他的名字!帥氣外貌演技好,被粉絲讚「戴眼鏡最帥的男神NO.1」的寶藏藝人魏哲鳴,日前接受LiTV專訪,聊到最近火劇「以愛為營」與「19層」的播出,一個浪漫天花板,一個則是昏暗地心級,這兩個天南地北的角色完全難不倒魏哲鳴,曾在專訪中表示自己已拍了26部作品,自出道至今,魏哲鳴覺得成長最多是心態更柔軟,說:「可能偏比較佛系了,這種佛系不是說擺爛,而是我不做過多想法去干擾工作的心態,把焦點就放在眼前,我能做好的部分,不去過份計較得失,肯定自己的進步,也接受自己的不足,向前看,我相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追劇粉的片單一定有他的名字LiTV專訪「寶藏演技派」男神魏哲鳴(圖:LiTV、北京丞娛文化 提供)
追劇粉的片單一定有他的名字LiTV專訪「寶藏演技派」男神魏哲鳴(圖:LiTV、北京丞娛文化 提供)

聊到「以愛為營」中飾演公司戰略顧問,同是大學副教授的喻游,魏哲鳴印象最深刻是與秦時月(沈雨潔飾)山頂表白的重場戲碼,「這是喻游下定決定認真面對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衡量別人怎麼看待這段感情。」,感情觀上,魏哲鳴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真的遇到喜歡的人,我還是會傾向直接跟對方表明心意,但是在不確定時,我可能不會太貿然行動。」,至於「19層」的燒腦闖關,魏哲鳴則說:「我覺得高玄(角色名)是比較具挑戰的角色,他的難度一是在同樣都是『老師』,我如何區分與之前同類角色的表演,二是為了營造高玄的神秘感,前期如何拿捏『壞』的程度,三是武打部分,比如追逐跑跳、水下與打鬥,對體能是有要求的,我也需要提前進行一些訓練課程來強化自己。」,除了戲劇,魏哲鳴也在「披荊斬棘3」表現優異,他大方爆料說:「當時剛播完『夏日奇妙書』,霏姐(王霏霏)給了我很多建議和幫助,知道我想選唱跳的時候,有推薦我在劇組教學舞蹈老師,也一直叮嚀我別緊張,放平常心享受舞台就好。」,坦承在意勝負,魏哲鳴也說:「『披哥』畢竟做為競技類綜藝,它的淘汰標準就是輸贏,那我肯定是以贏的方向盡全力,但也會享受成長的過程。我認為最重要是盡力了,沒給自己留下遺憾就可以了,不必糾結結果還是過程。」。

粉色「以愛為營」再飆絕黑「19層」魏哲鳴正向秘訣「看周杰倫演唱會」(圖:LiTV、北京丞娛文化 提供)
粉色「以愛為營」再飆絕黑「19層」魏哲鳴正向秘訣「看周杰倫演唱會」(圖:LiTV、北京丞娛文化 提供)

演藝圈中,魏哲鳴有「演員職人」美譽,他也分享永保最佳狀態就是飲食上採營養均衡、少油少鹽為主,「需要能量的時候,我會補充一些甜品,魏星(官粉名)應該看過我分享劇組餐的圖片,再一個就是注意身體狀況,拍完一天的戲後,不在睡前處理更多無關的碎片信息,盡量保持睡眠充足與質量,讓第二天能有一個較好的狀態,還有就是利用中途小歇之餘去活動身體,簡單做一些運動,如果收工比較早,我則會去健身房。至於心靈上因角色本質入戲、出戲的情緒處理,我覺得我們雙子座本來就很多面,能相對快速切換模式,一般大的情緒戲演完,我會看看偶像周杰倫演唱會現場版、看看籃球比賽、和朋友家人閒話家常或吃個甜品放鬆!」。得知近年作品透過正版影音平台播出,魏哲鳴收到不少正向肯定:「我有從社群平台看到各地粉丝的熱情,在這裡也同樣非常感谢大家能喜歡我參演的作品。」,因此未來若時間允許,想舉辦見面會親自與粉絲互動嗎?魏哲鳴期待的說:「有機會還是挺希望的。因為之前一直都在劇組拍攝,沒有特別多時間和大家線下見面交流,SNS也看到魏星表示很期待見面會,因此想說盡可能在今年或明年實現這個期許!非常感謝粉絲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我會努力盡所能把自己變得更好,不辜負你們這份喜歡,也希望能讓喜歡我的人,因為喜歡我的這件事,而成為更好的自己。」。5/23正逢生日,有預計當天怎麼慶生?一直在劇組的他表示目前行程仍是未知數,但前兩個生日願望是:「希望今年可以有屬於自己的車牌號碼。」,而第二個願望便是能如願舉辦粉絲見面會,可見他真心寵粉。

魏哲鳴生日願望一許「有屬於自己的車牌號碼」再許想辦粉絲見面會好寵粉(圖:LiTV、北京丞娛文化 提供)
魏哲鳴生日願望一許「有屬於自己的車牌號碼」再許想辦粉絲見面會好寵粉(圖:LiTV、北京丞娛文化 提供)

不光工作受團隊稱讚,魏哲鳴私下好相處也是出名,因此有很多粉絲透過每個作品延伸,幫他取了各式各樣小暱稱,例如「小哲、老魏、七爺、魏老師、章老師、賀總」等,俏皮問私心最喜歡哪個?魏哲鳴說:「我自己感覺『老魏』更親切一些,身邊朋友也會這麼喊我。」,因此粉絲下次若幸運見到本人時,不妨可以稱呼他「老魏」!零負評優質藝人魏哲鳴,其戲劇作品集「19層」、「以愛為營」、「對你不止是喜歡」、「極速救援」、「夏日奇妙書」、「如果聲音有記憶」、「賀先生的戀戀不忘」等,收看請上LiTV免費收看全套網址:https://reurl.cc/671Y2O,或更多詳情請上LiTV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iTVfans/查詢。

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

Popular

More like this
Related

慈悲厚植社會善根 靈鷲山2基金會同獲全國宗教公益獎

【記者 吳慧蓮 屏東報導】  慈悲化行動,以愛安人心。由內政部與屏東縣政府共同舉辦的「114年宗教團體表揚大會」,8月22日在屏東藝術館盛大登場。靈鷲山佛教基金會及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深耕慈善、教育、文化、環保等公益領域,具體實踐宗教精神,共創和諧社會,雙雙獲得「宗教公益獎」肯定。  宗教團體表揚大會自民國65年起舉辦,今年邁入第49年,已成為全國宗教界年度盛事。內政部期盼藉由公開表揚,激勵更多宗教團體投入公益,讓台灣社會在多元信仰的支持下更加和諧。今年共有183個宗教團體獲獎,其中17個獲「宗教公益深耕獎」、166個獲「宗教公益獎」,展現宗教界在推動公益、關懷弱勢、維繫社會安定上的持續努力與無私奉獻。  典禮由連續9年獲得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特優的屏東縣青葉國小魯凱歌謠合唱團天籟美聲開場,展現南臺灣原住民族的特色,宗教團體代表也齊聚一堂。內政部長劉世芳、屏東縣長周春米上台致詞,感謝宗教團體長年對社會無怨無悔的付出。靈鷲山當家常存法師、擔任內政部宗教諮詢委員會委員的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性月法師、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聯袂出席表揚大會。  靈鷲山佛教基金會在開山住持心道法師理念的引領下,倡導「靈性生態」,期盼實踐「共生共榮」的願景。多年來積極推動植樹、放流、淨灘等守護環境行動,並藉由論壇與行腳活動,提升社會大眾的公民素養。同時持續推動「普仁獎」,鼓勵無數品德優良、逆境奮發的學子。  水陸法會期間舉辦「愛心贊普」與「愛心義剪」,將白米與民生物資捐贈弱勢家庭,並提供街友剪髮服務,讓善行走進社會每個角落,使宗教信仰成為溫暖人心的力量。  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則以文化為橋梁,落實「尊重、包容、博愛」的創館精神,推動跨宗教文化交流與生命教育。館內策劃多場特展,涵蓋自然生態、宗教藝術與文化議題,廣獲迴響。同時,透過兒童教育、樂齡課程與志工培訓,讓博物館成為跨世代的學習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第18場「回佛對談」以「生態永續到底有沒有解方?」為題,邀請國際學者與專家共同探討,從宗教倫理與靈性角度尋找答案,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展現宗教界在全球挑戰中積極發聲的角色。  靈鷲山佛教基金會與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雙雙獲獎,不僅是對多年努力的肯定,更彰顯宗教在教育、慈善與文化上的深遠力量。未來,兩個基金會將持續推廣「靈性生態」理念,期盼地球共好,生態永續。

靈鷲山無生道場、聖山寺齊獲2025新北績優宗教團體之光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信仰是守護社會的重要力量!新北市政府為感謝宗教團體的無私奉獻,8月14日在多功能集會堂舉行「2025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大會」。靈鷲山無生道場與聖山寺深耕社會關懷、推廣靈性生態、教育與公益行動等,展現現代宗教新價值與跨界行動力,雙雙榮獲殊榮。  凝聚力量,照亮希望。今年表揚大會以「樂善不倦」為主題,分為:公益慈善、社會教化、個人奉獻、老人共餐、世代志工、銀髮俱樂部六大類,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一一頒獎,表揚257家、512個獎項,與會代表齊聚一堂,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絡,洋溢暖暖感恩氛圍。  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立宗風,秉持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推廣的「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理念,普利一切有情,以禪修、淨灘等實際行動落實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用創新、多元且貼近人心的方式,發揮宗教的正面影響力,表揚大會由靈鷲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代表出席領獎,貢寮區長柯建輝全程陪同。  靈鷲山無生道場2024年辦理許多活動,接引無數民眾,包括:新春祈福走春安定人心;青年佛門探索營啟發年輕世代的善念;「全球心寧靜運動」讓海內外師生學習情緒管理與內在覺察;大悲閉關回向生態永續;靈性生態課程與導覽深化「萬物為本」的理念,各類平安禪活動,讓民眾透過禪修回歸內在平靜,擴散安定能量至社會每個角落。  聖山寺舉辦「臘八送暖呷平安」深入社區傳遞溫暖,新春期間的香禪、抄經、品茗體驗,讓大眾在香韻茶香中感受心靈寧靜;母親節與考季結合的「佛腳抱抱浴佛報恩」,讓信眾在儀式中表達感恩、祈求平安與智慧;「淨灘愛地球」活動撿拾近千公斤垃圾;兒童營與文化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在下一代心中散播生態保育與人文素養的種子。  顯月法師表示,慈悲的力量來自每一份善念,感恩廣大善信一路相伴。每個人都像一顆發光的珠子,大家串連成「珠玉之網」,彼此連結、相互輝映,傳遞光明與希望。

斷腳小黑熊的生命故事 宗博兒童館特展感動延長

【記者 吳慧蓮 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正展出關於「修補」與「共好」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將原訂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從標本凝視生命 森林中的心靈旅程  本次展覽由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這場展覽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主動問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受傷?我們可以幫什麼忙嗎?」展場中的鏡面反射,不只看到外貌,也提醒每個人都是這片森林的「牽涉者」,除了看展,更是一場感知的喚醒。 不只單向傳授 歡迎來做自然的學生  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他認為,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  宗博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現實的呼喚 從傷口出發的希望之路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這樣的態度,讓人反思:是否能像孩子一樣看見死亡裡的靈性?  在展覽最後區塊,觀眾將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也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提問,是否曾凝視一隻標本,看牠斷裂的不只是肢體,而是人與自然的斷裂?又或是,看見重生的可能?她深切期盼,這次特展成為延續的生命教育行動,讓斷腳的小黑熊不再是悲劇,而是提醒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修補者。

「京城怪物」、「無法抗拒的他」還有「夫妻的世界」韓韶禧公開名場面點滴

【記者 Anasha 台北報導】  粉絲心心念念,韓流超絕美女神韓韶禧終於首次來台北舉辦「2025 HAN SO HEE 1ST FANMEETING WORLD...